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7月16日 · 黃浩然導演的《點對點》4 月在電影節首映,今天才正式公映真好。 面對時代更替,《點對點》提出生活及空間的另一種可能。 不只觀眾了,即使對創作者他們,影片的意味比半年前一定深遠更多吧。

  2. 2017年6月20日 · 其實,最能引起討論的可能還要周浩的《書記》、《差館》。《書記》原來叫做《冬月》,曾經在香港國際電影節中放映,拍的是某縣的縣委書記離任前一個月的工作情況,人認為完全是個人宣傳片,但細心觀察,還是可以對中國官場的生態某種 ...

  3. 2017年6月27日 · 《黑暗魔爪》是一個鄉村男女在大城市馬尼拉浮沉人海的故事,此片在菲國差不多獲公認為史上第一的菲律賓電影。 舒琪去年看過《黑暗魔爪》後,大讚它「不遜色於任何一部法斯賓達的通俗劇」。 導演連奴布洛卡是男同志,他的電影不少都涉及性別與同性戀的議題; 據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資料,在布洛卡不長的一生中(1991年死於車禍,享年五十二歲),他竟完成了超過六十部作品。 《黑暗魔爪》大抵是最理想的門窗,讓海外觀眾重新認識這個質與量都不容小覷的菲國導演。 另一個非常吸引我的環節就是伊朗導演阿斯加法哈迪的回顧。 法哈迪的《伊朗式分居》在國際間廣獲好評,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伊朗式分居》多線發展而戲劇性強的故事以及導演小心翼翼地處理各種人際矛盾的態度,確實叫人刮目相看。

  4. 2015年9月14日 · 《維多利亞壹號》機關盡,卻顯得有點東不成西不就。 而且討論女性也像樓市問題一樣,流於表面,鄭麗嫦受壓逼的遭遇像一一加在她身上的元素,目的只是確保她身世夠可憐,她的暴力來得更合理而已,到即止,毫不深刻(影片輕輕觸及的「皇后 ...

  5. 2015年11月8日 · 電影的意念很有趣,所謂「點對」,其實是電影中從加大拿回流香港的設計師雪聰(陳豪飾)在多個地鐵站外牆上畫下的「線遊戲」圖案,電影交代雪聰此舉在兩鐵合併前進行,不包括九鐵、西鐵及後來更新的地鐵路線。

  6. 2017年7月17日 · 問題是兩個男主角都怕BB,被迫親近,要對付大批爬來爬去的嬰兒。他倆又妙想天開,設計科幻式用品,把BB仔「玩到飛起」,令媽媽們心驚膽跳,那個太空球似的「紫宮」最有漫畫驚笑感。

  7. 2017年7月17日 · 這一回不用另一對愛侶(萬梓良和朱寶意)去翻出舊事,而是十二少親身接受新一代誘惑者林嘉欣(和她在《男人四十》(2001)的角色異曲同工之妙)的「測試」,把種種恐懼疚歉扯出來重新歷遍、面對;最後,他(不再只是女鬼)得到了救贖,道德的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