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新資金定期存款利率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1日 · 再從債市來看債券漲跌的關鍵在於「(利率」,當升息時定存利率調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會跟著走揚此時債券的吸引力降低市場上投資人會將資金往現金定存流動造成債券價格下跌殖利率上升

  2. 2024年2月1日 · 國泰人壽綜合企劃部經理劉宏泰強調銀髮族在購買金融商品時應注重於商品能否滿足自身需求並藉由需求」、「資金」、「風險3個面向給出建議。 需求面 :保險規劃的目的不外乎為做好「身、心、財」的健康與安全,銀髮族在購買金融商品時,應仔細思考購買的目的動機為何? 是為了補強規劃、保本養老,抑或是資產傳承? 不同目的,規劃方向都將有所差異。 而針對自身需求的規劃配置,就能透過保險商品構築「照顧身、關懷心、保障財」的防護網。 資金面 :高齡者通常有較高的資產或有被動資金來源,但可能因退休沒有工作而無穩定薪資來源,應妥善依自身財務能力,安排規劃合適的額度與繳交費用,避免借錢或解約原金融商品來購買新的金融商品。

  3. 2019年7月1日 ·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主要做法有以下幾個:一是政策勸說,這通常短期都會有效,但長期來看,畢竟市場是有「供給方」與「需求方」兩方,供給方可以透過監理來壓抑,但是需求方監理能做的就有限。 因為如果市場利率還是持續如此低迷客戶這麼多的游資無處可去最後也只能回到保險區塊只要保險公司未來還是提供高過於銀行定存利率的商品客戶未來會持續選擇保險是可想而知。 也許有部分的人自己比較有投資能力,如投資目標到期債,抑或是將錢轉進房地產、購買高利債券等,但試想,如果這些可以替代定存或是高儲蓄保單的話,其實老早以前就會這樣發展了。

  4. 2019年9月1日 · 低利率時代類定存保單成了民眾理財的新選也因此讓保險業的資產在這段期間內快速成長大多都不是買保障而是買儲蓄 一八年壽險的新契約有55屬於類定存保單這也讓臺灣壽險業的資本一直往上成長只不過有了錢卻無處可投資造成保險業將資金轉向海外投資這也是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提出壽險資金去化是保險業一大課題的主因。 也因而讓金管會一直都有「讓保險回歸保險本質」的想法,提高死亡給付,提升保障在壽險的比例。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65期.

  5. 2021年2月1日 · 臺灣保險業當前面臨之挑戰. 保險業市場將面臨6大挑戰,分別為:. ①經濟發展遲緩長期低利率. 根據IMF於2020年10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0~2052年之基準實質GDP成長預測,全球多往下滑,美國、日本、歐洲皆低於3%,長期經濟遲緩。. OECD在2018年7月也有 ...

  6. 2020年2月1日 · 11474. 彭金隆.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保險局公布「人身保險商品審查應注意事項」修正及「人壽保險商品死亡給付對保單價值準備金(保單帳戶價值)之最低比率規範」(業界簡稱為壽險門檻法則)等監理措施,對產業與消費者所產生影響皆屬重大,必須妥為因應。 過去十餘年來儲蓄險在市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協助降低保險業整體負債成本,讓保險公司「暫時」脫離了利差損的威脅,在低利率時代更是市場多餘資金的最主要去路。 但是就如我們先前已經在專欄討論多次,隨之而來的諸多問題,如投資風險、匯率風險等諸多經營方面的壓力,皆等待著我們去解決。 措施施行帶來的4大考驗挑戰.

  7. 2022年4月1日 · 2020年儲蓄型商品自7月1日起受法規影響而調降了利率保費上漲再加上近年來連續的利率下修宣告利率也隨之限縮使得民眾再次將目光放到了同樣能夠兼具保障與資產累積效果的投資型商品。 疫情與戰爭帶來動盪,但長遠走勢依然可期. 安聯人壽業務策略部表示,投資型商品與金融市場且有一定的關聯性,因此那些會影響金融市場的事件,同樣也會影響投資型商品的保單價值產生較大的波動,進而影響到客戶的購買意願。 近期影響投資型商品最大的,莫過於疫情與戰爭。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造成了一定幅度的金融動盪,也讓許多投資標的一度深跌,好在臺灣疫情控制得宜,且美國聯準會宣布啟用量化寬鬆政策,讓資金流入投資市場,帶動了投資市場的熱絡,這些都讓投資人與客戶獲得了信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