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4月13日 · 分享. 讚好 44. 還有幾個月就要實施垃圾徵費,坊間爭議也愈來愈烈。 絕大部分市民認為新政策擾民,未解通減廢道理,卻已增加了無數膠袋及市民經濟負擔。 勉強推行,只會令民怨四起,影響政府管治威信及主力謀發展的大方向。 然而,前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日前卻現身提出與民意相反的意見,他表示,政府推動垃圾徵費,是配合國家「綠水青山」的政策,今次如果錯失良機,如何對得住年輕人? 如何配合國家可持續發展政策? 前局長第一句就把「阿爺」擺上枱,第二句就把反對政策的市民道德綁架,拒絕一個垃圾袋就是對不起後世年輕人,這帽子也扣得太過分了吧? 「阿爺」好忙,香港的垃圾事,自己處理好了,何必事事把「阿爺」拖落水?

  3. 2021年5月8日 · 具體建議如下: 一,建議在國家有關部門統籌下,粵港澳三方共同協調,選擇合適的珠江口無人外島,建設大灣區城市共用的垃圾焚化發電廠。 目前,珠江口外存在大量無人居住的外島,這些島嶼大多屬於珠海市行政管轄區域;而在無人外島選址可以使厭惡性設施遠離市民的生活空間。 大灣區各城市可通過專用駁船將固體廢物運到外島,並以最嚴格的環保標準來控制垃圾焚化過程中,煙氣、臭氣、灰渣等污染排放。 設施建造經費可由大灣區各城市以股份投資形式共同承擔,相關經營企業則應依法向珠海市繳納稅款。 粵港澳在機制及法律作突破. 二,突破目前法律障礙,創新跨境垃圾合作處理機制。

  4. 2021年10月8日 · 佢嘅社交網站更新近況,話林卓廷喺監獄中積極健身,每日起床喺倉內做120下掌上壓、500下上腹sit up、再加來回跑,仲講到已經見到朱古力嘅雛形喎! 嘩,唔通出獄之後,我哋要見到個肌肉林卓廷? 林卓廷話,咁積極做運動除咗為鍛鍊身體,亦感受到剎那自由,可以努力撐落去。 仲話咩咩咩以前做議員,忙於「開會、見市民、社會參與」,無咩時間健身。 依家入監獄,反而可以隨心做運動喎。 唔係呀嘛,林卓廷係咪講漏咗,佢明明係忙住「開會時搗亂、見市民搞對立、參與社會示威遊行」咋喎。 坐監又可以學習、教英文、練肌肉,唔通真係應咗個句「留案底令人生更精彩」、「坐監係人生巔峰」? 咁就要祝願林卓廷好好享受獄中生活,比心機勤操fit繼續做健身達人,唔好咁快出嚟喇。

  5. 2020年12月15日 · 曾光的說話一針見血點出香港的問題所在其實香港有嚴格的防疫措施一流的醫學專家人員抗疫的軟硬件俱全關鍵在於政策如何落實筆者認為港府不能再走在疫情之後每當見到有爆發才想方法善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盡快走前一步檢視如何有效落實防疫措施堵塞其中的漏洞。 圖片來源:中新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標籤.

  6. 2020年10月14日 · 疫情下大家都坐困愁城不妨少塗點消毒水多點一炷香寧神消瘴後化成一撮灰我覺得是最環保最自然的防疫方法。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 2020年10月13日. 原圖: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標籤. # 新冠肺炎 # 新型冠狀病毒 # 留家抗疫 # 沉香 # 健康生活. 38. 好正. 6. 心心眼. 5. 好好笑. 3. 令人傷心. 3. 嬲爆.

  7. 2023年9月18日 · 申訴專員公署今年年初曾主動調查屋宇署對僭建的跟進情況發現署方的處理手法完全是龜速他們發現僭建物後會視察後9至18個月才發出清拆令發出清拆令後卻數以年計都未採取跟進行動甚至有宗個案是向一個已離世的業主發出清拆令結果僭建物在清拆令8年後才找到遺產承繼人並處理清拆事宜。 申訴專員亦提到,屋宇署對不遵從清拆令的業主提出檢控的處罰,過去十年平均罰款只是9500元,被判監的個案更寥寥可數,只得9宗。 如此處事方式,難怪幾十年來積壓出百萬個案,今天,即使有官員想力挽狂瀾,幾十年沒做好的功課要一次過解決,已超乎部門的承載能力。 所以,一次大規模的全港調查及自首行動是必須的。 500年一遇的豪雨,往好處看,是給政府一個500年一遇的撥亂反正機會。

  8. 2024年4月13日 · 垃圾徵費是100%的本地民生事也是一個政府的長遠環保政策今日的爭拗是整個社會的配套未準備好環保不是丟垃圾那一刻的行為不是簡單一句污者自付就能解決堆填區滿瀉問題。 減廢要是從源頭開始,大家少製造無謂垃圾,如減少過度包裝,如做好回收行業,如投資推動研發環保產品等等。 只有政府完善了源頭減廢和垃圾分類的政策,大家購買垃圾袋時才會心服口服。 否則,社會的環保政策只是懲罰最後丟垃圾的市民,就像玩音樂椅遊戲,大家把波推來推去,最後推到市民手上,音樂一停,哦,垃圾在你手,罰你,這樣並不公道。 舉個例,中秋節的月餅包裝愈來愈誇張,盒中有盒再盒中有盒再盒中有盒,一盒A3 size的月餅,拆開來隨時只得4個象棋大一點的迷你月餅,這種包裝風氣,是否應先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