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康熙四十九年三月乙亥(初十)(西元1710年4月8日,星期二) [1] 下詔始修《康熙字典》 [2] ,設總閱官張玉書、陳廷敬,另有 史夔 、 吳世燾 、 萬經 、 劉巗 、 周起渭 、 蔣廷錫 、 汪漋 、 勵廷儀 、 張逸少 、 趙熊詔 、 涂天相 、 王雲錦 、 賈國維 、 劉灝 ...

  2. 康熙四十九年三月乙亥(初十)(西元1710年4月8日,星期二) [1] 下詔始修《康熙字典》 [2] ,設總閱官張玉書、陳廷敬,另有 史夔 、 吳世燾 、 萬經 、 劉巗 、 周起渭 、 蔣廷錫 、 汪漋 、 勵廷儀 、 張逸少 、 趙熊詔 、 涂天相 、 王雲錦 、 賈國維 、 劉灝 ...

  3. 康熙四十九年三月乙亥(初十)(西元1710年4月8日,星期二) [1] 下詔始修《康熙字典》 [2] ,設總閱官張玉書、陳廷敬,另有 史夔 、 吳世燾 、 萬經 、 劉巗 、 周起渭 、 蔣廷錫 、 汪漋 、 勵廷儀 、 張逸少 、 趙熊詔 、 涂天相 、 王雲錦 、 賈國維 、 劉灝 ...

  4. 康熙字典 》是一部成书于 清朝 康熙 五十五年(1716年)的 汉字 字典 ,记录了当时 汉语 中汉字的点画写法、音读和义训。 作为自汉代《 说文解字 》以来的字典之集大成者,于 康熙 年间由 文华殿 大学士 兼 户部 尚书 张玉书 及 经筵 讲官、 文渊阁 大学士兼 吏部 尚书 陈廷敬 担任主编,参考 明代 的《 字汇 》、《 正字通 》两书而经愈六年编纂完成,重印至今不辍。 历史 [ 编辑] 敕编至刊行 [ 编辑]

  5. 台灣人名命名現況,以現代標準漢語作事實上的官方語言關係,規定本國籍者須以「國語辭典或辭源、辭海、康熙等通用字典中所列有之文字」登記漢字姓名。

  6. 明朝張自烈的《正字通》及清初編定《康熙字典》皆以此書為藍本增益而成,確立「214部首系統」,及後繁體字地區(包括臺灣、香港等)的字典編者多沿用「214部首系統」作標準,但由於《康熙字典》知名度較高,因此一般稱爲「康熙部首」。

  7. 康熙字典總共收錄47035,相當於214個部首可平均分配220字。 最多字符的部首為艸部,共1902字,最少的是艮部,只有5個。 以下列表為康熙字典收錄字符與Unicode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1992年)收錄的字符的比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