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紅籌股是指,公司有中國內地官方背景,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屬下機構,但並非在內地註冊(如在香港或其他境外地區註冊),就如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海油等都是紅籌股,亦是熱門的收息股選擇,但要留意部分紅籌股會收取10%股息稅。 以2024年3月28日收市價計算,在紅籌收息股當中,以華晨中國 (01114)股息率最高,達18厘,其次是首鋼資源 (00639)及粵海置地 (00124),分別約16厘和9厘。 註:上述資料截至2024年3月28日收市. 延伸閱讀: 熱門投資戶口比較. 延伸閱讀: 香港投資內地股票: A股/B股/H股/紅籌有乜分別? 香港收息股之選:創業板股票. 創業板的上市要求低於主板,如經營年期、市值、盈利要求等,一些暫時無法在主板上市的公司會選擇先在創業板上市,滿足條件後再轉到主板。

  2. 2024年6月14日 · 收息 高息股. 收息股2024|收息股邊隻好? 想配搭高息收息股組合又有咩好選擇? 經濟一週為讀者嚴選20隻入場費$10,000以下的高息港股收息股,讓懶得管理資金的投資者可以靠收息股踏出創造被動收入的第一步。 (圖片來源:unsplash@micheile) 收息股之選:4隻內銀股 持續10年穩定派息. 講到收息股,內銀股一向佔據重要席位,當中中國銀行 (03988)、交通銀行 (03328)、建設銀行(00939)及工商銀行(01398)入場費都在10,000元以下,值得投資者伺機吸納。 中國銀行連續逾十年持續穩定派息,近年派息金額幾乎是每年增加,該股目前入場費僅3,740元,股息率高達6.85%。

  3. 2023年2月20日 · 收息2023|5隻穩陣:最遲3月底前派業績!. 息率達22厘、博財息兼收攻略. 收息2023|未來幾星期業績期開始進入「戲肉」,以下就介紹五隻將派發業績、全部息率有8厘或以上且業績前景亦有保證的穩陣,入場博財息兼收!. 【 收息2023 】踏入2 ...

  4. 買高息股票的理念是投資優良企業,利用企業的價值對抗通脹 (通貨膨脹)及貨幣貶值。 這企業往後產生的盈利同時會保持上升,帶動股息有持續增長的能力。 坊間一般以派息比率、股息率作為「收息股」的標準,但有很多初階投資者混淆了「派息比率」與「股息率」兩個概念,便可能會以為派息比率高的股票就值得投資,以下讓我們先解釋清楚兩者的分別。 內容目錄. 「派息比率」vs「股息率」 派息比率其實就是反映企業從盈利中用了多少來派息,假設某股的每股盈利 (即該年的企業盈利除以發行股數)是 $10 ,而這年的每股派息是 $8 ,派息比率就是 $8/$10 = 80%,而剩餘的$2就是保留盈餘,用作企業發展之用,如當年企業選擇派發特別股息,派息比率更有可能高於100%。

  5. 今次EsquireHK就和大家介紹恆指成份中的多隻,並撇除因受惠於特別股息而股息率偏的股票,讓大家可以由更可持續的角度了解港股市場中的息投資選擇。

  6. 2022年5月22日 · 集團過去七個年度盈利都有增長,去年營業額7,089.36億元,按年升28.2%;純利702.22億元,按年升24%,創新;每盈利2.41元。 期內,綜合金融服務板塊仍是最大的盈利來源,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按年增長12%和20%;實業板塊淨利潤增長40%,利潤貢獻佔比從2020年度 ...

  7. 2022年1月17日 · 香港電訊中期每單位分派0.307元,較2020年度的0.301元升1%,連同2020年度末期息0.4097元,過去一年每單位派息合共0.7167元,現價TTM息率6.7厘,投資者可考慮列香港電訊入收息2022組合。 收息2022:10隻收息增長股資料

  8. 投資收息股是踏出創造被動收入的第一步,而且香港不設股息稅,因此為了賺取穩定收益,不少人都會買收息股如高息藍籌。不過如何揀選適合個人的收息股組合呢?除了高息藍籌,你亦可以選擇高息紅籌股或高息ETF,以下懶人包可以幫到你!

  9. 股息率是食息族入市的必看數據,但股息率最高,並不代表投資價值最好,股息率與股價是成反比,當股息不變,股價上升,股息率便會下跌,而股價下跌,股息率便會上升。 所以不能單憑股息率高就買入股票,可能代表股價正在下跌,投資者還需要察看其他因素才能更好地投資合適的股票。 慎防賺息蝕價風險. 買收息股除了看利息回報,股票本身的價值變動亦很重要。 以香港人非常喜愛的滙豐為例,曾經 股息率有6%以上,曾一度跌至2.4%,雖然最近升回4.116%,但是股價就難以回到18年的水平 ,而且更停過派息,這段期間的總回報可說是負數。 即使利息回報扣除股價後,仍然錄得正回報,投資者亦應比較同類行業的股票及恒生指數,以了解股票是跑贏還是跑輸大市,才能衡量這是否好的投資。

  10. 2022年10月17日 · 希慎今年以來一直積極回購,自2月以來每都有回申報,期間共51次,合共購回685萬,涉資1.55億元;而10月份以來亦有4次回購,合共20萬,作價介乎19.12至20.25元,涉資4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