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日 · 並且整體而言腦血管不好的同時一定也代表心血管不好因為皆屬於高血壓及血管硬化的影響範疇從張誌家本人在社群回覆自己當時量血壓收縮壓已經高達149mmHg毫米汞柱),就可看出已具有高血壓的症狀正常狀況下收縮壓應在120mmHg左右)。 心肌梗塞及高血壓一直以來都是臺灣民眾的主要死因之一,來自衛福部2023年6月發布的統計,心肌梗塞僅次於癌症,位列10大死因的第2位、高血壓性疾病則在第7位,於2022年度各造成23,668人及8,720人死亡,且從歷年來看,無論是死亡人數或是死亡率都是節節攀升,與此同時,世界衛生組織亦指出全球每年約有1,8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可見其對健康及生命所造成的威脅,值得每一個人的重視。 8行為讓心血管更健康. 1.

  2. 2019年6月1日 · 所謂三高」,即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統稱除了家族遺傳外最常發生於肥胖運動量不足飲食不正常的族群且只要有高血壓高血糖或高血脂其中1項問題就必須留意罹患其他2項的可能性故這3項慢性疾病除了成因類似彼此之間亦具有高度關聯性所以往往將其合稱三高」。 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二 一三~二 一六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18歲以上民眾之三高盛行率: 高血壓盛行率為25.15%(男性:28.38%,女性21.96%),估計罹患高血壓約484萬人。 高血糖盛行率為11.46%(男性:12.78%,女性:10.25%),估計罹患糖尿病約221萬人。 高血脂盛行率為22.56%(男性:25.42%,女性:19.87%),估計罹患高血脂約435萬人。

  3. 2021年11月1日 · 血壓是指血液從心臟送出時在動脈血管內產生的壓力高血壓之所以有隱形殺手之稱是因為當血壓升高時大多數人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因此常被忽視。 而當血壓經常高於正常範圍(一般人正常血壓為: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mmHg)時,身體很可能就會伴隨著諸多症狀,如頭痛、神智不清、噁心、嘔吐、呼吸困難等。 由於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疾病的共同危險因子,國民健康署建議18歲以上的民眾,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如果本身屬於肥胖體型,同時又有高血壓的家族史,更應培養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同時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早睡早起、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並隨時注意自身的身體狀況。

  4. 2020年10月1日 · 生活型態不良易引起血壓的升高而其中危險因子包括過度飲酒吸菸體重過重運動量不足心理壓力鈉鹽量攝取過量等。 世界衛生組織於2019年所發布的資訊指出,估計全世界有11億3,000萬人口罹患高血壓,其中僅低於5分之1患者的高血壓問題得到有效控制,因此高血壓是全球引發早逝的主要因素之一。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呼籲,要防治高血壓,定期量血壓是一大基礎,18歲以上民眾應至少一年量一次血壓,並且從年輕時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若民眾有高血壓家族病史,或生活型態不佳,除了應定期量測血壓、注意自身健康外,也建議投保相關醫療險、壽險、長照險等保障,以避免因高血壓引發中風等疾病時,造成家庭的經濟負擔。

  5. 2019年5月1日 · - 2019 年 5 月 1 日. 0. 896. 如今醫學技術發達許多以往被輕忽的疾病都得到了重視無論是身體罹癌又或者是精神上的憂鬱只要有心都能夠得到治癒在健保的幫助之下花費其實也不高。 但是為什麼這麼多人都因為一場重病而拖垮了家庭經濟? 隨著環境變化,民眾的健康愈發受到威脅,也因此許多民眾對自身健康的風險有所警惕,願意購買相關商業保險。 然而在好山好水的花蓮玉里,民眾普遍較為健康,甚至80、90歲還精神熠熠下田耕作的也不是沒有,這種情況下要推廣健康險著實較為困難。 對此,國泰人壽展業花縣通訊處玉里9區區襄理方美玲選擇建立觀念的溝通,把客戶視為家人,從客戶的需要出發,在需求與意願中取得平衡點,藉由多險種的搭配給予客戶完整保障,用愛完成客戶的未來藍圖。

  6. 2021年9月1日 · 729. 不少民眾聽到自己被確診為癌症,都會以「絕症」來看待,事實上,心臟衰竭的死亡率比許多癌症來得更。 心臟像是人體的馬達,推動血液到全身再流回心臟,當馬達馬力不夠,無法順利推動血液時,就叫做心臟衰竭,俗稱「心臟無力」。 罹患心臟衰竭者,5年死亡率高達50%,比許多癌症的死亡率都。 根據《歐洲心臟雜誌》指出,已開發國家中約有1~2%的成人罹患心臟衰竭,而年齡高於65歲者,心臟衰竭比例會提高10%。 心臟衰竭容易急速惡化、突然猝死,臺灣360萬名老年人口中,估計有高達36萬心臟衰竭患者。 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全臺每年約有1萬4,919人因嚴重的心臟衰竭住院,平均住院天數高達9.9天,若未經妥善治療,3個月內再住院率更高達30%。

  7. 2018年6月1日 · 2479. 隨著醫療技術不斷推陳出新,民眾所需要的醫療需求也不斷提高,在健保給付範圍有限的情況,民眾應該如何選擇治療方式與善用健保醫療? 以及商業保險在這當中,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科技進步的代價,往往轉嫁到民眾的健康! 如今受到食安、居安、環境的威脅,民眾的健康水平不斷下降,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資料分析,二 一六年全臺灣醫療院所門診、急診與住院病患人數總計2,224萬6,891人,門、住診健保支出為新臺幣5,295億320萬元(以健保點數一點折合0.8元計算)。 二 一五年新發癌症患者總數達10萬5,156人,平均每五分鐘就有一個人罹癌,創歷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