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25日 · “国民祝日”是日本的法律《 国民祝日法 ( 语 : 国民の祝日に関する法律 ) 》(简称祝日法,昭和23年法律第178号)第2条规定的假日,由1948年(昭和23年)7月20施行。

  2. 「國民祝日」是日本的法律《 國民祝日法 ( 日语 : 国民の祝日に関する法律 ) 》(簡稱祝日法,昭和23年法律第178號)第2條規定的假日,由1948年(昭和23年)7月20日施行。

    • 概述
    • 名稱由來
    • 歷史
    • 日本以外的稱呼
    • 三神器
    • 圖集
    • 參考文獻
    • 參見

    天皇族系號稱「萬世一系」,從首任的神武天皇(傳說西元前660年登基)以來一脈相傳,並不像中國、朝鮮、越南等周邊國家經歷多次改朝換代,這是由於天皇在日本歷史上鮮少掌握實權,而使皇祚綿長。 在神道信仰的傳統中,天皇被認為是天照大神的後裔,故具有「神性」,由此日本古代認為天皇與整個皇室是超乎凡人的存在,時至今日都未有姓氏(史學研究稱其為源氏或天皇家)。另外,日本傳統上視天皇為神道最高祭司,所以天皇必須信奉神道。二戰後,昭和天皇發表《人間宣言》,明確表示天皇與一般平民都一樣是人,而並非神,放棄了被賦予的神性,亦結束了天皇是天神後代的民間說法。 現任天皇通常被稱為「今上天皇」,敬稱「陛下」。退位後的天皇被尊為「太上天皇」(簡稱上皇);若其退位後出家則尊為「太上法皇」(簡稱法皇)。第125代天皇明仁於2...

    天皇語源自道教、儒教的天皇大帝。日本方面最早的文字記載是《飛鳥淨御原令》,由第40代天武天皇制定,西元689年頒佈。而第一個使用(自稱)天皇的是唐高宗李治於西元674年改稱,而其死後謚號為「天皇大帝」。他也是中國唯一使用天皇稱號的皇帝。天皇等同於皇帝,而天皇跟皇帝不同之處在於天皇的宗教性質比較強烈。 早期日本歷史於西元第一至三世紀,小邦林立,各小邦的君主稱「王」或「君」,約到西元第四、五世紀諸邦形成聯盟,首領改稱為「大王」(日語:大王/おおきみ)、「大公」或「大君」,以及稱「治天下大王」。到了天武天皇時代,因遣唐使引入中華文化,受到同時期自稱天皇的唐高宗所影響,又因崇尚道教的北斗信仰,選用天皇成為稱謂。天皇和皇帝的稱謂有差異,其後還曾有天皇和「皇帝」稱號並用的情況,如43代元明、45代聖武(...

    古代

    日本正史《日本書紀》稱,天皇乃是日神天照大神之後裔,此理論成為日本君權神授的依據。舊時日本史書一直宣稱天皇是「萬世一系」,即所有天皇都來自同一家族,日本歷史上,皇室從來沒有出現過家族更迭。事實上,中古時期的日本小國林立,最後由位於本州島中部(奈良縣)的倭朝廷實現統一,倭(やまと)也就成了日本的別稱。倭朝廷成立前出現過多次王位的爭奪,而當時歷史紀錄靠史官口頭背誦,沒有留下可供佐證的文字史料,然而東亞國家中除中國之外,存留有最早文字史料的國家即是日本。 韓國的《百濟記》、《百濟新撰》、《百濟本紀》據傳比《日本書紀》早,卻除了《日本書紀》所引用的部分之外完全失傳。今存的《三國史記》比《日本書紀》晚了數個世紀,僅有中國史學家陳壽所撰《三國志》的魏書·東夷傳·倭人條可做參考。日本是在律令制開始後才有「天皇」一名。在《日本國史略》中有「自天照皇太神創業垂統,而神武天皇初都中國、一統天下,歷正天皇正統一系,亘萬世而不革。天下即一人之天下。」一辭,不過萬世一系四字則是到19世紀末明治維新左右才形成並寫入《大日本帝國憲法》之中。

    幕府時代

    自6世紀倭國征服本州及九州大部分地區後,天皇的權力達到頂峰。但天皇作為日本實際統治者的時間並不長。從10世紀開始,日本經歷了攝關政治、源平相爭,政權被權貴門閥把持;有些天皇甚至負氣禪讓,自稱上皇;或者剃髮出家,自稱法皇,在院廳或伽藍之中實施院政。 12世紀以後,日本進入數世紀的武家政權(軍事政權)時代,政府被幕府將軍或者僭稱公卿的武家階層掌控,包括了平氏政權、鎌倉幕府、室町幕府、織田政權、豐臣政權與江戶幕府,天皇的政治權力及存在作用被架空長達近千年。

    近現代

    至1867年(慶應3年)明治天皇登基後,江戶幕府迫於時局而將政權交還朝廷,武家統治時代結束,天皇重新掌握政治權力。在明治天皇與伊藤博文等元老的主導下,日本引進歐陸國家的二元制君主立憲制、並在1890年(明治23年)施行《大日本帝國憲法》,天皇成為「神聖不可侵犯」的統治者、大日本帝國的皇帝兼大元帥,擁有絕對的政治權力。 另一方面,當時的日本政府將神道信仰發展成近乎國教地位的「國家神道」,由於天皇在傳統上被認為是天照大神後裔,因此天皇被神格化尊為「現人神」,意為以人的型態存在於現世的神。1912年(明治45年)7月30日,明治天皇駕崩,32歲的嘉仁繼位,年號大正,取易經的「大亨以正,天之道也」之意。 昭和天皇登基後不久,日本在東條英機等軍部帶領下投入侵略中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戰事中。1943年(昭和18年)11月開羅會議期間,美國總統羅斯福曾就廢除日本天皇制度的問題徵求中國領導人蔣介石的意見,蔣介石謂戰爭的禍首是日本軍閥,國體問題可待戰後日本人自行決定:693。 二戰後,日本被同盟國佔領,並在軍政統治下建立議會民主制;同盟國原計劃廢除天皇制度,但為穩定局勢,並防範舊建制一旦被完全肅清造...

    朝鮮半島

    傳統上,朝鮮半島受華夷思想影響,認為只有中國的君主才可以稱為「皇帝」。因此除了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外,朝鮮半島一般稱日本天皇為「日本國王」(일본 국왕/日本國王)或簡稱「日王」(일왕/日王);但在官方正式場合,仍稱之為天皇(천황/天皇)。

    英語

    英語對天皇的稱呼是「Emperor」(皇帝)、「Emperor of Japan」(日本皇帝),也有音譯為「Tenno」者。

    三神器被認為是天皇對日本統治正統性的象徵。包括: 1. 八咫鏡:一柄鏡子,現在供奉於三重縣伊勢市的伊勢神宮。 2. 天叢雲劍:又名「草薙劍」,源於創世神話中素戔嗚尊的寶劍,他斬殺八岐大蛇後從其尾部取得。現在供奉於愛知縣名古屋市熱田區的熱田神宮。 3. 八尺瓊勾玉:又稱「八阪瓊曲玉」,一枚勾玉。現在供奉於東京都千代田區的皇居。 日本神話中,天叢雲劍是素戔嗚尊斬殺八岐大蛇而得。關於天叢雲劍後來的下落,有一說指出,1185年日本兩大武士集團平氏和源氏在壇之浦海域決戰,源氏獲勝,而平氏所立的安德天皇帶著此劍葬身海底;另有一說指出,日本武尊帶著此劍在海底長眠。今日熱田神宮所供之天叢雲劍是否為傳說中的寶劍,實已不得而知。至於八咫鏡以及八尺瓊勾玉都在日本「記紀神話」(即《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裡和天照大...

    大日本帝國憲法第3頁,明治天皇除了以睦仁之名署名外、亦蓋上了「天皇御璽」的印章(御名御璽(日語:御名御璽))。
    三神器(劍、鏡、玉)的想像外觀

    來源

    1. 小森洋一:《天皇的玉音放送》,三聯書店,2004年8月 ISBN 7-108-02146-3 2. 小森洋一:《日本近代國語批判》,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ISBN 720604400X 3. 天皇的稱號 - 重新解讀日本歷史 - 全球書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udn全球觀察, 2013年6月7日(網野善彥:《重新解讀日本歷史》,聯經出版)

    今上天皇:即當今在位的天皇,現指德仁。
    上皇:退位天皇在今日的稱號,相當於漢語所稱的太上皇,現指明仁。
    太上法皇:出家的太上天皇。
  3. 78种语言. 不转换. 工具. 此條目介紹的是日本的国家元首。 关于其他用法,请见「 天皇 (消歧義) 」。 提示 :此条目页的主题不是 日本国大君 或 日本國王 。 天皇 (语: 天皇/てんのう tennō *? )是 日本 的 君主 ,為當今世界唯一仍使用「 皇帝 」或相當於「 Emperor (英语:Emperor) 」頭銜的 國家元首 [2] [3] ,以其為首的 日本皇室 則是世界最古老的 皇室 [4] [5] [6] 。

  4. 即位之禮 [1] (日语: 即位の礼/そくいのれい Sokui no rei *? )是 日本 天皇 在 繼承皇位 (日语:皇位継承) 時進行的一連串 國事行為 (日语:国事行為) 儀式,為 日本皇室 的最高禮儀。. 中心儀式是 即位禮正殿之儀 (日语:即位礼正殿の儀 ...

  5. 天皇誕生日 (日语: 天皇誕生日/てんのうたんじょうび Tennō tanjyōbi )是 日本節日 之一,是慶祝日本 今上天皇 (在位中的 天皇 ) 生日 之 節日 , 第二次世界大戰 結束前又稱為 天長節 (日语: 天長節/てんちょうせつ Tenchōsetsu )。. 日期會隨 ...

  6. 2024年5月25日 · 依據日本習俗,稱呼今上天皇為某年號天皇是不成文的禁忌,因為在 明治 實施一世一元制後,通常會將天皇年號作為其追號。 不過,因為僅是不成文慣例,也並不一定絕對如此。 一覽 [ 編輯] 神 [ 編輯] 天神七代( 神世七代 ) [ 編輯] 地神五代 [ 編輯] 天皇一覽 [ 編輯] ※稱號一欄中, 藍色 為諡號, 紅色 為追號, 綠色 為生前的尊稱, 橙色 為現今在位的天皇, 紫色 為現在的上皇, 粗體字 為女天皇。 上古時代 [ 編輯] 飛鳥時代 [ 編輯] 奈良時代 [ 編輯] 平安時代 [ 編輯] 承平天慶時期 [ 編輯] 鎌倉時代 [ 編輯] 南北朝時代 [ 編輯] 南朝 [ 編輯] 北朝 [ 編輯] 室町時代 [ 編輯] 戰國時代 [ 編輯] 安土桃山時代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