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有患「貓頭鷹型失眠」20年的青年,藉「藍光眼鏡」調節生理時鐘,並配合認知行為治療,成功將入睡時間控制至約半小時。. 亦有中醫與臨床心理學家跨界合作,根據體質剖析失眠者睡眠「陽氣入陰」過程中五臟六腑哪裏出問題,對症下藥,以寧神中藥搭配穴位 ...

  2. 2023年12月25日 ·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鼎煌. 睡眠時間需求一般會隨年齡增長減退,初生嬰兒大半天都在睡覺,而長者則相對睡得較少。 國際睡眠基金會建議,3歲至5歲孩童每天應睡10小時至13小時,6歲至13歲則要睡9小時至11小時。 不過,近年多項研究反映,香港中小學生有約四成至六成睡眠不足。 李民瞻說:「即使是上幼稚園的小朋友,亦有三成睡不夠9句鐘,可見年齡很小的時候問題已很普遍。 他表示,家長普遍忽視睡眠對孩子的重要性,或是希望能有更多時間學習做功課,「我經常跟家長說,如果睡覺不重要,上天不會要我們有三分一時間在睡的,一定有其目的。 青少年瞓得少 日後易患心血管病.

  3. 2023年11月26日 · 失眠包括「難入睡」、「睡眠時間不足」、「易醒」、「早醒」、「多夢」等,而長期失眠對人體有一定的傷害,如精神狀態變差、抵抗力下降、內分泌紊亂、皮膚老化加快、肝功能受損等。

  4. 為改善睡眠質量,受訪者平均試過兩種助方法,包括聽音樂 、深呼吸 、點香薰及睇電視等。 近九成有睡眠問題的受訪者,試過不同方法後都不能幫助入睡,但堅拒進食安眠藥,原因包括「怕有副作用」(42%)、「會有耐藥性/依賴性」(31%) 及「治標不治本」 (25%)。 精神科專科醫生李允丰指出,睡眠不足會影響身體及精神健康,例如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免疫力下降和肥胖症的風險,亦有研究發現失眠有機會引發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及心臟病,以及情緒出現問題,更與自殺等問題有所關聯。 讀文匯報PDF版面. 相關推薦. 港人今起搭灣區城軌直通水上樂園 陳小春王祖藍將空降水上電音節. 05月25日 20:36:00. 憧憬內房見底 港人北上買樓增. 新皇崗口岸利深港融合 料吸更多港人購房.

  5. 2024年3月14日 · 香港浸會大學學者英國語言文學系助理教授賀曉雪正聚焦「睡眠在兒童早期詞彙和語法習得中的作用」進行研究,期望深入了解睡眠對孩童學習第一語言(即母語)是否有正面效用,以及隨著語言知識變化及孩童成長的不同階段有何改變。 她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分享說,睡眠尤其是小睡是上天賦予孩童學習知識的禮物,但許多家長尚未認識到睡眠對語言學習的重要性,她呼籲家長應認真對待孩子的睡眠習慣,並採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善用睡眠幫助孩子學習語言。 (詳細內容見3月15日香港文匯報) 採訪:王鼎煌. 拍攝:王鼎煌、曾興偉. 剪輯:融媒組. 責任編輯: 之袁.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3月15日是世界睡眠協會所定的2024年「世界睡眠日」,旨在提升大眾對睡眠健康關注。

  6. 2023年12月2日 · 我有焦慮失眠症,入院之前就惴惴不安:病房有燈光,有病友,有空調聲,如何入睡呢? 親友們鼓勵說:克服一下,實在睡不着就叫醫生開點藥吃。 醫院床位緊張。

  7. 2023年7月11日 · 起居上,要有充足的睡眠,睡眠好,心情好。 炎炎夏季來臨,由於氣溫高,濕度大,人們易出現情緒波動、焦躁不安、心慌心悸、失眠等症狀,各大醫院的精神心理科焦慮症患者增多,而且患者脾氣大、失眠、情緒波動的症狀明顯加重。 長時間的光照和高溫高濕天氣易引發人群焦慮煩躁,心理學研究顯示,精神心理疾病其實與天氣有一定的關係。 因此,高溫天氣要主動調節情緒,尤其要注意焦慮、愛發脾氣、失眠等不良心理行為的調節,如果焦慮比較嚴重,還需及時求助心理諮詢師。 文︰香港中醫學會 陳飛松中醫 圖︰陳飛松、資料圖片. 從臨床來看,較為陰冷的冬季,陽光少,抑鬱症患者會比平時多一些﹔而高溫酷熱的夏季,焦慮症的患者則明顯增多,患者往往入睡困難或者睡眠淺,而情緒上則往往表現為愛發脾氣,常因微不足道的小事與他人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