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1日 · 如何保衛未來健康? 免疫力、扺抗力、自衛力,這個護身符是所有微生物學丶流傳病學丶病理學和傳染病研究専家們,常常給予我們的忠告。 保衞人民健康,要靠每個人自身的免疫力,來防禦和對抗病毒和細菌。

  2. 2016年3月7日 · 室內空氣質素又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 甚麼是室內空氣質素( Indoor Air Quality: IAQ )? 室內空氣質素的參數包括:溫度、相對濕度和氣體的濃度。

  3. 2020年2月11日 · 研究病毒的專家們認為野生動物與及牠們寄生的宿主,包括不同物種和人類,都與病毒散播有關。. 卡森女士說: 「人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如果對大自然破壞和宣戰,就勢所必然向自己宣戰。. 疫症的啟示: 人與大自然能否和諧平等共存?. 人類如何自救 ...

  4. 2020年5月13日 · 2020年05月13日. | 香港地球之友政策研究及倡議高級經理 洪藹誠博士.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暫趨緩和,為呼吸一口新鮮空氣,不少市民選擇郊遊行山避疫。 郊野公園不但成為港人的避難所,更為野生生物提供理想的棲息環境。 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遭受破壞,令人類和野生動物的接觸機會增加。 全球暖化還會誘發各種疾病,加劇病媒及水源傳染病擴散,威脅人類和整個生態系統。 香港地方雖小,但其獨特地形及亞熱帶氣候卻孕育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有統計顯示,本港的植物品種高達三千三百多種,數量媲美英國;而雀鳥數目亦超過五百種,佔全中國雀鳥品種逾三分之一,由此可見大自然和樹木對整個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樹木好處多不勝數,除了能夠吸收二氧化碳, 緩和溫室效應 ,還可過濾空氣中的污染物。

  5. 2015年4月27日 · 2015年04月27日. | 星島日報. | 周月翔 香港地球之友助理環境事務經理. 香港人現時面對兩個問題,有懷疑但又不知應否相信政府。 一個是政改方案,政府希望大家「袋住先」;另一個是機場第三條跑道,政府策略上也有同樣的宣傳手法,就是機不可失,現在不要,他日就後悔。 面對正反雙方各持理據,民意調查往往可以協助決策者掌握民意,亦可協助游離派作出判斷。 尤其是對於一些政黨,萬一錯估民情,以致「買大開小」得失選民,民調的意義就更重要了。 政府須先釋除疑慮. 針對爭議不斷的三跑工程,機管局和政府從未就此進行民調就強行上馬。 多個民間香港組織為此舉行了多次的民調以反映民意。

  6. 2015年11月20日 · 如何適應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為人類帶來不少潛在危機,社會應盡早落實相應的對策,以緩解氣候變化所帶來的禍害。.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於第 5 次評估報告 (AR5) 中提出了以下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 一、水. 增加雨水收集、改善儲水 ...

  7. 2019年4月14日 · 大自 然 可以造就人類,亦可以破壞人類的生活環境。. 到台灣阿里山走一轉,有深刻的感受。. 阿里山是著名的風景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面積達41,520公頃,含括番路、竹崎、梅山、阿里山等4鄉。. 阿里山擁有 大量 檜木,檜木 的寶貴之處,在於 會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