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3月13日 · 作者: Esor Huang 3月 13, 2017. 在 2017 年的 3 月 12 禮拜天我完成了自己第一次開辦的全天時間管理課程。. 我雖然常常在寫 時間管理工具 、 時間管理方法 ,但是要規劃一堂「 時間管理課程 」,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我當然有很多方法、技巧 ...

  2. 2019年10月7日 · 列出方法論的大綱. 每一個重點思考一個案例搭配. 寫出結論. 文章的最後修飾(配圖、後台設定、加上社群分享) 拆解出結構,那麼每一塊積木其實都可以是「一個獨立、具體的步驟」。 這時候會帶來很多好處: 一整個任務要預估時間很難且很模糊,但是每一個獨立、具體小步驟要預估時間會精準得多,於是由小堆大,就可以更容易算出整個任務需要的時間。 分解成很多個組件後,時間不夠時,會知道應該優先執行哪個積木,可以丟棄那個積木。 拆解出結構後,會更容易看出有沒有漏掉哪一塊積木,於是也會知道自己忘記預估的某一塊時間。 我舉另一個例子,像是要上一堂三小時的時間管理課,其實背後我會拆解成起碼 12 個以上的單元(學員不一定看得出來,學員看起來好像三大段,但我上課時知道每個單元有區隔)。

  3. 2017年3月22日 · 老師與學生的角色本來就不侷限在學校當中,有可能是一個讀書會的學習團體想要彼此討論讀書心得? 有可能是開實體課程的講師需要跟學生互動的作業平台(我自己的 講座課程 也開始有類似需求)? 有可能是開放式課程與遠距教學的需求? 現在開始,任何人都能免費利用「 Google Classroom ( Google 雲端教室)」來建立你的教學、學習平台。 1. 建立新課程,或是加入課程. 我相信很多長期使用「 Google Classroom ( Google 雲端教室)」的老師們,對於這個服務一定比我熟練,所以這一篇介紹,只能算是初步上手基本功能的教學,提供給因為開放給一般用戶後,剛剛使用的朋友參考。

  4. 2021年11月9日 · 作者: Esor Huang 11月 09, 2021. 那一天在 線上視訊課程 中,跟許多熱情的學員分享「如何架構專案任務的子彈筆記系統」 ,討論如何建立工作系統的邏輯與方法課程獲得很棒的回饋與交流而課程結束後我又留下時間繼續跟大家討論延伸的各種問題這時候有一位朋友問了下面這個問題問題的大意如下: 「就算我們把工作系統整理好了,但是當專案一直變動時,要如何在自己的系統中修改調整呢? 這個問題,其實帶出了一個更根本與現實的問題:「專案的計畫、任務的整理,不可能是一次性就完成的,甚至永遠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完成,我們的工作系統本來就會一直處在一個變動的狀態。 那麼,什麼樣的工作系統,適合應付這樣不斷變動的狀態,並且在變動的過程當中可以很方便地進行調整,又不會遺漏變動的細節呢?

  5. 2023年11月8日 · 我從 Open AI 提供給老師們應用在教學上的幾種提示語案例 中,找到了許多靈感,也做了許多測試,譬如說,我常常做的時間管理目標拆解流程,或者在個人學習過程當中的助理教練。 修改了一些我覺得適合自己的提示語,也在這篇文章裡面分享我的經驗,以及這些提示語給大家參考。 當我們要把 ChatGPT 設計成一個可以引導、提問、反問的教學助教時,有三個重點: 先理出我們的工作邏輯 ,拆解出一個大專案中,如何分段提問的邏輯。 每一段提問都在段落最後加上: 等待我的回應,不要在我回應之前進行下一步。 嘗試每一段都 讓 AI 提供一些回饋 。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設計出一步一步引導我思考,幫助我一步一步理清想法,過程中還能刺激我的想像,最後幫我統整出規劃結果的 AI 助理工具了。

  6. 2018年12月27日 · 從挑選值得實踐的新目標開始 」,這一篇則來討論我自己設定目標時會進行的三個思考角度,我將其轉化成一份三角分析表,分享給大家參考。 願望不能成真的三個原因: 為什麼新年目標常常只是願望? 為何年度計畫除非有人逼我做,要不然通常都很難實現? 難道我真的是要人逼,才會行動嗎? 問題點可能不在於我們是沒意志力、沒決心的人。 我回頭檢視自己以前做過的失敗年度目標,發現裡面其實有三個關鍵的問題沒有被解決: 設定的不是真正目標. 有時候我們所想的,並非我們需要的。 我們需要的,並不一定是對自己最好的。 一個好的目標,必須拆開願望的糖衣,看到裡面真正的餡料,才能做出我們的選擇。 目標和自己沒有迫切關係. 有很多看似很棒的目標,但其中哪些是看到別人這樣,所以我也很想一樣。

  7. 2017年2月12日 · 我還記得自己準備研究所考試與華語文教學考試時也沒有真的過度提早準備而是選擇一個可以滿足我下面準備流程的時間點開始第一步我先概覽所有考試範圍內容並做下針對考試準備的筆第二步我針對自己記憶較薄弱與較不懂的章節進行複習第三步我則針對自己認為考試最關鍵的重點進行強力練習如果時間足夠第二第三步可以重複循環。 先建立一個整體知識的概觀。 針對重點建立短期記憶。 反覆練習建立關鍵點的長期記憶。 概觀的理解,搭配重點的記憶,就可以在考試時連結出答案。 這樣的練習,可以幫我有效在考試的時間點,大腦是對考試知識有著最強力記憶和最通徹了解的狀態,這種針對重點循環往復記憶的練習是快速而有效的,所以現在下面這些數位工具,就可以幫助我們做好考試需要的「間隔記憶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