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10日 · 香港心理衛生會教育及預防小組委員會主席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接受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時講解微笑抑鬱徵狀並談到曾診治過一名保險從業員她平常工作習慣以笑迎人卻因一次參與形象提升課程勾起過去不快的經歷面臨情緒問題而要求醫麥永接表示有不開心情緒屬正常但若是情況持續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則應求助。 他建議,可透過寫日記、畫畫或攝影,以文字或影像抒發個人的真實情緒。 香港心理衛生會的手機應用程式「輔負得正」,提供由專業社工負責的線上輔導,幫助受情緒困擾的市民。 詳情: www.mhahk.org.hk/index.php/service/promoedu/dce/counsellingapp. 文:葉明傑. 片、相:林幸泉.

  2. 2023年7月6日 · 據本港衛生署 2020至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書1.2%的15歲或以上人士表示經醫生診斷患上抑鬱症 ,女性比例(1.7%)高於男性(0.8%),而55至64歲的人患病率最高(1.7%)。 抑鬱症診斷標準. 醫管局 智友站網頁 引用美國精神科學會《診斷及統計手冊》,指出抑鬱症的診斷標準如下。 曾經兩星期差不多大部分時間出現五項或以上的徵狀(必須包括1或2): 1.幾乎對所有活動失去興趣. 2.幾乎每天都感到情緒憂鬱. 3.食慾或體重驟降或驟升,但非刻意減肥或增肥. 4.幾乎每天都失眠或嗜睡. 5.行動或說話比平時遲滯或激動. 6.幾乎每天都感到疲累或失去動力. 7.專注力、思考力或決斷力減退. 8.幾乎每天都覺得自我價值低或有過分的罪疚感.

  3. 2023年9月4日 · 根據2000年美國精神科學會《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四版修訂版,測試設有9條問題, 倘長者及照顧者在過去兩周大部分時間出現下列逾5項徵狀必須包括1或2),很大機率患上抑鬱症 ,長者安居協會建議立即聯絡社工或專業人士查詢及尋求協助。 抑鬱症快速自我測試. 日常觀察辨識長者抑鬱傾向. 長者安居協會強調抑鬱情緒不是老年期常見轉變而是嚴重心理健康問題甚至或會導致自殺一旦發現應及時求助和治療。 照顧者可透過以下日常觀察,以辨識長者是否有抑鬱傾向: 倘身邊有獨居長者,長者安居協會提醒其家人或朋友應主動關心長者身心狀況,當察覺情緒或身體情況有異,或出現以上提及的徵狀,應即時向社工或專業人士求助,又建議獨居長者安裝「一線通平安鐘」,以備有需要時使用。 長者實用資訊:rb.gy/j9ums.

  4. 2020年4月28日 · 明報專訊浸會大學研究團隊去年獲創新科技局創科生活基金資助近420萬元展開認知行為網上治療計劃勇破抑鬱谷」,讓抑鬱情緒困擾者透過網上影片論壇與專家面談和電話跟進等8星期服務改善情緒問題

  5. 2024年2月2日 · 心理衛生會2012年起每兩年做抑鬱調查2022年因疫情暫停延至去年5至11月進行透過網上和街站訪問2904名年滿18歲港人填寫PHQ-9評估抑鬱和焦慮徵狀以27分為滿分10分或以上屬中度抑鬱滿15分屬嚴重抑鬱

  6. 2020年5月18日 · 教師若患上抑鬱症有人視之為不完美」,但抑鬱症不等於他,「如你看得到我一直努力克服自身疾病成為更好的老師及更好的人……你會在我身上看得到更多並不止於一個教師」。

  7. 2021年1月22日 · 明報專訊有調查發現受政治環境及疫情影響估計患抑鬱症並需要接受治療及輔導的受訪者比例再創新高由上一次調查的6.7%增至8.4%其中18至24歲及女性的抑鬱指數最高是次調查新增港人焦慮狀况發現17%受訪者有中等至重度焦慮同時受抑鬱和焦慮困擾的受訪者佔8.9%。 城大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趙雨龍表示,過往抑鬱指數升幅較穩定,今次調查結果的升幅急速,形容情况「非常非常值得關注」。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