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11日 · 第一,需分清楚需要與想要。 例如食住行屬需要;但新PS5等娛樂產品屬於想要。 第二,有固定需要性開支,讓自己習慣有財務承擔,例如儲蓄習慣、月供保險或指數基金,以低成本方式開始為自己保本增值。 而畢業是第一個最佳檢視保險時機,因為一般年輕時保費一定是最便宜的時候。 而且,年輕時大多不會有不受保的情況,免除很多顧慮。 再者,很多年輕人嚮往成為FIR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一族,而當中最基本的要求當然是有足夠的保障,使突發事件不會蠶食自身的儲備。 組織家庭 – 思維深度的優勢. 當客戶打算結婚,生活由一人變為兩人,甚至組織自己的家庭,都是一個較佳的時間處理。 以往,平日工作繁忙,一般會拖延處理自身的保障事宜。

  2. 2020年4月20日 · 生活必要支出類別包括日常生活中難以避免的使費,例如交通、餐、電話及寬頻費用。 如果發現開支超收入逾55%,便要下定決心節省開支。 根據比例,月入15,000元例子中只有8,250元作生活開支,未必能應付香港租金,如有住屋需要可考慮與朋友共居 ...

  3. 2020年9月6日 · 一出世就應買危疾? 對於BB(初生嬰兒)是否一出世就應買危疾這個問題,筆者認為如果財政許可,醫療及危疾都應該買,人壽則暫不需要。 筆者相信如果子女有病,為人父母定必盡力為他/她求醫,萬一不幸患上危疾,對一般家庭定必構成龐大的財政負擔,所以有必要將風險轉移。 近年有保險公司推出新產品,接受為尚未出生、但孕期達22周的BB 投保,而且對先天性疾病也有一定保障。 除此以外,也有其他新賣點,如父母雙亡可豁免受保人保費,以及若受保人為18歲以下,並患上指定危疾,父母或照顧者便可獲得每月2% 保額的賠償,最長達17 個月等。 危疾保單應如何比較? 在比較危疾保險時,則要考慮幾項主要因素: 指定嚴重疾病的數目及保障範圍; 儲蓄型 VS 消費型保單; 有沒有提供多次保障; 保費高低.

  4. 2020年8月17日 · 17年後的今天,新冠病毒再次喚醒食客對飲食衛生的關注。 呷哺呷哺在今年2月陸續恢復營業,除了加強外賣業務,堂食方面亦大力宣傳「一人一鍋優質單人套餐」,在這非常時期,一人一鍋有望再次成為呷哺呷哺的殺手鐧。

  5. 2019年11月5日 · 2015年年底中國取消實施了36年的「一胎政策」,不過「二胎政策」開展以來並未如政府原先預期帶來嬰兒潮,阻礙生育的主因是社會經濟因素,政府宣傳女性最佳生育年齡為24至29歲,否則往後會大大增加嬰兒先天缺陷的機會,但女性受制於事業及原先的 ...

  6. 2020年11月18日 · 至於如何降低你的消費慾望, Millennial Money 的版主提供了以下幾個問題,當你每次消費時不妨思考一﹕. 花這個錢我會多快樂? 我要賺多少錢才能買這個東西? 我要用生命中的幾個小時交換這個東西? 我買得起嗎? 不看金額,用百份比看價格差異. 有更便宜的嗎? 有免費交換的嗎?

  7. 2020年9月8日 · 中國最大的餐公司 百勝中國 (SEHK:9987)(NYSE:YUMC) 最近已申請於9月10日來港上市。. 筆者將在本文分析三個投資者應該注意的地方,幫助他們決定是否買入此股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