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15日 · 每個人對「中年危機」都會有不同解讀,無論你踏入中年已否,吸早做好準備減低發生「中年危機」的機會,讓自己活得更。 臨床心理學家Karen 主頁

  2. 2023年11月18日 · 1. 你從複息增長中受益的時間更少 。 在美國等地,即使在50歲對某些退休金帳戶的年度繳款達到最高限額,也可能不足以彌補在市場上損失的時間。 但香港設有強積金(MPF)制度,僱員及僱主雙方須分別向帳戶作出月薪5%的供款。 雖然正常情況下到了65歲方可提取,但從複息增長的角度看,則較能收「細水長流」之效。 打工仔要考慮是應否趁年青,及早部署較進取的策略. 2. 隨着年紀漸長,你可能會開始將更多資產轉向更安全、風險較低的投資策略 。 轉向更保守的投資(例如債券)可以降低退休前出現鉅額虧損的風險,這樣做卻也可能會錯失更高的回報。 如果你較遲開始儲蓄和供款,你的投資組合便可能被迫「保本為上」 相關文章:人活到54歲理財最精明 盤點20、30、40歲時容易犯下的財務錯誤. 為何退休前最後五年至關重要?

  3. 2020年10月20日 · 論退休人士應如何面對退休,專欄作家曾智華之前一篇教大家如何「散財」的文章引起迴響。以下,再跟大家分高人到中年應學習的生活態度:斷捨離。更重要的是,與「錯誤投資」與「無聊關係」斷-捨-離! 【曾智華教你

  4. 2024年1月27日 · 第二曲線本來是指一間公司的第一項優勢還在高峰時,就必須要開啟第二項優勢,在原本優勢走下坡前得以緊握下一股成長動能。 當謝文憲感受到職涯已陷入樽頸時,就覺得是另闢蹊徑的時候。 特別在2005至06年間,他經歷了母親和祖母的離世,體悟到除了死以外,人生沒甚麼好怕的,便決定豪邁地賭一鋪: 因此,當身邊的人問我:『你不怕嗎? 』老實說,我真的不怕。 升職失敗成為「裸辭」契機. 謝文憲的職涯過得不易,但亦充滿突破。 剛入職時因為英語水平不足,甚麼都聽得很吃力,到後來已經可以用英文與主管、同事進行基本溝通。 幸好同事都是好人,沒有刻意刁難;他也因着過人業務能力,於2004年選上公司全球最高榮譽「總裁獎」。 2005年,謝文憲的澳洲直屬主管退休,臨別前在公開場合示意要交棒予他。

  5. 2023年9月23日 · 在這個歲數,你做的一切都對晚年生活有很大的影響,以下列舉5件事,只要你能辦晚年有福。40歲的身體 決定你晚年的病痛 是否發現身邊同齡的朋友開始中年發福?甚至自己的也開始長出肚腩來?身體開始出現各種警號了,你有沒有正視這些訊號?

  6. 2024年4月8日 · 如果年滿70歲、超過入息或資產上限的老友記,可以考慮申請不設入息審查、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由2024年2月1日起,生果金的每月金額為1,620元。問:有甚麼會計入每月入息?

  7. 2023年10月18日 · 分享:. 50歲提早退休 資深投資者有感「唔使做可能快D死」 改變人生規劃重投工作. 最近幾年許多人都嚮往「財富自由,提早退休」,但陸續有不少過來人分享,當你年紀輕輕就無所事事,只會提早步入衰退,最終寧願重投職場。. 資深投資者林一鳴 今日就在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