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5日 · 【明報專訊】吳若希、馮盈盈擔任薛家燕主持的無綫賀年節目《2024風生水起》嘉賓,堪輿學家麥玲玲稱吳若希八字命格多衝擊,跟任何人結婚一樣都會多摩擦,並叮囑她搵屋要謹慎,「唔好揀鬧交嘅屋,你本身命格是非多,躺着也中槍,小就是非,大就 ...

    • (1)確立國家與個人之間直接法律聯繫
    • (2)香港法院國家主義制度職能的發展
    • (3)香港國安法「框架性判例」的意義
    • 要對國家安全法作認真比較研究

    首先,香港國安法首案裁決的首要意義,在於通過香港國安法的適用,在香港特區確立國家與個人之間直接的法律聯繫。這一點,在我看來,應該是本案裁判結果所能產生的最為重要的意義。 香港國安法自2020年6月30日頒布生效以來,學者們有非常多的討論。但不論觀點如何,該項法律的實施能夠促進香港居民的國家觀念,則是毋庸置疑的。 在香港回歸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香港《基本法》很大程度上被視為是香港居民與國家之間的唯一法律聯繫。換句話說,基本法被視為是國家與個人之間在香港能夠產生意義上的聯繫的唯一合法有效途徑,因而在基本法規定範圍之外的所有與國家相關的法律規範、制度與價值體系,以及《中國憲法》與憲制發展的基本進程,在香港是被合法排除在外的。相應地,國家安全亦隨着基本法23條規定未能實現香港本地立法,而一併排除在香港...

    第二,我們需要注意,在比較國家安全法的視野中,國家安全最經常涉及到的內容一般都會與「外交及國防」相關,因而這屬於典型的國家事務,因而涉及國家安全法的管轄,比如美國,均屬聯邦管轄。在中國一國兩制的憲制體系之下,香港特區法院基於國安法而獲得「國事法院管轄權」,其制度職能相應擴展。也就是說,香港法院在原有的制度職能基礎之上獲得了新的職能(並非實質改變或者取代原有職能)。因此,以國家安全利益為核心價值的判例法確立過程,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一定會是司法國家主義原則的形成過程。 這明顯體現在本案兩份法院裁決文本中,如強調基本法第1條、第12條為至上條款(判決書第13至15段)、引用香港特別行政區訴黎智英案(判決書第23段,註釋5)對國安法立法理由與目的之強調、警員作為「法律與秩序之象徵」的憲制角色定...

    第三,該案判例不僅可能會成為香港國安法的標誌性判例(land-mark case),而且很可能會成為香港國安法的框架性判例(framework case)。前者的含義,在普通法傳統中指先例價值的確立過程,一般針對個案裁決自身的法律效力而言。而後者的含義不僅包含前者所具有的判例價值,而且對於國家安全法整體的歷史發展而言,具有更為深刻的影響力。 例如在美國國家安全法體系之內,從其200多年的歷史來看,國家安全法方面能夠被視為具有重大而持續影響力的框架性判例,一定會包括美國最高法院1936年合眾國訴柯帝士-萊特出口公司案(United States v. Curtiss-Wright Export Corp.),與1952年楊斯頓鋼鐵公司訴索耶案(Youngstown Sheet & Tube C...

    關於香港國安法首案判決的憲法意義,在我看來,至少需要注意國家與個人之間直接的法律聯繫的確立、香港法院國家主義制度職能的發展,以及香港國安法框架性判例的意義。 總之,我們需要擴大對香港國安法的認知與想像,因此目前在學術與社會上對於國安法很多的假設,比如國家安全與自由、安全與法治、中央與地方之間到底如何達成平衡,僅僅停留在理論上的討論與意識形態上的強化,是不可以的。我們需要對國家安全法作出認真的比較研究,由此從規範、制度與實踐等層面拓寬我們的視野,然後才能實質促進香港國安法的發展進程。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中國法制研究計劃名譽研究員

  2. 2024年2月6日 · 曾鈺成質疑,諮詢文件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而制定7類國家秘密,但欠相關法例第9條「包底」的項目,即「經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的其他秘密事項」,建議政府應審視國家秘密的類別有否遺漏。. 他亦質疑,「煽動意圖」罪當中 ...

  3. 2024年2月21日 · 他引述今日有關官員解釋,指該部份需「有理由相信有關資料為國家機密外,並且意圖危害國家安全」才會入罪,認為定罪門檻較高,舉例指2018年紅磡站剪鋼筋事件,亦難以證實屬意圖危害國安。

  4. 2024年2月3日 · 解釋,境外勢力涵蓋外國政府或政治性組織,而學術機構並不屬於境外勢力,同時罪行亦需涵蓋明知的關鍵失實陳述,以及是否達到干預效果,例如是否實際影響政府措施、選舉和立法會等。

  5. 2024年5月1日 · 2024年5月1日星期三. 文.李宇森/編輯.孫志超. 世紀. 下一篇. 世紀.星期三專題:劍指軍工業的校園佔領——2024美國學運的政治啟示 / 文.李宇森/編輯.孫志超. 【明報文章】每當提及美國學運,言必及1960年代反戰的黃金歲月。 今年,我們或幸或不幸,迎來新一個反戰學運時代。 這源於去年哈馬斯恐襲擄人事件,令以色列大舉報復,無情地瘋狂轟炸與佔領加沙地區。 家園變成戰場,上萬計平民死傷,過百萬難民無處容身,且斷水斷糧斷電斷醫療補給,觸發前所未見的人道危機,也激起美國無數大學師生的強烈義憤。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6. 2024年2月20日 · 陳續解釋,示威者所稱的「國際線」是透過國際支持,增加運動成功的機會,希望若示威者受鎮壓,國際社會可代為發聲,這種理解與黎稱希望透過英文版「得到國際支持,即係保護呀,都係相同嘅邏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