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绿表置居先导计划Green Form Subsidised Home Ownership Pilot Scheme),简称绿置居”,是香港政府的一个住宅施政方案由行政长官于2015年施政报告中建议房委会选择合适的正在兴建公屋项目以先导计划形式出售给主要为现有公屋租户的合资格绿表人士单位定价比传统居屋低廉回应了长远房屋策略中有关丰富资助自置居所形式的大方向以进一步完善房屋阶梯现时一般称此为绿置居计划)。 除协助“绿表”人士自置居所外,也借此透过“一换一”腾出原有公屋单位给正在等候公屋编配的家庭。 [1] 中文名. 绿表置居先导计划. 外文名. Green Form Subsidised Home Ownership Pilot Scheme. 发布单位. 香港政府.

    • 概览
    • 作品原文
    • 注释译文
    • 创作背景
    • 作品鉴赏
    • 作者简介

    唐代白居易诗作

    《有木诗八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古诗组诗作品。这八首诗均为咏物诗。诗表面写的是植物,实际写的是人。八首依次写了柳树、樱桃、橘树、梨、野葛、柽、凌霄、丹桂八种植物。通过这八种植物作者对某些人进行揭露贬斥或肯定赞扬。而且,作者在这里不仅是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而且是针对当时社会的。这八首诗咏物生动形象,寓意深刻,极富内涵。

    有木诗八首

    余读《汉书》列传1,见佞顺媕娿2,图身忘国,如张禹辈者3。见惑上蛊下,交乱君亲,如江充辈者4。见暴佷跋扈5,壅君树党6,如梁冀辈者7。见色仁行违,先德后贼,如王莽辈者8。又见外状恢弘,中无实用者。又见附离权势,随之覆亡者。其初皆有动人之才,足以惑众媚主,莫不合于始而败于终也。因引风人、骚人之兴9,赋《有木》八章,不独讽前人,欲儆后代尔10。

    其一

    有木名弱柳,结根近清池。

    风烟借颜色,雨露助华滋。

    峨峨白雪毛11,袅袅青丝枝12。

    词语注释

    1.《汉书》:东汉人班固撰,共一百二十卷,记述西汉时代的历史事实。是中国的“四史”之一。其中有列传七十篇。 2.佞(nìng)顺:馅媚、逢迎。媕娿(ān ē):没有主见。 3.张禹:汉元帝时做光禄大夫,汉成帝时做宰相,封安昌侯。辈:同类的人。 4.江充:汉邯郸人,汉武帝见其状貌魁梧,拜为直指绣衣使者。曾诬害太子,被诛杀。 5.暴佷(hěn):暴虐毒狠。跋扈:骄傲专横。 6.壅(yōng):堵塞、蒙蔽。 7.梁冀:汉顺帝梁皇后的哥哥,非常凶暴。专权数十年,曾毒死质帝。 8.王莽:汉朝人,开始谦躬下士,后来杀汉平帝,篡位自立。 9.风人,指《国风》的作者。骚人:指《离骚》的作者。兴:指“风人”“骚人”惯用的表现手法。 10.儆(jǐng):警戒。尔:文言中的助词。 11.峨峨:高大的样子,这里形容柳花繁盛。 12.袅袅(niǎo):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的样子,这里形容柳丝飘荡。 13.阴自庇:自己的树阴能够遮庇它自己。 14.不自持:自己撑不起自己。 15.樊:做篱笆。圃:菜园。 16.信:的确。 17.金堤:坚固的水堤。 18.徒尔为:白费气力。 19.饶:这里作浓艳讲。 20.筠(yún):竹子。 21.“所以”二句:萧颖士不肯附和当时的奸相李林甫,因而被眨为广陵参军。他在气愤之中,写了一篇《伐樱桃树赋》讥刺奸相,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擢无庸之琐质,蒙本枝以自庇。虽先寝而或荐,非和羹之正味。”萧颖士,字茂挺,是古文运动的先行者,著有《萧茂挺集》。李林甫,唐玄宗时作宰相十九年,柔佞狡诈,有权术,和宦官勾结,妒贤忌能,作威作福。 22.枳:也叫枸橘,叶长圆形,果实酸苦,不好吃,即中药中的枳实。古来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说法。 23.臭(xiù):气味。 24.矫:假装。凌霜:不怕霜。 25.丘壑:指山峰与河谷,山野幽僻的地方 26.蠹(dù):蛀虫名。 27.盘礴:也作“磐礴”“磅礴”,壮大貌。 28.杜:土地庙。坛:神坛。 29.芟(shān):割。斫(zhuó):砍。 30.苒苒(rǎn):气味或烟尘轻飘的样子。 31.蕟(fà):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32.闼:门。 33.曲糵:酒母,因酿酒离不开酒母,所以也把酒叫麴蘖。 34.滋蔓:繁茂、蔓延。 35.水柽(chēng):通常叫“观音柳”,枝叶繁密,夏季开穗状小红花。 36.童童:亦作幢幢,枝叶茂盛的样子。 37.鳞皴(cūn):像鱼鳞一样效裂。 38.不胜:承受不了、担负不起。 39.堪赏:值得赞赏。 40.凌霄:又叫紫葳,生长时攀附其它的东西上升,有高达几丈的,秋天开黄里带红的花。“凌霄”在这里是升到高空的意思。 41.擢(zhuó)秀:指植物发蒙滋长。孤标:特出的气概。 42.不终朝:是说时间很短,相当于一会儿,一霎时。朝,早晨。终朝,早晨终结了。 43.樵:柴草。 44.团、剪:这两个字是相对的,是动词,译诗没有直译。 45.纵:即使。 46.寻常:平常。

    白话译文

    我读《汉书》中的列传,有馅媚而没有主见、只顾自己忘记国家的,比如张禹这类的人。有迷惑黄帝欺骗下臣,错乱君亲的,比如江充这类的人。有暴虐毒狠、骄傲专横,蒙蔽君王、结党营私的,比如梁冀这类的人。有表面上仁义,实际上伤天害理,先建立功德,后弑君害民的,比如王莽这类的人。有的人外表气度恢弘,而实际上却是无用之人。有的人依附于有权有势的人,随之又败亡了。他们最初都是有才能的人,所以才能迷惑众人讨好君主,但终没有与事理相合所以失败了。现在我用“风人”“骚人”惯用的表现手法,写《有木》八章,不仅是为了讽刺前人,更是为了警戒后人。 其一 有一种植物名叫弱柳,把根子扎在清水池旁。 风烟借给它迷人的颜色,雨露帮助它发荣滋长。 白雪似的花儿密密麻麻,青丝般的枝子飘剽荡荡。 渐长渐高,低垂着树梢,越来越密,遮住了太阳。 截它的枝子来作手杖,又软又弱,没有力量。 折它的条儿来编篱笆又嫩又脆,也不适当。 当作树木还可以赏玩,论其材料有什么用场? 可惜了坚固的水堤,栽种它实在冤枉! 其二 有一种植物名叫樱桃,栽在好地方长得很快。 叶密能吸收充足的阳光,花繁能接受丰富的露水。 引得鸟儿偷偷地来往,迎着风儿暗暗地摇动。 鸟吃果子不容易结成,风吹枝条不能够安静。 低矮柔软最适于赏玩,佳人屡屡地回头顾盼。 妒嫉松竹的节操贞坚,追求桃李的颜色鲜艳。 只好做映墙的闲花,本不是当轩的大树。 所以姓萧的作者,曾写了《伐樱桃赋》。 其三 有一种植物秋天不凋零,青青地长在江北的园中。 据说是洞庭湖边的橘树,美人移了来亲手栽种。 既受她多情的顾,又劳她殷勤地浇灌。 结成的果子却是枳实味道很苦,不能下咽。 社会上有像它的东西,真和假怎样分辨! 美人没有话说,对着它只有长叹。 内心潜藏害人的意思,外表装出耐寒的样子。 还在枝叶中间,偷偷地长出小刺。 其四 有一种植物名叫杜梨,阴气森森地覆盖丘壑。 虫蛀的树心已经空朽,深盐的根子还很壮硕。 妖媚的狐狸花言巧语,凶邪的野鸟恶声恶气。 都靠着杜梨筑起巢穴,你来我往地一处歇栖。 四面还有五六棵小树,枝枝叶叶互相错综。 请问它们凭什么繁殖?秋风把老树的种子吹落。 因为长在神坛下面,没有人敢来砍伐攀折。 好几回飘来熊熊的野火,风转了方向都没有烧着。 其五 有一种植物香气喷人,高山顶上长了一茎。 主人不知道它的名字把它移来栽在院中。 爱它的气味芬芳,便拿它调和酒浆。 先后喝过的人们,没有谁免于死亡。 不仅不应该栽种,而且不应该采掇。 请教懂药的行家,才知道名叫野葛。 已经长得十分繁茂,刀子斧头砍它不倒。 啥时候吹来猛风,替我连根子拔掉! 其六 有一种植物名叫水柽,远远地望去郁郁葱葱。 树根和树干并不坚硬,枝条和叶子非常茂盛。 颜色碧绿好像翠柏,皮子鳞皴好像苍松。 只因它貌似松柏,才列入佳树当中。 枝弱禁不起大雪,势高顶不住狂风。 雪压得忽高忽低,风吹得时西时东。 比杨柳更加柔软,比梧桐更早凋零。 只有一种好处,就是中心没有蠹虫。 其七 有一种植物名叫凌霄,生来本没有独立的风标。 偶然攀上高大的树木,这才抽出百尺的长条。 根子附在大树的身上,花朵寄在大树的梢头。 自以为得到优越的地位,再没有发生危险的因由。 有朝一日大树倒了,暂时东摇西摆地挣扎。 一阵大风从东方刮来,不到半天便把它吹垮。 早上是高拂云霄的花儿,晚上是堆在地上的柴草。 告诉打算自立的人们,不要学习柔弱的花苗! 其八 有一种植物名叫丹桂,年四季香气酸酸。 花团像夜雪般明亮,叶片像春云般碧绿。 临风的身影水一样澄澈,带霜的枝丫玉一般净洁。 独自占领小山的清幽,不许庸俗的鸟儿停歇。 匠人爱它的芳香正直,砍了来建造大厦高屋。 细干还没有长足力量,采用它未免过于急速。 担负的责任虽然太重,正直的性格始终不改。 纵然不是栋梁的材料,究竟胜过平常的木材。

    诗人读《汉书》。《汉书》中记载了各种各样的人物,诗人将《汉书》中的人物与现实物进行比较,颇多感慨。诗人又对各种树木进行观察,找出某种树的特点与某种人的特点的相似之处,以树喻人,于是写了《有木诗八首》来警戒后人。

    整体赏析

    《有木诗八首》是一组寓言诗,因为每一首都以“有木”二字开头,所以用《诗经》“首句标其目”的方式,以“有木”为题。这八首诗均为咏物诗。诗表面写的是植物,实际写的是人。八首依次写了柳树,樱桃,橘树,梨,野葛,水柽,凌霄,丹桂八种植物。通过这八种植物作者对某些人进行揭露贬斥或肯定赞扬。而且,作者在这里不仅是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而且是针对当时社会的。 关于这一组诗的创作动机、表现方法和主题思想,作者在序中已作了扼要的说明。动机是由读《汉书·列传》引起的,表现方法是“引风人骚人之兴”,主题思想是通过对引起他的创作动机的那些人和事的曲折反映,“讽前人”、特别是“儆后代”。 作者在这里所说的“引风人骚人之兴”,指的是用寓言形式写诗。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讲到“风人”如何写“风雪花草”时说:“‘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也……皆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也就是借此喻彼、或托物言志。白居易另有一组寓言诗,题为《禽虫十二章》,在序中说:“庄、列寓言,风、骚比兴,多假鱼鸟以为筌蹄。”“筌”是捕鱼的工具,“蹄”是捕兔的工具。白居易认为《庄子》《列子》中的“寓言”和《国风》《离骚》中的“比兴”,多是借鱼鸟等等作为捕捉“义”的工具,即描绘的是鱼鸟之类的形象,其中寄托的却是另外的东西。这也就是他所说的“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 《有木诗八首》就是以八种植物为“筌蹄”,捕捉了八种人物的本质特点,用以警戒后人的。例如“有木名凌霄”一首,刻划了不能自立,偶然攀上一株大树,便骄傲自满,不可一世,而当大树一倒,便立刻变成一堆枯柴的凌霄的形象。这当然不是为写凌霄而写凌霄,而是“兴”发于凌霄,“义”归于讽谕类似凌霄的个人、民族、乃至国家。不论是个人、还是民族或国家,虽然都需要外力的帮助,但必须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前提、为根本。不然,那就有作者在序里指出的“附丽权势,随之覆亡”的危险。 只要抓住“假(借)鱼鸟以为筌蹄”、“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的艺术特点,这八首诗的“寓意”是不难体会的。

    名家点评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六:白乐天赋《有木》八章,其六章托弱柳、樱桃、枳橘、杜梨、野葛、水柽,以讽在位者。至第七章则曰“有木名凌霄……”,专又以讽附丽权势者。 明·张翀《鹦林子》:尝赋《有木》八章,其弱柳、樱桃、枳橘、杜梨、野葛、水柽、凌霄,以讽在位与附丽权势者。其八章则曰“有木名丹桂”云云,则托以自谓。若然,其真可以群矣。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806~820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821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2.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此诗通过写杭州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 ...

  3. 白居易是一位诗人,尤其是一位“以诗纪事”的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旧唐书》、《新唐书》、《唐才子传》都给他专门的作传,现代作家 任见新《白居易传》独辟蹊径,大家可对照阅读,对这位伟大的诗人作全面深入的了解。

  4. 者有其计划(简称居屋计划;英语:Home Ownership Scheme)由前香港总督麦理浩爵士于1970年代所推行,原意是为一些收入不足以购买私人楼宇,又不合资格(或不愿意)入住公的市民提供另一种选择。此计划内兴建的苑称为者有其屋屋苑,通称居屋。

  5.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生于河南新郑,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少年时经历藩镇战乱,立志苦读。唐贞元十六年(800年),进士及第。

  6. 氏六帖. 《氏六帖》是 文物出版社 出版的图书,全书共三十卷。. 作者是白居易。. 《氏六帖》共三十卷。. 唐 白居易 撰。. 此书所收录唐代文献中最可贵的,是律、令、格、式的若干条文,律有擅兴律、贼盗律等,令有乐令、选举令、考课令、封爵令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