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4日 · 中華民國成立後廣東省軍政府1912年修建黃花崗烈士陵園多次續修後形成現在的規模它是廣州作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見證園內集中了辛亥革命時期重要人物手書碑刻如孫中山章炳麟等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人文歷史沉澱最為深厚的烈士墓園之一

  2. 2019年11月21日 · 1958年,中共政府開始推行「大躍進」,後來演變成大饑荒,大量內地人民再次逃難來港。 1962年4月起,不同省市人民湧往中港邊境,形成「五月大逃亡」。 因難民人數眾多,政府開始實施「即捕即解」政策。 同年5月中,大批難民集結於上水華山,等待親友前往救助,或想藉機逃到市區。 當時,有香港團體發起救助難民行動,不少市民特意前往華山尋親和送上物資。 更甚者,有市民跟隨押解難民前往邊境的車輛,將餅乾、麵包、糧袋拋給車上難民,又有市民橫卧馬路,以身擋車,不少越境者便趁機跳車逃跑。 那年代,來港難民大多投靠親友,即使無親無故,亦可向同鄉會求助。 歷史學者丁新豹表示:「1950、60年代,新移民以百萬計湧入 (香港),也造就同鄉會發展得較為鼎盛。

  3. 2017年8月9日 · 在加拿大執運華僑骨殖的工作主要由1884年成立的域多利中華會館統籌執骨範圍遍及全加拿大有華人下葬的地方由當地宗親組織報備先人紀錄包括人名及鄉邑地址並派人執骨清洗及裝箱後將骨殖送到維多利亞集合足夠數量便送往香港東華義莊轉運回鄉。 整個執運系統是高度協調、有組織的運作。 根據域多利中華會館成立75周年的紀念特刊中記載,該會統籌首次執運先友回國為1891年,至1937年為最後一次,前後有十餘次。 加國華僑史專家、維多利亞榮休教授黎全恩在其著作《Chinese Community Leadership》中指出,許多華工在興建鐵路時傷亡,由於這些華工死了也沒有報告上省府,故此並無統計究竟有多少華工喪生。

  4. 2024年4月12日 · 稱同屬中華民國後更正中華民族中央社報道馬英九表示這次訪問大陸11天最重要的收穫是讓台灣的年輕人深刻瞭解中華歷史文化認識到即使台灣和大陸政治制度生活觀價值觀不同但都是炎黃子孫同屬中華民國」,隨後又更正為 ...

  5. 2016年3月28日 · 根據《建築物管理條例》,管委會須把所有收到的投標書提交法團業主大會,並藉業主大會上以過半數票通過決議接納或否決收到的投標書;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指有關選票已違反條例,法團、業主和承建商可循召開業主大會商討是否終止合約。 明報記者 李穎欣. 涂謹申:投票結果不符條例程序. 民主黨議員涂謹申回應指投票不符合《建築物管理條例》﹕「如果有11間合資格嘅標書,就應該畀11間佢 (業主)揀,因為你收到嘅標書有11間,除非你之前有業主大會決議通過話其他嗰啲唔揀,只係揀呢兩間,佢 (耀明大廈)咁樣程序係唔得。 」他解釋,投票結果不符合條例和程序,業主可和法團、承建商商討合約是否繼續進行,或需毁約賠償。

  6. 2024年4月22日 · 葛強調,自己3年任期「不是只管3年」,希望成立諮詢委員會,歡迎青年教師、書院代表、學生會、研究生會成員等「用家」加入,例如有教授希望圖書館採購某個數據庫,可聯名申請,再交委員會研究,用好有限經費。

  7. 2 天前 · 馬會有份捐助起文學 ,廖長江致辭話馬會積極響應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願景,佢期望文學 成立能向市民同遊客展示香港文學 豐富面貌同文化底蘊,讓中華文化不斷發揚光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