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19日 · 一般治療方法為使用膀胱鏡來移除腫瘤,毋須切除整個膀胱,再配合灌注膀胱的化療或卡介苗免疫療法(Bacillus Calmette Guerin(BCG),本來是預防肺結核的疫苗,後來發展成卡介苗免疫治療劑,治療早期膀胱癌),減低復發風險,達到根治目標。

  2. 2021年4月26日 · 養生帖:前列腺肥大 食療利尿補腎. 前列腺病症,中醫一般按「小便失禁」處理,與三焦、肝、脾、腎有關,有濕熱型、瘀毒型等,需按寒熱虛實論洽。. (vchal@iStockphoto). 【明報專訊】香港是世界最長壽的地區,隨年齡增長,身體健康問題就明顯增多 ...

  3. 2024年5月6日 · 中藥緩解副作用. 在接受放射治療期間或治療後,患者可能會出現小便不暢、小便頻繁或腹瀉等副作用。 這時,中藥清熱解毒、健脾止瀉等方法可以有效緩解這些副作用。 此外,對於需要配合荷爾蒙治療的患者,中醫的補腎養陰清熱方法同樣可以有效紓緩由荷爾蒙藥物引起的身體疲倦、潮熱徵狀及性功能障礙等不適。 綜上所述,SBRT結合MR-Linac技術在前列腺癌治療中展現出高效率和低副作用的優勢。 然而,每個患者的具體情况不同,是否適合使用SBRT或MR-Linac技術,需與主診醫生詳細討論。 同時,適當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除了可以有效治療疾病,亦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隨着技術不斷成熟和獲得更多數據的支持,未來有望進一步減少SBRT的治療次數,從目前5次縮減到3次,甚至1次。

  4. 2021年8月9日 · 中醫治療腹水和胸腔積液,不會單靠補氣、溫陽,通常要結合排水藥物,例如有利小便作用的茯苓、澤瀉、豬苓、車前子等。 另一方面,又不可以單用利尿藥物,因為會損傷身體正氣,所以通常兩方面結合使用,相得益彰。

  5. 2021年8月30日 · 濕濁困脾,適宜用芳香化濕的方法祛邪除濕辟穢,常用藥包括蒼朮、藿香、佩蘭,通過其芳香燥烈之性,達到燥濕、和中的作用。 若水濕停聚,出現身體浮腫、下半身重墜、小便不暢順、女士白帶增多等,適宜用利尿的方法利水滲濕,通過增加小便量而把水濕排出體外,常用藥如茯苓、澤瀉、薏苡仁等。 誤用利尿藥物 濕證反覆. 不同種類的祛濕藥,祛濕具體原理有別,要因應感受濕邪的途徑、病位、臨牀病徵而施用。 臨牀常見的其中一個祛濕謬誤,是誤用利尿藥物(如坊間稱作「薏米」的薏苡仁)。 對需要採用發散、健脾燥濕的方式祛濕的人,誤用利尿可能只見小便量突然增多,但無助緩解消化不良、筋骨痠痛等不適;反有可能因過度利尿損傷正氣,更易令濕證反覆。 唯有妥善辨證,釐清濕證的病機,才可對證下藥,提高療效。

  6. 2021年5月3日 · 外科專科醫生姚志鵬指,把異物放入體內,「理論上,通道愈窄愈危險」,故三者中以尿道風險最高,特別是男性尿道窄,若放入尖銳物件,可能會令尿道破損,導致發炎;嚴重更可致尿道收窄、失去泌尿功能;加上尿道屬無菌狀態,放入異物會把細菌帶入身體

  7. 2020年11月23日 · Share. 產前診斷. 【明報專訊】科學家一直以為,胎兒DNA只存在於胎兒細胞內……直至1997年,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研究)盧煜明在孕婦血漿內找到胎兒DNA,將一道神秘大門打開。 過去23年,血漿DNA診斷技術,或稱液體活檢,由最初限於查找胎兒性別和血型,發展至所有母嬰受惠的無創產前診斷,利用孕婦的血液即可找出有唐氏綜合症、地中海貧血症、血友病等基因缺陷的胎兒;再擴展至用於驗測癌症標靶、癌症篩查,以及監察器官移植排斥。 過去要入侵人體抽取組織的檢查,現在只需一滴血,就可透視身體奧秘。 無創產前診斷. 睇哈利波特 破解胎兒全基因圖譜. 在孕婦血漿中找到胎兒DNA,原來只是研究基本步。 血漿內母嬰DNA混在一起,如何分出哪一條屬於媽媽? 哪一條屬於BB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