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1月8日 · 此表功能强大,不仅能快速计算100以内的整数乘法,还可以计算除法,并能对分数二分之一或含二分之一的分数进行某些运算,实际运算中用到了乘法与加法的交换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等,还有可能用于计算开方。 清华简研究团队成员李均明介绍,《表》为表格形态,表格应有的行、列、单元格三要素皆具备,其原理是将乘法变为加法来运算。 全表共21行、20列,行、列交叉组成420个长方格,分三个功能区,其中一个功能区专为引绳而设。 计数采用十进制。 拿着微微泛黄的、比A4纸略大的《表》模拟图,李均明向记者演示了这个“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以乘法为例,表中最上一排数字代表一组乘数,最右一排数字代表另一组被乘数。

  2. 2014年1月12日 · 据《自然》网站文章的介绍,21枚竹简组成的方阵类似于现代乘法表,在方阵中纵横相交(横平竖直)之交点的数值,便是相对应行和列数字的乘积。 使用者通过该表可进行0.5至99.5之间任意整数或含0.5小数的乘法运算。 些运算不能直接在表格中显示结果,须将其转化为一系列的加法运算。 比如,22.5×35.5可分解为(20+2+0.5)×(30+5+0.5),这就分解出了9个乘法运算——20×30,20×5,20×0.5,2×30等,每个运算所得乘积数都可直接从表中读出,再进行相加。 “这是古代一种实用的计算器。 ”李均明认为。 由于该《表》可进行较复杂的乘法运算,它的实际作用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 专家猜测,表的主要用途应是用来计算土地面积、收成和税收。

  3. 2014年1月8日 · 全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郭书春说,《表》能直接用于两位数的乘法及除法运算,还能对含有分数1/2的两位数进行乘法运算,“可能还可以用于开方运算,但还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中国传统数学第一高潮被提前. 郭书春介绍,经对同批竹简的碳14测定及自身的文字特征判断,确定《表》当撰成于战国中期偏晚时,是目前所见到的我国最早的数学文献实物。 郭书春表示,经过研究,其认为中国传统数学,首个高潮应发生在春秋韩国时期,而不是《九章算术》成书时的两汉,但这个“推理”苦于没实证资料,“《表》首次展现了战国计算技术的原始文献,为春秋战国时期数学已经相当发达提供了直接证据”。

  4. 2014年4月23日 · 对下联中出现四次的“了”字,续成大师认为也需正确理解,但不少人误以为“不了了之”就是“了”。他举例说,今天我们需要解决一个问题,但很困难。那么大家一起讨论,如果集中智慧后意见不统一,但这个问题又非常重要,不能够随意处理、解决,就不妨把这个问题暂时放一放,等时机 ...

  5. 这个计数方法是一个令人惊叹的进步,但也许远古人类是可以‘想到’他的两只脚,左脚是11、右脚是12。 ”因此,布赖特得出这样一个结论:“13并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但是却是一个概念不清的字眼,一个象征着任何12之外的事物。 对于这些野蛮无知的古人而言,他们的思维就和今天的动物一样,对任何无法预估的事物,他们即刻就会濒临危险之感。 13并不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而是一个宿命的数字,因为它含义模糊,让人充满了不确定感,以及不可想像的未知,因此,对一位和平爱好者而言,这是个应该避免的数字。 当然,没任何人能够证实人类最初是如何学习算数的。

  6. 2014年2月7日 · 中国近代以来,“的错误所导致的一连串悲剧不能不促使人们去深入思考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为什么的势力如此根深蒂固? 如何才能根治“左”的毛病,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走向健康的发展轨道?

  7. 2014年1月28日 · 然而,金庸的第二个担忧也得到应验,明报果然犯了左派众怒,已被重重包围。. 如果说,明报五月逃港潮的报道让左派报纸心不满,没发作,那么下半年这一系列的“反共”社论则让明报成为左派报纸眼中名副其实的“邪教”。. 五大爱国的“名门正派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