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5日 · 元宵節起源. 「元」為初,即正月、「宵」為夜晚,正月十五是農曆首次圓月之夜。 元宵節起源說法不一,節日起源跟宗教關係密切,古人因尊敬或喜慶而點燈,後來演變成慶祝的節日,人們會祭祀、相聚、飲宴、饋贈、出遊等。 元宵節習俗. 出行賞燈「走百病」 古時人們在元宵節會於門口及大街市集點燈,有些燈籠會繫上詩句、謎語,所以又名「燈節」。 婦女會相約出行,用意是消除百病,又稱「走百病」。 現今元宵活動亦有猜燈謎,一家大小飯後到公園或市集閒逛亦有「走百病」的含意。 吃湯圓、「焦䭔」 古今元宵節都有吃湯圓的習俗,湯圓又名「元宵」,有紅糖、山楂、元肉(即圓肉)、棗泥等不同餡料,現多以芝麻、花生等作餡。 古時人們會送湯圓予親朋好友應節。

  2. 2024年2月23日 · 明晚24日元宵節適逢2024年度最小滿月滿月出現在當晚8時30分錯過了便要等62年下次遇着元宵節及最小滿月要等到2086年2月。. 台北天文館將在明晚7至8時,在 YouTube 頻道上直播並介紹相關天文知識。. 【直播連結】. 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說明,傳統上 ...

  3. 2024年2月26日 · 下一篇 上一篇. 蔡金強:最長的春節 最盛的元宵. 【明報專訊現在的過年大部分地方年味愈來愈淡尤其是大城市香港如是深圳上海北京如是廣州倒是不錯嶺南文化還是保持得很不錯上周六24日是元宵節正月十五傳統來說過了元宵節才算春節整體的圓滿結束可是在香港元宵卻是冷冷清清完全一丁點氣氛都沒有。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4. 2023年2月2日 · 周日5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北區公園和荃灣公園即日起至2月7日舉行元宵綵燈展而尖沙嘴文化中心露天廣場的春節綵燈展糅合了寓意活潑跳脫的兔子龍精虎猛的醒獅等每晚6時至11時亮燈

  5. 2023年1月14日 · 相傳灶君奉命監察人間善惡,每年小年時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匯報人間情況,人們會在灶君像前放供品,希望灶君多說好話,祈求來年生活安康。 除了祭灶、送灶神,人們亦要打掃除塵,為迎接春節做準備。 ⚫南方北方小年為何不是同一天? 由於風俗差異,小年日期略有不同,北方地區一般定為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則多是定為臘月二十四。 有觀點認為這與古代曆法有關,也有人認為這與民俗文化地域差異等因素有關。 ⚫小年吃什麼? 民間一首流傳已久民謠中,其中一句「二十三,糖瓜粘」,正好說明糖瓜這種傳統甜點,是小年最主要賀年食品。 糖瓜一般以黃米和麥芽熬製,製成扁圓形,黏性很大,本意是請灶君吃了,黏住他牙,使他不能對玉帝說壞話。 除了吃糖瓜,亦有在這天吃熱騰騰餃子。

  6. 2021年2月9日 · 牛年將至,傳統上農曆新年期間有不少禁忌,但現時不少習俗亦隨時間改變而從簡。 香港歷史博物館專家顧問鄭寶鴻細數農曆新年習俗,讓大家溫故知新。 新年前:謝灶、做糕、大掃除. 農曆新年前,民間從年廿二、廿三開始「謝灶」,即拜祭灶君。 謝灶後開始開油鑊,製作炸煎堆、炸油角、做年糕等。 來到年廿八「洗邋遢」,人們就會大掃除,然後佈置家居準備過年,包括貼揮春、擺放年花等。 年三十: 一家人會吃團年飯,飯後會去行花市。 回家後,昔日父母會將紅紙或利市封包一個銅錢或小銀兩放在子女枕頭下,即為「壓歲錢」,後來演變成現時封利市。 「壓歲錢」這個傳統習俗早於唐宋時期開始流行,一直維持到現在。 年初一: 後輩會向長輩拜年,現時通常演變為後輩逐家逐戶向親友長輩拜年。 年初二: 開年,家家戶戶都會享用豐盛菜餚。

  7. 2024年2月20日 · 明報即時新聞. 正月十五元宵節臨近康文署將於2月20日至25日期間在3個地點舉行綵燈會尖沙嘴文化中心露天廣場除了現正舉行的春節綵燈展周二20日起將會舉辦元宵綵燈會迎春接福祥龍獻瑞為題展出一系列喜慶燈組以及在年花間穿梭的舞龍水池燈組。 另外,將軍澳單車館公園元宵綵燈會以「童趣夢幻樂園」為主題;天水圍公園則以「『龍』情蜜意慶新歲」為主題,以龍鳳呈祥的大型走馬燈與市民歡慶龍年元宵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