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7日 · 黄汝荣又提到,不少年轻人有一个谬误,以为可用《罪犯自新条例》消除案底纪录。 他强调,一经定罪都会有终身纪录,呼籲家长需“睇紧”子女行为,年轻人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

  2. 2023年1月13日 · 香港法院应保持审慎谦抑. 今次的“人大释法”表明,解释方法差异并不是冲突的根源。 不论全国人大常委会还是香港法院,在解释香港基本法和香港国安法时,都注重法律的文本、体系、目的和语境。 全国人大常委会和香港法院对法律有不同的解释,原因并不在于解释方法或两种法系的差异。 在同一法系之下,不同层级的法院运用同一种解释方法对同一个法律条款作出了不同的解释,这种情况亦不罕见。 统一解释方法并不可行,也不能帮助消除解释冲突。 事实上,若某单一的解释方法适用于所有条款和所有情形,则两大法系无需发展出如此多样的法律解释方法。 既然解释方法的差异不是冲突的根源,统一解释方法无助于消除冲突,那么学界就应思考其他路径来避免或缓解冲突。 毕竟,全国人大常委会和香港法院对法律作出不同的解释,对双方的权威都有影响。

  3. 2021年8月13日 · 在基本法制定的过程中,关于基本法与国家宪法中的若干规定不一致的讨论非常热烈,全国人大通过了基本法依据国家宪法制定符合宪法的决定。 香港国安法制定后,再次出现该法与基本法不一致的激烈争论。 从文本相关条款的角度看,基本法与香港国安法的相关规定之间确有诸多表面的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不能被解读为香港国安法抵触并违反了基本法。 香港国安法草案经过承担合宪性审查工作职责的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审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被认为“符合宪法规定和宪法原则,符合‘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基本法,符合全国人大《决定》精神”(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草案)〉的说明》)。 忽视立法者的权威文件,认为香港国安法抵触基本法的观点难以成立(理由一)。

  4. 2021年11月26日 · 2021-11-26 04:26:01 大公报. 字号. 本月初,香港特区终审法院就“小型屋宇政策”(俗称“丁屋政策”)司法覆核案颁下终审判决。 (Kwok Cheuk Kin v. Director of Lands and Others v. Heung Yee Kuk(Interested Party) [2021] HKCFA 38)如众多传媒所报道,终审判决全面维持了“丁屋政策”的合宪性──以私人协约、建屋牌照或换地三种方式获批兴建丁屋,均符合基本法的规定。 除判决结果外,本案尚有诸多细节值得关注,对特区政府的未来政策亦有影响。 本案争议焦点在于“丁屋政策”的合宪性。

  5. 6 天前 · 揽炒派47人涉嫌组织及参与“35+非法初选案”,被控干犯香港国安法下的“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包括戴耀廷在内的31名被告在审前认罪,余下16人不认罪受审。. 审讯由去年2月至12月初历时118天完结,高等法院3名国安法指定法官今日 (30日)对16名不认罪被告宣布 ...

  6. 5 天前 · 答案很简单,这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 你在某一地方做生意,赚取当地的金钱,却在其他地方协助或便利他人伤害这地方的利益,在人情上、道德上说得过去吗? 由此我们可以看见,脱离了司法管辖区地域限制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看他国的法律。 国际法中有“公共国际法”(Public International Law)和“民事国际法”(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之分;但无论你是看公共国际法或民事国际法,两者皆有一种相当接近的法律原则。 在公共国际法中这原则叫“对等原则”(Reciprocity principle),在民事国际法中这原则叫“礼让原则”(Comity principle)。 这两个原则的基本理念是十分相近。

  7. 2024年5月3日 · 通知强调,要进一步强化突发事故灾害应对处置,加强会商研判,提高极端恶劣天气和灾害预报预警水平,落实预警“叫应”和跟踪核实机制。 要举一反三,切实做好矿山、消防、危化品、建筑施工、工贸、燃气、烟花爆竹、渔业船舶、农业机械、水利、特种设备等其他行业领域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防范遏制重大事故灾害发生。 网友观点. 请输入内容... 大公网内地新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