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17日 · 感謝友人贈票,今天能趁台北金馬影展看到香港還未上影的《給十九歲的我》。看罷,嘩,全力推介。 電影追蹤了一所名校數名女生從中一開始的成長經歷。坦白講,一開始對這題材是有點抗拒的。 其一,是我覺得中學階段(特別是初中)是人生中最尷尬的

  2. 2024年5月28日 · German接手照顧流浪貓時正值人生最低潮,當她感到無人明白自己時候,卻在那些流浪貓身上獲得了安慰和陪伴,從此愛上貓。 她把心思全放在流浪貓上,更因此改變了生活習慣和做人處事態度。 German坦言,自己曾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是一個「港女」,性格暴躁,喜歡打扮,亦不喜歡貓。 訪問當天,她衣着樸素,頭帶鴨咀帽,身穿T恤短褲涼鞋,一雙手臂佈滿了貓爪痕,很難想像她從前如何「港女」、「現實」。 她說,貓是很有個性動物,有時又會在她衣物上便溺,照顧流浪貓時間久了,因為怕弄污了衣物,漸漸習慣了不能用太貴手袋、穿太貴衣服,變得不再注重物質生活。 她笑言,是貓令她學會「斷捨離」。 絕育行動成效顯著 靠義工多年努力.

  3. 2020年4月5日 · 一百萬個港女都聽過的三首廣東歌. 引言:新生代歌手. 廣東歌一直在很多人心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縱使很多年輕人已經轉聽歐美日韓的流行曲,但我們實在沒法否認,有些時候也需要聽廣東歌來抒發一些鬱悶,用我們的語言訴說我們的故事。. 當容 ...

  4. 2014年1月21日 · 在阿田入住我家不久的某一天,我無意中發現她在自己房內飲泣,初時以為她因掛念鄉下兒子及家人,後來她告訴我:「今天是我的生日,婆婆(我媽)給了我一封利是( 金錢面值如我們生日利是一樣,價值不多,但意義深厚),我好多謝婆婆!」說著說 ...

  5. 2015年8月25日 · 她們發表的作品表達女性的心聲,表現女性在愛情、婚姻,以及與工作相關的問題中的內心困惑與掙紮,探討作為女性究竟意味著什麽。 在國外尤其是在西方,研究中國的女性知識分子,尤其在歷史、社會學、和人類學領域裡,通過她們在中國的實地調查研究,認識到她們過去對中國的婦女解放的想象一一也就是她們的「第一個故事」一一與這一「解放」所沒能解決的很多問題之間的差距。 伴隨著《被延遲的革命》、《中國婦女未完成的解放》等學術專著的出現,對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質疑開始成為「第二個故事」的主要傾向。 這一傾向在日後的西方女性主義對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諸多評論中占據主導地位。

  6. 2015年9月24日 · 一、導論. 本文探索我們如何發現資本積累基礎——父權制剝削與資本主義剝削二者之間關聯與矛盾。 在女權主義研究過程中,我與Veronika Bennholdt-Thomsen、Claudia von Werlhof 共同去發現了二者之間關聯。 本文也討論在當今新自由主義時代背景下這二者之間日益緊密關聯性並嘗試呈現我們分析發現有哪些新方面值得關注。 這將幫助全世界勞動人民去了解為何他們處境愈發困難,即使對於那些處在發達國家勞動者也不例外。 作為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女權主義者,我們主要關注以下幾個矛盾。 首先是無論對於資本主義經濟學家還是社會主義經濟學家而言,家務勞動在工業社會中並不被視為一種勞動。

  7. 2015年3月19日 · 1995年在北京懷柔召開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是中國婦女運動發展一次重要歷史轉向。 這次會議直接帶來了NGO在中國合法化,諸如「性別平等」、「女性賦權」、「社會性別主流化」等等概念為中國女權主義者提供了新的話語資源,從而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框架下“男女平等”拉開距離。 一批來自美國女權主義理論著作借機翻譯和出版,例如美國自由主義女權主義代表貝蒂•弗裡丹《女性奧秘》和凱特•米利特《性政治》。 1990年代以來中國女權主義深受美國自由主義女權主義理論影響。 中國大陸開始向以福特基金會為代表國際基金會開放,推進與社會性別有關各類發展項目,促成高校開設與社會性別相關課程和研究項目,以及培養了一批社會性別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