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2日 · 臺灣的長照政策與挑戰. 臺灣對於長照的相關政策規劃已經至少有二十年的時間。 一九九八年已經有「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老人長期照護三年計畫」,二 年的「建構長期照顧體系先導計畫」,二 二年「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 而從二 八年起,「長期照顧十年計畫」正式實施,目標涵蓋51萬名需要長照的老人,這項計畫在二 一四年踏入第二階段,並在二 一七年立法通過「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增加提供服務內容、擴大服務對象並且調降適用年齡,讓可以接受服務的民眾數量達到73萬8,000人,預計在二 一八年進入第三階段。

  2. 2024年3月1日 · 彭博社在2019年曾報導一座城市擁有3,000萬美元以上資產的富豪人數臺北高居世界第8位但普遍的的特性是低調與此同時瑞銀集團簡稱UBS臺灣區總經理陳允懋表示客戶中有高達90%來自未上市公司瑞士信貸目前已被瑞銀集團收購於2022年也發布報告指出全球未來5年資產達100萬美元的高資產族群會增加4成至於臺灣更是被預估到了2026年會增加9成是趨近於翻倍的數字再看UBS於2024年1月公布的臺灣財富金字塔淨資產排行榜》,當中所謂的準富裕層高達960萬人在在都顯示出未來臺灣高資產族群將愈來愈多

  3. 2018年1月1日 · 一個實例就可明白箇中道理:日前,一位老同事罹患癌症末期,使用標靶藥物維持醫療品質與生活,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標靶藥物就花了他200多萬元,且這個龐大的醫療支出還會持續,標靶藥物必須打到其離開世上為止,試問,有多少家庭可以承受得住這龐大的醫療支出? 況且,這只是一個醫療支出問題而已,還不牽涉到安養或長照。 從醫療、安養到長照,這是一段進程。 或許我們該慶幸還有健保可依靠,但有些昂貴有效的標靶藥物並不在健保的給付範圍內,儘管健保可支應化療費用,但治療到最後也失去了自體免疫力,不得不進入到安養或長照,進入另一龐大安養或長照開支。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體的好幾面,面面都相關、相互牽連與影響,需要一體考慮。 長照是只要活得夠久,就一定會遭遇的情況.

  4. 2020年5月1日 · 因應今年七月一日上路的門檻法則,儲蓄險銷售面臨巨大改變,保費調漲與儲蓄降低,許多業務人員已預期將會面臨到許多拒絕,馬來西亞保險銷售鬼才金國在《拒絕到點頭》一書,分享了他在保險業二十八年中,銷售上面臨到的無數拒絕的回應:「面對拒絕很簡單,只要想著我們不是賣保單 ...

  5. 2018年12月1日 · 新個稅法首次引入綜合徵稅,將原先分別計稅的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進行綜合徵稅,至於其他所得(如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等)仍採分別計稅。 減除費用從每月人民幣3,500元提高至5,000元,意味著所有工資階級都能享有減稅優惠,以前不用繳個人稅的工薪族,未來依然不用繳交,以前須繳交少量個稅的,則可能不用再繳;然而,過去分開計稅的項目將合併計算,對於領有多重收入的臺籍在陸員工,可能因此落入較高稅率級距,使整體稅負增加。 稅率級距調整,減輕民眾個稅負擔. 新法減稅,擴大3%、10%、20%等3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25%稅率的級距,而30%、35%、45%等3檔較高稅率級距不變。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56期.

  6. 2018年6月1日 · 才剛在二 一六年締造全球華人首支保經業界國際龍獎IDA百人團隊紀錄的磊山保經首都分行,於二 一七年再度達成百人IDA的成就,達標「二連霸」,將團隊的紀錄推向更高境界。 綺芬 Profile. 現職:磊山保險經紀人首都分行執行長. 一九九九年進入壽險業. 二 一三~二 一五年國際龍獎IDA傑出業務銀龍獎. 二 一六年國際龍獎IDA優秀主管銀龍獎. 二 一七年國際龍獎IDA優秀主管金龍獎. 二 一八年國際龍獎IDA優秀主管白金獎. 十屆美國百萬圓桌MDRT會員. CIA500世界華人保險500強團隊,二 一七~二 一八年桂冠獎. 策略一:與客戶加溫關係、喚醒夥伴自我實現. 策略二:研擬策略、提供動能:成立IDA專案小組. 策略三:塑造氛圍,源源不絕的活動輔助.

  7. 2020年11月1日 · 淑惠在研究所就主攻「探討勞退基金管理機制自選平台與其對商業年金保險發展之影響」的研究,她指出勞保的最高投保薪資上限是4萬5,800元,但在臺灣很多人的薪水其實都高過這個層級,所以若只以勞保投保薪資來計算退休所指替代率並不太準確、會高估實際所得替代率。 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建議,民眾退休後所得替代率至少要達到70%,才夠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準,淑惠表示:「如果只有依靠勞保、勞退,可能只能維持35~45%的所得替代率,所以我們是不是需要自行存儲,來增加我們的所得替代率呢?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