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31日 · 2024-01-31 江恩小龍劉君明. 江恩及周期分析港股或在2024年見底但如唐僧取經重重難關。 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在曾說「對於猶豫不決的人來說,股價不是太高就是太低,而進場的時間點永遠不是太早就是太晚。 」,現在或者就是證券市場蕭條,大家對港股都感到由衷厭惡的時間。 那麼港股見底了嗎? 而小龍認為2024年港股有機會見底,但如唐僧取經,重重難關反反覆覆才會見底。 小龍在2017年曾出版一書,當中提及2024年股市及經濟有機會在2021年見頂後再一次下跌至2024年。 這個是七年前的預測,時間永遠走在價格及成交理之前。 而2024年港股的確會有機會見底。 但恆指定必似唐僧取經,重重難關反反覆覆才會見底。 主因是全球股市仍在高位,先不論大跌,只要回調定必會港股再一次受壓。

  2. 2022年11月23日 · 港股走勢. LIBOR-HIBOR利差與恒指關係. 讀者可見HIBOR見底反彈後港股持續下跌而大家可見一個月HIBOR目前為3.88970%那麼如果持續上升港股的壓力會加大。 那麼我們可以持續觀察港匯或者HIBOR的走勢。 不過正如小龍講,股市及經濟會反覆下跌至2023-2025年,大家要小心。 作者:江恩小龍劉君明. 江恩理論及經濟周期專家,曾到中港台三地演講及出版多本技術分析書。 目前在證券公司專注於債券,股票及投資帳戶組合管理。 網站: https://ericresearch.org. 更多內容: 拆解阿里巴巴背後隱藏問題. 網易因暴視動雪急跌 是否為另一個低吸機會? 放棄高盛後巴菲特正買入這間投行.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

  3. 2023年8月21日 · 2023-08-21 聶振邦. 於8月14日發佈市評文章筆者在開首經已指出8月11至16日港股已見四連跌豈料恒指未見止跌截至上周五 (8月18日) 為六連跌累跌近1,300點收報17,950點。. 前文表示上週關注恒指在18,000點關口能否守住收市,要是失守,應有顯著尋底 ...

  4. 2022年10月13日 · 2022-10-13 聶振邦. 繼上周一 (10月3日) 後,本周二 (10月11日) 恒指再度失守17,000點,不同之處在於後者連收市位亦告失守,報16,832點。 此乃2011年10月6日以來最低收市位,即恒指已創逾十一年低。 值得留意自2009年5月18日以來,收低於周二收市位只有兩天,就是2011年10月3和4日,分別收報16,822和16,250點。 這樣看來,由2009年5月18日至今相距近十三年零五個月,恒指收低於16,800點僅見於2011年10月4日的。 故此對於10月10日發佈市評文章的末部列出的參考位置,現需進行更新分析。 逾千點升幅全然被消化. 前文表示恒指若收低於10天線移動平均線,要有本週下試17,200至17,000點的心理準備。

  5. 港股在2021年經歷全球不跌,唯獨港股下跌令人失望的走勢。近日不少股評人提出港股已死,而小龍的見解是每個世代都有他的機會,重點是他能在正確的時間把握機會。 更多內容:從香港樓市周期分析揭轉勢關鍵年!

  6. 2022年1月4日 · 美國經濟預期數字. 美國製造業PMI. 美國儲蓄率及個人消費支出. 港股2021差絕全球。 恒指估值已是過去10年的低位,但單純的估值低廉並不是買入港股的原因。 2022年港股其中一個議題是中概股回歸。 市場估計中概股回歸規模約為1.6萬億美元;對比港股約5.4萬億美元市值,會增加約30%。 這邊要考慮的是港股資金流入,以第四季度的日成交1,200億至1,300億平均水平,是未能吸納新資金。 最壞的情況是中概股回歸速度增加,但港股成交未能同步上揚。 從港交所2019的數據見到外地機構及外地個人及機構佔比上升,當中亞洲比例 (主要為中國)亦在上升,香港資金已確認是由中國大陸流入為主。 對於北水,港股的吸引力是:

  7. 2023年3月17日 · 友邦保險(1299.HK)上週五(3月10日)公布去年全年業績,更上調末期息,令末期息及全年股息破頂。 無奈,投資者不收貨,股價即日應聲下跌4.6%。 筆者相信以下這個原因導致友邦股價急跌,下文再詳細解讀。 保單是有錢人收藏財富的「豬仔錢罌」,更被視為財富傳承的工具,例如在實行遺產稅的地區,當投保人身故後,相關保單受益人可以獲得免稅賠償,可以用於支付遺產稅。 換言之,有錢人的遺產可以全數傳承後人。 此外,在2009年至2014年期間,人民幣兌港元持續升值,令內地客戶心理上覺得購買境外保單更化算,促使他們購香港香港保單。 在這些前提下,友邦幾年前拓展內地客戶的生意,成為其業務增長動力。 只能恢復至低增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