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12日 · 時事懶人包港人運動不足. 圖1之1 - 中大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表示,疫情下社交距 . . . . . . 【明報專訊】衛生署2020年11月至2022年1月做第三次全港人口健康調查,蒐集逾1.6萬名15歲或以上非住院香港市民與健康相關的行為和生活習慣的數據,發現近四分之一市民未能達到世衛建議每周最少做150至300分鐘中等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或最少75至150分鐘劇烈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顯示體能活動量不足。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 一般運動行山飲水已足夠
    • 運動前24-48小時避免脫水
    • 運動後勿狂灌水
    • ‧口渴:脫水最明顯的徵狀是感到口渴

    雷雄德表示,一般進行約60至90分鐘的運動,以飲水最佳,毋須刻意飲運動飲品。他解釋,雖然運動飲品所含的糖分可幫助提供運動中所需的能量,增加運動強度,惟部分運動飲品或含高糖分及高卡路里,飲過量容易致肥,或會影響健康。 若是行山超過90分鐘,亦要視乎行山的距離及強度,如果行山路徑相對輕鬆,飲水補充已經足夠。

    雷雄德稱,一個人的飲水量會因運動環境、運動強度、性別等不同因素而影響。一般在運動或訓練前24至48小時應避免脫水,運動期間可以適量喝水。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如在戶外運動,每小時可喝約400至800毫升水。

    運動後,雷雄德提醒不能狂灌水,因一次過飲用大量水或會導致俗稱「中水毒」的低鈉症(Hyponatremia)。他指出,腎臟每小時最多只可過濾1公升水,過多的水分會稀釋體內鈉質,嚴重可造成身體不協調、不省人事,甚至死亡。

    ‧尿液顏色:尿液呈淺色或淡黃色,代表身體水分相對充足;尿液愈深色,代表身體缺水的狀況愈嚴重。 ‧排尿量:一般成年人每分鐘的新陳代謝約形成1cc尿液,當膀胱儲存約300cc的尿液,人體會出現想排尿的感覺,因此每隔4至5小時就需要排尿一次。

  2. 2024年3月10日 · 康文署轄下8間體育館的健身室新增自我體質測試站」,健身室使用者可以利用體脂機進行簡單自我體質測試了解自己身體脂肪百分比肌肉質量體內水分量等基本資料還可以知道自己體內年齡。 8間體育館健身室新增「自我體質測試站」: .灣仔區: 港灣道體育館 (灣仔港灣道27號) .中西區: 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 (西營盤東邊街北18號) .觀塘區: 彩榮路體育館 (觀塘彩榮路58號彩福邨第三期) .油尖旺區: 大角嘴體育館 (大角嘴褔全街63號大角嘴市政大廈5至7樓) .西貢區: 調景嶺體育館 (將軍澳翠嶺路2號) .屯門區: 兆麟體育館 (屯門兆麟街19號屯門兆麟政府綜合大樓2至5樓) .北區: 保榮路體育館 (上水百和路19號) .荃灣區: 荃灣體育館 (荃灣永順街53號)

  3. 2022年7月27日 · 天氣持續酷熱,戶外跑步或增中暑或熱衰竭風險,市民可考慮前往康文署體育館的免費室內緩跑徑,但注意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使用人數限制為原來的85%。 明報電子平台組整理6個設有免費室內緩跑徑的康文署體育館地點及資料。 1. 香港公園體育館. 緩跑徑長度:約162米. 地址:中環紅棉路29號. 開放時間:每日上午7時至晚上11時(定期保養日除外) 限制人數:34. 2. 彩榮路體育館. 緩跑徑長度:約163米. 地址:觀塘彩榮路58號. 開放時間:每日上午7時至晚上11時(定期保養日除外) 限制人數:34人. 3. 保榮路體育館. 緩跑徑長度:162米. 地址:新界上水百和路19號. 開放時間:每日上午7時至晚上11時(定期保養日除外) 限制人數:17人. 4. 天暉路體育館.

  4. 2022年2月12日 · 明報即時新聞. 留家抗疫長者每日可多做運動活動筋骨。 康文署「康文+++」facebook專頁發布短片,由香港空手道運動員李嘉維示範適合長者的健體操,有助長者增強下肢肌肉力量,改善平衡力,走路起來更靈活,亦減低跌倒的風險。 第一部分的強化關節運動訓練,如轉肩扭腕、轉腳運動、站立踢腿等;第二部分的肌肉功能訓練,如左右側踏步、半蹲腿等,加強肌肉力量。

  5. 2021年4月13日 ·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副教授雷雄德博士接受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時表示在運動力學上落樓梯時膝關節承受的負荷比走平路或上樓梯大如果用大步的步幅落樓梯負荷會更大。 落樓梯時髕骨(膝蓋骨位置)承受的壓力愈大,肌肉組織不適或出現痛楚的風險亦相對愈大。 雷雄德教落樓梯兩招,有助減少膝蓋負荷。 落樓梯兩招減膝蓋負荷: 1. 利用扶手── 雷雄德表示,部分年長的人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加上本身大腿四頭肌力量不足,當落多層樓梯時,髕骨位置更易出現不適或痛楚。 因此,落樓梯時可利用扶手幫助卸力,扶手有助降低膝關節下樓梯時約一至兩成力量,有助紓緩膝關節壓力。 (握過扶手謹記清潔消毒雙手) 2.

  6. 2024年4月6日 · 69歲黃瑞燕在本文影片提到自己有椎間盤突出試過痛得難以走路做運動及拉筋後唔記得痛症變得有精神」。 73歲蘇耀榮喜稱昔日追巴士已氣喘,現在跑3公里也輕鬆。 Bring in Change聯合創辦人許仲欣 (Clara)希望長者相信自己能力,「活得更開心」。 運動班和跑步班可即場參與,毋須預先報名。 如活動有更改或取消,以Bring in Change在社交媒體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bringinchange )資料作準,亦可經電郵(clara@bringinchange.org)查詢。 長者運動班. 時間: 上午8時至9時. 地點: 深水埗南昌公園(逢周二)、跑馬地黃泥涌道新月花園(逢周三) 長者跑步班. 時間: 上午9時至9時半(逢周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