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富誠地產代理 相關

    廣告
  2. 提供香港一二手買賣及租賃住宅單位之地產代理服務。是你搵樓、放盤,信心之選!

    • 網上搵樓

      提供成交及按揭等樓宇資訊、新盤推介

      樓市分析、地產新聞

    • 免費自助網上放盤

      實時查看瀏覽、收藏、最新成交,

      專人為您跟進確認,安排上載樓盤

    • 升級按揭計算機

      即時計算可負擔樓價及供款,

      立即試試升級功能。

    • 分行網絡

      全面的住宅或商用物業買賣及租賃

      代理服務,並於內地設有超過200間分行

搜尋結果

  1. 香港繁體. 工具. 廣州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 港交所 : 2777 )成立於1994年,是 廣州 主要的房地產開發公司之一,業務主要在廣州、 北京 、 上海 及 天津 等等十三個 中國 核心城市開發房地產項目。 集團亦從事提供其他房地產相關配套服務,包括房地產管理及房地產代理及中介服務。 集團 總裁 為 張力 。 是一個集住宅發展丶電商丶醫療丶文旅丶酒店於一身的集團。 簡介 [ 編輯] 富力地產由 李思廉 成立於1994年,到了2005年7月在 香港交易所 主板上市。 曾經成為 恆生中國企業指數 成分股之一,於2011年被剔除。 2009年12月,富力地產聯同 碧桂園 及 雅居樂地產 同組的財團以255億元 人民幣 投得廣州 番禺亞運城 的地皮 [1] 。

  2. 香港有名的地產代理商包括有 美聯物業 、 香港置業 、 利嘉閣 、 中原地產 、 世紀21物業 及 大同地産 等。. 至於 鴻運地產 已經在2003年結業,也反映地產市場的特色,汰弱留強。. [1] 截至2021年3月底香港持牌地產代理41044人,另外,以俗稱大牌的代理(個人 ...

    • 歷史
    • 與中国共产党關係

    早期的城市建設及土地制度

    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英國取得香港成為其殖民地,而當時英國之所以看中香港,主要原因是維多利亞港,英國人當時正在建立一條全球的貿易路線,來運輸他們購買和生產的原材料與產品,他們需要不向他們征稅的自由貿易港,而維多利亞港作為天然的避風港,水深港闊,正是英國人的需求。因為英國人將香港設為了自由貿易港,英國人無法從貿易中徵稅,但建設香港又需要資金,但香港卻土地貧瘠而且缺乏自然資源,而英國政府又不願運錢過來,那麼政府唯一可以做的,也是唯一擁有的就只有土地。由此開始了土地在香港發展中的重要角色。 1841年,根據《英皇制誥》,所有土地馬上皆屬英國皇室所有,稱為官地(Crown land),香港的土地拍賣並不是真的將土地永久出售,而只是出售有期限的使用權(Leasehold),可以稱之為“批地”,而這也確定了現行的土地批租制度,但新界區居民的紅契土地仍保留著清朝政府的地權制度。早期批地年期極長,為999年,而後期縮短至99年,而現時批地年期大多為50年。英國人於1841年6月7日便公報公開發售(批地)土地並於同月14日由海軍上將Admiral Sir Charles Elliot於澳門成功拍出4...

    二戰後至1960年代

    踏入二十世紀,於四十年代後期開始由此中國大陸的戰亂與動盪,大量內地居民湧來香港,香港人口急速膨脹,由1946年的60萬,於1949年激增至186萬,到1959年更超過了300萬,人口的急劇增加使居住成為當時社會經濟中一個嚴重問題。在港九各地,到處出現一些簡陋的木屋。由於木屋區頻頻發生火災,港府於是設立徙置區安置災民。由於居住環境惡劣及嚴重短缺,成為當時香港社會最嚴峻的一個問題。 因此港英政府出於人道與社會安定,於1950年成立香港模範屋宇會,由政府撥地,為低收入居民提供廉租房屋,興建之屋苑有模範邨,而於1954年開始大量興建徙置區,後來的徙置屋邨是香港公共房屋的前身。當時,香港除了貿易外,輕工業漸漸崛起,而大量從內地來港的貧窮移民便成為了工廠工人,徙置區可以視作等同於工人宿舍,降低工廠的成本,更有助於香港的出口,其實就是一種補貼出品。另外建立公共房屋可以有助於私人房屋的價格,即有助於政府的高地價政策。1950年代隨人口的激增,大量資本擁入地產業,香港就出現了房地產熱潮。在高地價政策下港英政府可以以低稅率來維持香港的競爭優勢,同時又有收入搞公共服務,為低收入提供一定的保障同時,中產...

    1970年代

    1970年代是香港的地產狂潮年代,香港的華資巨頭,現時的香港四大地產商等便是由此起家,如華人首富李嘉誠,他在1958年轉型投資地產,1971年成立長江實業,1972年於香港交易所上市。同年,當時的香港總督麥理浩制定了「十年建屋計劃」政策,要在1973年至1982年的十年期間,為180萬香港基層居民提供公共房屋單位。1974年,石油危機導致香港股市暴跌,地產業全面調整,香港樓價下跌了三至四成。1975年底開始,房地產市場續漸回升,港府1976年開始地鐵修建計劃,提升了城市土地價值。至1978年,又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解決二百多萬基層市民的自置居所需要。由此可見當時的高樓價已是嚴重社會問題。1977至1979年兩年間,香港人口由450萬人急增至500萬人,樓宇出現供不應求,屯門、沙田、葵涌等香港新市鎮逐步成型,分散市區香港島及九龍區擠迫的人口密度。這個時期的香港持續快速發展,香港房地產市場達到高潮。

    香港回归前后,中国共产党高官子女及亲属开始大规模投资香港房地产,包括栗战书之女、建银国际董事长栗潜心在内,中共高层领导中最少有三位有亲属在香港购买豪宅,总价值达5100万美元,他们利用香港作为国际避税天堂的优势积累了大量财富。1991年,习近平姐姐齐桥桥即开始在香港购买房产,2009年齐桥桥之女张燕南在浅水湾购入别墅,此外她还拥有至少5处公寓。2010年,汪洋之女,前德意志银行高管汪溪沙以2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处住宅。栗潜心通过加入华菁会等香港团体为中共高官子女(太子党)和香港富豪及政治家建立了交流平台。由于中共高层将自身既得利益与香港紧密融合,他们无法容忍可能会威胁到香港经济地位的抗议活动,因此要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正是在栗潜心之父栗战书的推动下,港区国安法在随后得以迅速通过。

  3. 分類: 香港地產代理 1 種語言 English 編輯連結 分類 討論 香港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閱讀 編輯 檢視歷史 工具 工具 ...

  4. 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 ( 港交所 : 12 , OTCBB : HLDCY )(簡稱 恒基地產 、 恒基 、 hld 和 恒地 )是一家在 香港交易所 上市的香港 地產 公司,主要業務是物業發展及投資、物業管理、建築、發展計劃管理,並透過主要附屬機構 恒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 ( 港交所 : 97 )投資控股及基建項目,其現時為百貨業務。 恒基兆業地產在 香港 註冊。 公司是上市公司,同時是 家族式企業 :創辦人為 李兆基 ,現任 董事局主席 兼 董事總經理 由他兩位兒子 李家傑 及 李家誠 聯席出任。

  5. 地產代理監管局 (英語: Estate Agents Authority ,簡稱 監管局 或 地監局 ),是根據 香港法例 第511章《 地產代理條例 》、在1997年11月成立的法定機構,負責規管香港 地產中介人 的執業;推動業界行事持正,以及鼓勵培訓,提升業界的水平和地位。 自1999年開始凡在香港從事 地產 代理 業務的個人或者商號,都必須持有監管局批發的有效執業牌,否則即屬違法。 現時的每位持牌地產代理都會獲發一個獨一無二的牌照號碼,在其 名片 及 廣告 上也會刊出。 根據此號碼, 消費者 可以到監管局網頁,輸入便可以了解該代理的登記資料,以作參考。 [1] (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 網際網路檔案館 )

  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 港交所 : 2777 )成立於1994年,是 广州 主要的房地產開發公司之一,業務主要在广州、 北京 、 上海 及 天津 等等十三個 中国 核心城市開發房地產項目。 集團亦從事提供其他房地產相關配套服務包括房地產管理及房地產代理及中介服務。 集團 總裁 為 張力 。 是一個集住宅發展丶電商丶醫療丶文旅丶酒店於一身的集團。 簡介 [ 编辑] 富力地產由 李思廉 成立於1994年,到了2005年7月在 香港交易所 主板上市。 曾經成為 恆生中國企業指數 成分股之一,於2011年被剔除。 2009年12月,富力地產聯同 碧桂園 及 雅居樂地產 同組的財團以255億元 人民幣 投得廣州 番禺亞運城 的地皮 [1]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