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明因果,了因果(講師秋伶) 2018.10.21 一、前言: 佛家:「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善惡之,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涅槃經》 道家:「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如

  2. 2015年6月10日 · 這章是孔子在論述治國之大要,在於敬事而,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同時亦可引述為道場之管理方向,以及個人之修身大要上,都是很好之依據。 ※在套用在於個人的修持方法,可歸納為: 盡責謹慎行使聖事或凡事。對任何事要誠。惜福、勿 ...

  3. 三世因果經講得清楚:「預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由此可見宿命是我們「自作自受」,這一輩子我們的福是宿命帶來的善報,這一輩子我們遭遇的病痛意外是宿命造成的惡報。 因為因果報應是最公平,所以仙佛慈悲過「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當我們認為這輩子命不好,還是能夠藉由「行善與行孝」改變宿命,善用佈施來行善,三施並行是最簡單易行的方式,因為財施能消宿業增加福,法施能破無明啟用智慧,無畏施能消苦根減少病痛。 百孝經講得很棒:「諸事不順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動天,福祿皆由孝字得,天將孝子另眼觀。

  4. 1. 懺悔:懺前世之罪業,藉佛力來清洗。 2·修心性:轉念. 3. 做功德:佈施 (三施並行)、設佛堂、渡眾生、清口. 五、結論: 身為白陽修士,要解脫因果, 行功了愿,真心懺悔,多行善事,作功補過,斬除累世因果,才能了生死, 必須要持戒、行功立德,三施並行,感恩與懺悔,懺其前世惡因, 多行善事,將功補過,祈求仙佛慈悲撥轉。 ⋯⋯⋯⋯⋯⋯⋯⋯⋯⋯⋯⋯⋯⋯⋯⋯⋯⋯. 題目:談因果 (107年9月全家福班)講師:高榮芳. 一、前言:

  5. 寶炬陀羅尼:「信心是一切修行的基礎就像母親養育孩子一樣信心能夠孕育守護及增長一切功德。 信心能淨除一切疑慮,讓我們跳脫出生死輪迴,因此,透過對師長修信心可以到達真正的涅槃之地。 信心能降伏煩惱令心清淨,讓我們遠離驕慢,是恭敬心的根本。 信心就像是帶我們走進最殊勝佛法寶藏的腳,也像是攝持善法根源的手一般,只有靠著對善知識的信心才能獲得這一切善法。 十法亦云:「由何出導師,信為最勝乘,是故具慧人,應隨依於信。 諸不信心人,不生眾白法,如種為火焦,豈生青苗芽。 」由進退門,而說信為一切德本。

  6. 2020年12月26日 · 由不報復,能免眾多他所造罪,他若樂堪令行善,故是最大利他。 以修持利他而言,首先須以財物饒益有情。 對此若邊損惱有情邊行佈施,也無助益,若能遮止損害眾生的行為和意樂,則利他極大,因此必須護戒。

  7. 《攝修大乘道方便論》中說,「想要證得不可思議的殊勝無上菩提,唯有如法去修行,而修行的重點就是策發菩提心。 既然已經獲得這個難得的暇滿人身,來生也很難再得到,所以應該把握住機會精勤修行,不讓此生空過。 又云,「如犯從牢獄,若有能逃時,與餘事非等,速從彼處逃。 此大生死海,若有能度時,與餘事非等,應當出有宅。 又說:「就像囚犯被關在死牢裡,一旦有逃跑的機會,其他任何事情都會立刻放下,一定拼命快速逃離。 同樣的,我們現今正沉淪於生死苦海中,若有度脫的機會,怎麼可能再去忙無關緊要的小事? 此刻再沒有比逃出三有火宅更重要的事了。 又云,「皈依增上戒,及住願根本,應受菩薩律,漸隨力如理,修行六度等,菩薩一切行。 」又云,「方便慧心要,修止觀瑜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