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19日 · 明報專訊康文署以往一直喺網頁以行山樂為主題介紹44條行山路線最近署方陸續重新製作新嘅短片已經更新嘅短片涵蓋9條路線包括馬鞍山昂平龍脊至大浪灣寶馬山道遊樂場至大潭篤水塘釣魚翁等

  2. 2023年10月22日 · 天氣涼了一家大小或會考慮放假行山感受大自然香港旅遊發展局介紹10條香港初級行山路線輕裝上陣就可飽覽山海美景。(部分山徑或因早前暴雨暫時封閉市民行山前宜先瀏覽漁護署郊野樂行網站查看最新狀況。【 郊野公園設施最新消息 】)

  3. 康文署facebook專頁康文+++」介紹B1-龍脊縱走衝大浪行山路線全長約8.5公里需時約4.5小時康文署難度評級為3星康文署提醒路線中途沒有補給站建議自備足夠乾糧和食水另由於路徑較開揚少樹蔭行山者應做好防曬。 行程分為3段,由 石澳道土地灣 出發,登上 打爛埕頂山 再接 雲枕山 ,此段路徑高低起伏猶如沉睡中的巨龍,正是著名的龍脊,其後經 馬塘坳 往終點 大浪灣 。 前往起點石澳道土地灣: ‧在港鐵筲箕灣站A3出口附亥2的筲箕灣巴士總站K月台,乘9號新巴,於土地灣下車. ‧在港鐵筲箕灣站A2出口前往附近小巴站,乘搭往石澳方向的紅色公共小巴,於土地灣下車. 行山貼士: 春夏裝備:著背心行山 未呃like先周身傷. 上「天梯」保持個人節奏 下山側身宜用腳踭落地.

  4. 明報專訊25號線於1973年投入服務為寶馬山首條巴士線初時往來銅鑼灣裁判司署)(即港鐵天后站及栢景臺現址至寶馬山天后廟道),由中巴經營以循環線運作1998年由新巴接辦至今。 新巴指25號線仍然以循環線模式運作,但要注意該線在收費時其實分往中環5號碼頭及寶馬山方向,乘客由中環碼頭至銀幕街登上往寶馬山方向巴士,若經寶馬山後繼續前往炮台山或搭回中環,須於金文泰中學站重新繳付車資($7.8)。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限時優惠. 新用戶30天免費試閱. 盡覽《明報電子報》收費內容. 立即試閱.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 黃石家樂徑。黃石家樂徑位於黃石碼頭旁,有巴士直達,沿路可見高塘口、土瓜坪紅樹林及東心淇等美景,登上高處可遠眺大灘海峽、塔門、高流灣和灣仔半島。[詳情]
    • 上窰家樂徑。由北潭涌自然教育徑可達家樂徑,起點為上窰民俗文物館,是19世紀的客家村舍,與灰窰均已列為法定古蹟。附近還有海灣、紅樹林和燒烤場,可輕鬆計劃一日郊外遊。
    • 北潭郊遊徑。北潭郊遊徑屬入門級別山徑,是古時居民來往北潭凹與北潭涌的鄉村古道。山路初段可見牛耳石山及大輋嶺墩,後段有大枕蓋及牌額山,偶然穿過山谷看到滘西洲,一小時可到達終點怡庭營地。
    • 河背水塘家樂徑。河背水塘位於元朗八鄉的大欖郊野公園內,主要用作灌溉新界西北的農田,水塘中央有一個小島。最後一段連接本地少見的S形水壩,附近還有營地和有機農莊。
  5. 2024年2月12日 · 本文整理5條有字的行山路線龍脊或龍虎山較易行可飽覽美景東龍洲遠離市區煩囂龍門郊遊徑或九龍坑山則要量力而為。 龍脊. 被譽為香港最佳遠足路線之一的龍脊屬行山初哥必選路線沿途經過多個靚景打卡位俯瞰石澳泳灘赤柱半島甚至遠眺南丫島享受無敵大海景。 路線亦會途經英軍戰時設立的東旅指揮部,及帶點歐洲建築風格的大潭峽石橋。 全程長約9公里,需時約3小時。 【短片+詳情】 行程: 土地灣(石澳道) → 肥老鼠石 → 龍脊觀景台 → 東旅指揮部 → 大潭峽石橋 → 柴灣興華邨. 龍虎山. 鄰近香港大學的龍虎山交通方便,相對易行,沿途除了會經過龍虎山瀑布,亦可眺望薄扶林水塘,在盧吉道觀景台更可一覽無敵開場維港景。 路線全長約9公里,需時約3小時。 【詳情】

  6. 2020年10月31日 · 出發前應計劃行程及路線選擇有明顯路標的山徑根據行山者的個人能力及身體狀況了解中途求助電話網絡或撤退路線等。 3. 留意天氣狀況. 在出發前及途中不時留意天氣,如遇下雨或天氣不穩定,便要改變計劃或即時離開。 避免在酷熱、濕度高及無風的日子行山。 4. 勿隨意離開原定路線. 切勿隨意離開原定路線,及走進沒有路牌指示的草叢和樹林。 迷途時應原路折返,切勿強行前進;若不能原路折返,應留在原地等候救援。 5. 遠足前有充分休息. 行山者最好前一晚有足夠睡眠,如感身體不適切勿出發;出發前宜進食早餐和做足熱身運動。 6. 切勿單獨行山. 行山應相約他人結伴前往,互相照應,切勿單獨行事。 宜由4人或以上結伴同行,建議由有遠足經驗及熟悉路線的領隊帶領。 7. 善用「GPS遠足留蹤」服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