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1年11月號. 醫生: 柳漢榮醫生 (外科專科) 撰文:羅漪雯. 自1995年起,乳癌已蟬聯香港女性的癌症發病率之首位,平均每21位女士便有一宗乳癌個案,發病的年齡中位數為52歲。 即便如此,託科技與醫療發展之福,治療乳療的方法愈來愈有效,只要及早發現癌細胞,初期乳癌之治癒率高達80%。 外科專科柳漢榮醫生. 乳癌不是一天形成的.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乳癌也是慢慢從乳腺導管或乳小葉的細胞變異,生長成癌細胞,再侵破乳腺壁膜,經血管或淋巴擴散至其他器官,一步一步發展成致命的癌症。 若能依照 外科專科柳漢榮醫生 的叮嚀囑咐,定期進行乳房檢查,儘早找出乳房異樣,就能在癌細胞的演變過程中及早介入,增加治癒的機會。 乳癌的期數的不單影響治癒率,更是決定治療方向的重要指引。

  2. 2023年3月18日 · 主講嘉賓: 劉曉欣醫生 香港浸信會醫院乳房健康中心主任、王韶如醫生 香港浸信會醫院臨床腫瘤科顧問醫生.

  3. 健康動力雜誌,為你提供最新的健康資訊,包括生活閒情、醫緣相聚、醫與研等專欄,讓你帶動健康生活,實踐動力人生。

  4. 【陪你輕鬆認識女性更年期】醫學專題講座. 日期: 2024-6-25 (星期二) 時間: 晚上7時30分至9時. 地點: 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香港銅鑼灣高士威道66號) 主講嘉賓: 仲庭醫生(婦產科專科醫生)、何相東醫生(骨科專科醫生) 查詢及報名: WhatsApp: 54036121. 上則標題: 疼痛治不好? 認識「神經疼痛」醫學專題講座.

  5. 基金會的成立可謂由零開始,不論是籌委會成員的聯絡、善款籌募或是如何打通網絡,對於專注醫療工作的劉教授而言,可謂經歷著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學習,不斷摸索。 「我常說自己是一個很愚蠢的人,除了醫病,甚麼都不懂。 我沒有如何將醫療以外的知識往外傳遞的技巧,我亦不懂甚麼是NGO,成立NGO的章程要怎樣寫,帳目該如何計算等,統統都不懂,我得慢慢學習、摸索和克服。 幸好,委員會內每一位都是熱心人士,各具專長,在彼此共同的努力下,我們跨過一個又一個的不熟悉,不明白。 」天生樂觀的劉教授,忘記了起步時的重重困難,反而因一群充滿熱誠的人聚在一起,抱著同樣的信念默默努力而感到高興。 填補斷層 幫助病人發聲. 開闢及打通網絡,讓風濕病於社會上的聲音更見擴大,是基金會的目標,也是耕耘十年後的今天,仍需加倍努力的地方。

  6. 潘美薇醫生(外科專科醫生) 及 陳德明醫生(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7. 2016年4月20日 · 查詢及報名: 2385 6928 (辦公時段 : 上午9:00 至 下午1:00 ; 下午2:00 - 下午6:00) 年紀大,不可怕,最怕的只是身體毛病多,當中「白內障」與「黃斑病變」皆是耳熟能詳的眼疾,但實際上你對它們的認識又有幾深呢?. 兩者均可致完全失明,這點你又知道嗎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