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 作品風格. 亦舒小說的女主角多是都會裡聰敏幹練的白領女性但在感情生活中卻往往飽經滄桑或感到都市優秀男性的匱乏苦於難覓知音。 亦舒的語言風格也很有特色,潑辣、尖刻、逼真,常以三言兩語切中時弊,她的文字非常精煉,沒有任何多餘的聯接。 亦舒的作品有著鮮明的時代印記,主要是以香港和歐美的現代都市作為背景。 她描寫的愛情故事,主人翁的感情發展與身邊的社會關係網絡有著重大的聯繫。 其兄長 倪匡 曾說過:“亦舒自小在香港長大,她的小說,和香港人的脈搏頻率相同,是地道的香港文學。

  2. 2021年6月23日 · 第十五屆香港藝術發展獎日前揭曉作家亦舒獲頒傑出藝術貢獻獎執筆五十餘年亦舒孜孜不倦寫下逾三百部散文小說年屆七十仍在繼續創作她擅寫都市獨立女性塑造的每個角色無一不美麗聰慧自愛自強渴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那些不取悅男性不依附愛情的好看姿態至今仍被不少女生奉為情感與職場上的葵花寶典」,永不過時。 第十五屆香港藝術發展獎日前揭曉,亦舒獲頒傑出藝術貢獻獎。 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陳儉雯女士,代亦舒領獎及致謝辭。 文壇奇蹟 一生比小說還精彩. 全名倪亦舒的亦舒,四哥是寫科幻的倪匡,兄妹倆與寫武俠的金庸,並稱「香港文壇三大奇蹟」。 作為唯一女性,亦舒被尊稱為「師太」。 一九四六年出生於上海,亦舒在家中排行第六,五歲時隨父母到香港定居。

  3. baike.baidu.hk › item › 亦舒亦舒_百度百科

    中文名. 亦舒. 別 名. 倪亦舒原名) 衣莎貝(筆名) 出生日期. 1946年9月25日. 職 業. 作家. 出生地. 上海. 代表作品. 玫瑰的故事. 喜寶. 我的前半生. 風滿樓. 故園 展開. 代表作品. 玫瑰的故事. 喜寶. 我的前半生. 風滿樓. 故園. 迷迭香 收起. 目錄. 1 人物經歷. 早年生平.

  4. [1] 作品風格 [ 編輯] 亦舒小說的女主角多是都會裏聰敏幹練的白領女性但在感情生活中卻往往飽經滄桑或感到都市優秀男性的匱乏苦於難覓知音。 亦舒的語言風格也很有特色,潑辣、尖刻、逼真,常以三言兩語切中時弊,她的文字非常精煉,沒有任何多餘的聯接。 亦舒的作品有着鮮明的時代印記,主要是以香港和歐美的現代都市作為背景。

  5. 2017年12月26日 · 「什麼時候了? 還講亦舒同事們知道我要寫亦舒一個二個問我為什麼還要寫她但我當反問她們有沒有讀過亦舒時答案是幾乎完全沒人讀過。 前陣子改編自她的同名作品《流金歲月》推出了數碼修復版本,30年後,作品裡外的她依舊「漂亮」。 撰文:laisinsang. 追求愛情,但永遠保持尊嚴。 《流金歲月改篇自亦舒同名作品最近經過數碼修復後重現大螢幕。 (電影劇照) 名人效應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人人都好像認識亦舒的作品似的,但其實只有刻板而模糊印象-才女、言情小說家、女性主義者……這些標籤可能都是她,但可能都不是她。 中學時Y和W的專欄,每隔一段時間,他們就會寫到亦舒筆下角色的行頭如何講究、亦舒的文字又是如何尖刻,自然吸引少年時代同樣虛榮心重而且cynical的我。

  6. 其他人也問了

  7. 人物經歷. 早年生平. 亦舒原名倪亦舒1946年 (一說1949年) 出生於上海,(父母)原籍浙江寧波鎮海,她乳名叫阿妹,五歲時 (一說1952年) 即隨家到香港定居並在香港官校受教育曾在蘇浙國小讀幼兒班後考入嘉道理官立國小和何東女子職業學校1965年 (一見1956年) 中學畢業。 亦舒自幼記憶力驚人讀書頗有小聰明卻不大用功小時候為答不出老師提問被罰站憤而背下全部課文從此養成閱讀的習慣十二歲就開始讀魯迅作品她酷愛文藝崇拜哥哥倪匡及其文友金庸古龍等流行小說家並深受其影響。 新聞照片. 亦舒中學畢業後沒有升大學,當了記者,十七歲時便到《明報》任職,她不僅跑新聞、寫專訪,亦寫雜文、小說,報紙專欄。 及擔任電影雜誌編輯等。

  8. 亦舒生于 上海 ,原籍 浙江 镇海 。 华裔加拿大人,香港著名作家。 代表作有《 喜宝 》、《我的前半生》、《流金岁月》等。 亦舒求学时期已喜欢阅读文学杂志、古典小说。 除小说外,亦舒还撰写散文、人物访问稿等,亦以笔名“ 衣莎贝 ”在《 明报周刊 》撰写专栏。 [1] 早期作品多刊于《 中国学生周报 》,后期多刊于《 明报 》,其后作品交予香港 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出版。 [2] 多部作品曾改编为电影、电视剧。 亦舒笔下的女角色大部分自爱自强,特立独行的姿态影响众中文读者。 生平 [ 编辑] 1946年生于 上海 ,乳名叫 阿妹 ,兄长是作家 倪匡 。 1953年(7岁)随家人移民 香港 ,曾就读于 苏浙小学 幼稚园,嘉道理官立小学及 北角官立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