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我好想您,您這幾天做了些甚麼? 「我現在人在外國,不能和您見面,剛好攝像頭又壞了,運氣也太差了。 「我這陣子周轉困難,您可以先匯款幫我嗎? 幾千元也行。 不想誤中情騙陷阱? 網戀騙案您要知,更要做足防範措施。 我們幫您了解騙徒的犯案手法,讓您小心提防,以免當局者迷,最終上當被騙。

  2. 2019 年,反詐騙協調中心成功攔截的電話及網上騙案金額,超過港幣30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5倍 1 。 而根據滙豐網絡安全調查2020,56%受訪香港人曾經遭遇網上詐騙,當中更有近30%人有金錢損失。 2 不想自己成為「中伏」的一份子? 記著這些重要法則,提防以下台詞,保護自己的個人資料和財產。 切勿輕易透露個人資料. 請提供戶口資料及一次性密碼確認身分。 毋須再懷疑了,聽到這句說話,對方一定是騙徒。 緊記,切勿向任何人透露戶口、信用卡資料和密碼等個人敏感資料。 滙豐絕對不會在電話及電郵要求客戶提供用戶名稱及密碼等敏感資料 ,請主動查證及向我們核實來電者身分。 就算對方自稱投資產品公司、電訊公司,甚至政府官員,亦切勿輕易相信。

  3. 香港滙豐. 協助. 網路安全及防詐騙資訊中心. 免墮 WhatsApp 等通訊軟件的騙局. 2017年至今,香港警方已接獲逾600宗WhatsApp騙案的舉報,受害人的損失總額更超過900萬港元。 而單在2019年首三個月,被騙金額已達270萬港元。 當中,很多騙案都是網絡罪犯盜用他人的WhatsApp賬戶,然後向通訊錄的聯絡人發訊息要求金錢。 由於受害人誤以為是家人或好友發出訊息,所以很多人都會依從騙徒的指示。 在近期一宗備受關注的案件中,一名男子收到「姐姐」用WhatsApp發出的訊息,要求他代買網上遊戲點數卡,然後以炒價轉售給玩家。 他依從「姐姐」的指示,購買共值43萬港元的點數卡,並告訴「姐姐」點數卡的啟用碼,最終發現被騙。 為免墮入同類騙案,您應該注意以下6大守則。 1.

  4. 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您會將戶口和密碼資料全部交出,還是先冷靜下來,向機構或銀行核實來電者身份,再向銀行確認您的戶口和資金有沒有被動用? 中年最易中電騙陷阱. 收到詐騙電話,其實您絕不「孤單」。 如果您真的在恐慌之下交出個人資料,那您就可能已墮入騙局。 根據我們最新的調查指出 1 ,超過80%香港人曾經成為詐騙目標,26%墮入騙案,平均損失港幣3,800 元。 當中10%受訪者跌下電騙陷阱,平均損失超過港幣1,000 元。 而詐騙電話和假冒官員,更是港人最常遇到的騙案。 調查也反映,X世代(40-55歲)傾向服從權威人物,在電子支付、網上情緣、身份盜竊、冒充官員、求職騙案及詐騙電話六大常見騙案中,比較容易墮入冒充官員和電話騙案陷阱。 「我才不會上當」

  5. 5個簡單步驟登記使用網上及流動理財. 使用滙豐個人網上理財,每天24小時快捷、方便、輕鬆管理您的戶口。

  6. “网上情缘”所造成的损失是六种常见骗案中最严重的,受害者的平均损失更超过港币4,000元,属所有欺诈案件中最高。 那么,哪些人最容易跌下情骗陷阱? 我们的调查指出,Y世代(25-39岁)比较愿意告诉“网上伴侣”身份证号码、⼀次性密码及银行账户号码,更容易成为网上情缘骗案的受害者。 因为只要向其他人分享其中一项资料,就已经足以令受骗的机会倍增,所以应该更加小心。 防范网恋骗局提示. 不想当局者迷,人财两失,就要时常保持警惕,不要轻易向认识不的人汇款。 当您为网上“真爱”情迷意乱的时候,先停下来,回想您俩相处时有没有什么警号,再做好以下措施,不要将钱包双手奉上: 保护个人资料: 千万不要向素未谋面的人提供银行账户及密码等敏感资料. 避免在社交媒体分享太多个人信息:

  7. 滙豐香港環球付款追蹤服務,查閱匯出電匯的進度,掌握環球付款的情況,了解如何透過環球付款追蹤服務,隨時隨地追蹤匯出電匯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