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私密處發炎怎麼辦 相關

    廣告
  2. 美國Viveve一年一次私密緊緻療程,無需麻醉,過程無痛,強效收緊私密處。 無創技術,過程無痛,解決媽媽產後煩惱,緊緻私密處,回復健康生活。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29日 · 購物分期付款,大家知道要留意甚麼嗎? 目前大家如果想申請分期,必須在購物簽賬後,信用卡月結單到期繳款日前的2至10個工作天,向發卡銀行申請分期付款。 利息通常以每月手續費,或一筆過手續費來計算,還款期由6至60個月不等。 手續費的高低,按各人信用卡賬戶而定,包括信貸額及簽賬額。 美元定期存款 所獲利率高於港元定期存款,故吸引不少想賺息的市民。 MoneySmart找來6間銀行,包括南洋商業銀行、滙豐銀行(HSBC)、東亞銀行(BEA)、CitiBank(花旗銀行)、富邦銀行、交通銀行,為大家比較那家的入場費最低,年利率最高。 政府紀律部隊的薪酬吸引,尤其是警察或消防員,吸引許多年輕人投考,但兩者起薪點有差距。

  2. 2024年1月17日 · Wilson Li 2024年1月17日. 因疾病或意外導致傷殘而無法工作或正常生活,對當事人以至其身邊人都是很困惑的事。 遇上這種情況,可透過社會福利署申請傷殘津貼,幫補生計。 下文詳細講解了傷殘津貼的申請方法、包括申請資格、步驟及續期事項,希望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忙。 傷殘津貼申請目錄. 傷殘津貼定義. 傷殘津貼資格. 傷殘津貼金額. 傷殘津貼發放日期. 傷殘津貼申請. 傷殘津貼續期. 傷殘津貼常見問題. 傷殘津貼定義及簡介. 傷殘津貼是社會福利署為幫助患有嚴重殘疾的香港居民應付生活而每月提供的現金津貼。 傷殘津貼分為普通傷殘津貼及高額傷殘津貼,後者須證實申請人需要他人不斷照顧。 申請傷殘津貼須接受醫生醫療評估以證明身體殘障程度,但毋須資產審查及工作證明。

  3. 2019年3月18日 · 接下來3種情況,就是常見原因。 第一:清潔地板時拖把沒扭乾. 木地板怕水,故用拖把清潔地板時,若沒有扭乾,其水份則很易從縫隙進入地板內部。 地板長期吸水,便會滋生黴菌,最終發霉變黑。 第二:水濺在地板未即時處理. 日常生活中,總會不小心將水濺到木地板上。 有人認為因為是清水,於是不作理會,由它自然乾。 最終亦如上文所指,水份滲入地板而令其發黑。 當然,家居水管漏水所做成的地面積水,亦是木地板發黑的另一個成因。 第三:地面沒乾透即鋪木地板. 在裝修過程中,工人有時為求趕工,不等地面乾透即鋪上木地板,導致內部水氣集結,終令地板發霉變黑。 處理方法:自製清潔劑擦拭. 木地板發霉,可如何處理呢? 首先,大家要分清木地板是表層發霉,還是內部發霉。 如屬前者,大家可自製清潔劑,並在發霉擦拭。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9年9月16日 · 因為當對方或第三者反口,或將來有人提出索償,保險公司亦可助車主承擔賠償。 待事件完全解決後,車主可向保險公司提出撤回索賠,即可取回原有的NCB/ NCD。 可向哪類保險提索償? 遇上車禍,不論大家是駕駛者、乘客或行人,汽車保險及個人意外保險,均可幫到大家。 汽車保險保障範圍. 以汽車保險來說,香港法例規定車主必須購買汽車第三者風險保險(簡稱「三保」),否則即屬違法。 「三保」會對車主以外第三者(包括車上乘客)的人身傷亡及其財物損失作出賠償;部分車主會買綜合汽車保險(簡稱「全保」)。 「全保」除具有「三保」的保障外,如果車輛因水災、火災、交通意外及盜竊而帶來損失,亦可獲賠償。 意外保險保障範圍.

    • 因確診新冠病毒而未能上班可獲有薪病假嗎?
    • 沒有醫生紙如何向僱主證明曾染新冠肺炎?
    • 需要強制檢疫/強制檢測而未能上班可獲有薪假期嗎?
    • 僱主可因強制檢疫/強制隔離而要求僱員放無薪假嗎?
    • 僱員確診了新冠肺炎而多天未能上班,僱主能解僱他嗎?
    • 僱員無打針,僱主可解僱他嗎?
    • 公司若沒防疫措拖 Eg.在家工作/提供抗疫用品合法嗎?
    • 因工作感染新冠病毒可申請工傷補償嗎?

    根據勞工處指引,如僱員感染新冠病毒,不論感染是否與工作有關,都受《僱員補償條例》及《僱傭條例》保障,僱主須按條例及有關僱傭合約的條款給予僱員病假 ,並向符合資格的僱員支付疾病津貼。 《僱傭條例》下,僱員按連續性合約受僱並符合下列資格便可領取疾病津貼: 1. 僱員能出示適當的醫生證明書 2. 放取的病假不少於連續4天 3. 僱員已累積足夠的有薪病假日數 津貼金額相等於僱員每日平均工資的4/5。

    疫情下即使感染新冠肺炎的僱員未能提交醫生證明書,僱主亦應接納衞生署發出的隔離令 (Isolation Order) 作染病證明,並參照《僱傭條例》按時向僱員發放疾病津貼。一般來說,僱主無需要求已出示隔離令的僱員提交醫生證明書。 如僱員經快速抗原測試 (RAT)後結果呈陽性而未有醫生證明,可透過電話、電郵或社交媒體軟件等聯絡方式,通知僱主自行檢測結果及申請病假,僱主仍須參照《僱傭條例》按時向僱員發放疾病津貼。 如染病僱員並未完全符合領取疾病津貼的條件,例如未有累積足夠的有薪病假日數,政府呼籲僱主體恤僱員,考慮給予有薪病假。

    政府2月初發出特別指引,提及需要接受強制檢測或強制檢疫的僱員如何得到疾病津貼。 強制檢測:如需要強制檢測,僱員要主動向衛生署索取醫學證明書。 強制檢疫:如需要強制檢疫,在檢疫期結束後會收到檢疫令,註明檢疫日期和確診情況,亦可以同時申請醫學證明書。 只要持有醫學證明書並符合疾病津貼條件便可受疾病津貼保障。 另外,政府於2月25日刊登的《2022年僱傭 (修訂) 條例》草案憲報,訂明僱員因遵守《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 (第599章) 的規定,以致活動範圍受限制而缺勤 (包括強制檢疫 / 強制隔離),可視為《僱傭條例》(條例) (第57章) 下的病假日,符合條例所訂明相關資格的僱員可獲疾病津貼。當修訂條例草案獲立法會通過並生效後,將於刊憲當天實施,此後僱員在這方面將有較具體的保障。

    此刻《僱傭條例》並未就無薪假有立法規定,但就指出休息日是否有薪須由僱傭雙方協定,代表僱主不能單方面要求僱員放無薪假。與上題一樣,政府於2月25日刊登的《2022年僱傭 (修訂) 條例》草案憲報,訂明僱員因遵守《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 (第599章) 的規定,以致活動範圍受限制而缺勤 (包括強制檢疫 / 強制隔離),可視為《僱傭條例》(條例) (第57章) 下的病假日,符合條例所訂明相關資格的僱員可獲疾病津貼。 另外,修訂條例亦清楚訂明僱員若因上述情況被解僱是屬於不合理解僱,也不能將缺勤日子算作年假計算。

    染疫僱員有機會被公司要求自我隔離14天或以上而期間無法工作。《僱傭條例》清楚列明,僱主不可在僱員的有薪病假期間解僱僱員,違者可被檢控,一經定罪,僱主會被罰款HK$10萬。因此,在有薪病假期間僱員不必擔心不受保障。 有薪病假的計算方法為:僱員按連續性合約受僱後,頭12個月每服務滿1個月累積2天有薪病假;之後每服務滿1個月可累積4天。有薪病假可在整個受僱期間持續累積,但總數不能超過120天。

    政府於2月25日刊登的《2022年僱傭 (修訂) 條例》草案憲報提到,如僱員 1.) 未能遵守「疫苗通行證」計劃的接種疫苗要求而未有提供充分醫學理由,2.) 未能出示已接種任何政府認可的新冠疫苗的證明,這樣的話,只要僱主發出書面要求並到了指定屆滿期限,僱主可藉上述理由解僱員工。 修例後,唯一可獲豁免的只有懷孕及須餵哺母乳的僱員。當修訂條例草案獲立法會通過並生效後,將於刊憲當天實施,在此之前僱員因未打針而遭解僱的合法性存在灰色地帶。

    衛生防護中心就預防新冠病毒給予工作場所一系列健康指引,包括保持空氣流通、保持環境清潔、公眾地方及經常接觸的表面須每天最少兩次清洗及拭抹等,但現時未有法例規定僱主要做幾多防疫措施,包括有沒有安排在家工作和提供抗疫用品。不過,如僱員認為僱主沒有做好防疫工作,令自己身處於一個不安全的工作環境,可根據《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向勞工處投訴 (不安全工作地點及工序投訴熱線:2542 2172)。然而,僱員最好還是與僱主做好溝通,共同制定抗疫措施。

    若僱員懷疑自己因工染疫,可依照工傷申報程序向上司匯報,僱主須在14天內向勞工處呈報。若專責部門判斷該僱員染疫屬工傷,僱主要承擔補償責任。 想知道更多理財心得及最新優惠 ,請瀏覽 blog.moneysmart.hk,及追蹤我們的Facebook Page 主頁:www.moneysmart.hk

  6. 2018年8月29日 · 第一步:檢查自身單位是否屬問題根源. 若業主發現居所出現任何滲漏情況,首先需要檢查清楚是否屬自己單位問題。 根據屋宇署網站,常見滲水原因包括供水管或排水管漏水、污水或雨水經由外牆滲入及樓板防水層或浴缸封邊殘損。 業主應直接聘請建築技術人員或持牌水喉匠,確定滲水原因並迅速修理。 第二步:向業主立案法團或滲水辦求助. 如發現滲漏情況非自己單位引致,並疑似由樓上單位造成,可直接向相關單位負責人或大廈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反映問題,並要求進行詳細檢驗,以便進行維修。 若聯絡單位負責人後無法解決問題,政府建議致電1823向滲水辦(食環署與屋宇署成立的聯合辦事處)求助。 職員會先作現場視察,然後進入被投訴單位進行測試(如色水測試)以確定滲水源頭。

  7. 2022年2月28日 · 完成登記 / 啟用程序。 電訊商會以短訊或其他方式發出的實名登記提示,內容包含電話儲值卡的 1.) 流動電話號碼、2.) 電訊商名稱 及 3.) 登記網址等資料。 進行實名登記時,須關閉無線網絡 (Wi-Fi)。 成功登記的用戶,將收到所屬電訊商發出的確認通知。 用戶亦可到門市要求協助完成實名登記。 各電訊商會陸續提供有關實名登記程序的流程,用戶可向自己使用的電訊商查詢。 實名登記制下電話卡的登記上限. 在實名登記制下,個人用戶及企業用戶可向每間電訊商分別登記不多於10張及25張電話儲值卡,而上台月費服務則沒有登記數量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