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4日 · 門診網上預約掛號攻略. 目前内地醫院都已開放網上預約掛號服務,由於去大型三甲醫院的患者較多,建議提前數天掛號,專家號則建議提前一兩周預約。 大灣區主要有3種網上掛號方式: 1. 健康160 app. 據小紅書内地網友分享,透過健康160 app一般比其他方式更容易搶到號。 健康160 可以用香港手機號注冊、香港身份證、回鄉證或護照實名認證 ,客服將在24小時内審核。 本網實測使用香港身份證認證,提交信息約3小時後審核通過。 點擊圖片放大. 網上預約挂號無需提前付款,若是公立醫院,預約成功後將獲得一個二維碼,憑此二維碼和身份證件到醫院再付款,持香港身份證、回鄉證或護照的港澳、外籍人士一般要到人工窗口辦理。 點擊圖片放大. +2. 2.

  2. 2022年3月2日 · 12:20 2022/03/02. 分享:. 第五波新冠疫情下每日確診宗數破新高,萬一不幸染疫,或者只是普通傷風感冒不適,想外出看醫生又怕增加感染風險,可以點做?. 有機構及平台就推出網上診症服務,讓患者足不出戶都可以在家看病,部分更是診症費、藥費全部費用全免 ...

  3. 2022年1月31日 · 醫管局加強普通科門診服務. 醫管局指公立醫院急症室在假期期間會如常提供服務照顧有緊急醫療需要的病人至於非緊急的病患者應盡量向普通科門診私家醫生或私家醫院24小時門診求診。 市民可透過 網頁 及「HA Go流動應用程式內的高峰在綫瀏覽各項主要服務數據急症室等候時間及病人求診資訊。 此外,市民如在假期期間有需要領取2019冠狀病毒病測試樣本收集包,或遞交樣本,可於指定時間到11間普通科門診診所。 市民亦可到選定的港鐵站領取樣本收集包,詳情可瀏覽 網頁 。 點擊圖片放大. 長假期就診資訊.

  4. 2021年10月2日 · 兒科醫生教8個徵狀分辨.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1/10/02 13:00. 分享: 玫瑰疹與麻疹,同是嬰幼兒常會患上的傳染病,由於兩者病徵同是發燒和出疹,不少新手家長擔心未能及時分辨,延遲治療影響寶寶健康,特別是麻疹傳染性高,而且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危險性相對較高。 其實麻疹與玫瑰疹的病徵確是近似,但仍可從下列各項區分,但若病情嚴重如高燒不退,寶寶神情呆滯、嚴重不適,家長便要及早求醫。 1.病源. 玫瑰疹:過濾性病毒感染,最常見是人類皰疹病毒第六型(HHV-6),及人類皰疹病毒第七型(HHV-7),主要透過飛沫傳播,病毒潛伏期為5至14天。 麻疹:經由麻疹病毒感染,屬高傳染性,可由空氣傳播,透過咳嗽及打噴嚏及飛沫傳播。 麻疹的潛伏期一般為7至18天,但可長達21天。 2.病徵.

  5. 2020年11月13日 · 精明消費. 發布時間: 2020/11/13 08:45. 最後更新: 2020/11/13 09:58. 分享: 私家醫院兒童病房住院費及陪宿費比較 邊間收費最便宜? 發上呼吸道感染在本港多間學校相繼爆發政府宣布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周六起暫停面授課堂14天小朋友若身體不適或需留院觀察本網比較了7間私家醫院兒科病房住院房租及陪宿費。 【仍可接種流感疫苗的診所一覽︰ 按此 】 法國醫院收費較便宜 每晚最平730元. 若孩子因身體不適需要住院,私家醫院兒童病房每日住房收費介乎730元至4,500元不等,視乎病房等級而定。 比較普通房/標準房的收費,當中以聖德肋撒醫院(法國醫院)的收費最為便宜,介乎730元至780元不等,房間可容納3至5位病人。

  6. 2023年7月6日 · 發布時間: 2023/07/06 17:57. 分享: 香港很多人因為沒有公司醫療保險,傷風感冒的時候需要自費去私家門診,少不免數百元起跳的診金。 現時市面上有不少門診保險是獨立出售,有助港人降低醫療開支,除了普通科、專科、中醫門診外,部份更涵蓋X光診斷及化驗、物理治療、跌打,甚至是門診手術及癌症治療。 本文比較了市面9款門診保險,以便協助到大家選購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其中包括有: AIA友邦(註1)、Blue、Blue Cross 藍十字、Cigna信諾、HK Life香港人壽、Prudential保誠、YF Life 萬通、Zurich 蘇黎世。 首先簡單比較各份門診保險之基本保障及保費。 圖表1:門診保險比較(醫療網絡、普通科門診、專科診症、中醫門診)

  7. 2023年11月24日 · 醫生質素. 2022年的一項研究表明,臨床醫生的個人認知和性格,是造成過度體檢的重要因素。 有些醫生想盡量規避風險,對疾病「寧枉勿縱」,支持多做檢查;也有部份醫生因為不確定診斷是否正確而感到不安,害怕做錯決定造成誤診;另外,有些醫生對統計數據的理解不足。 結果,每名醫生對醫學護理的標準不一。 該研究的合著者、馬里蘭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Maryland School of Medicine)診症創新中心(Center for Innovation in Diagnosis)主任Daniel Morgan表示,根據所看醫生的不同,所獲得的護理也會有顯著差異,這對病人來說是一種巨大傷害。 不必要的體檢添煩添亂. 或引發更多檢查和後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