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9月7日 · 步驟如下,跟著我一起做,幾個步驟就能完成設定。 步驟1. 假設你的照片都已經備份到 Google 相簿 ,我們現在要讓雲端的所有照片,自動備份回我們的電腦硬碟中。 第一步,我們先到「 Google 雲端硬碟 」 網頁中,打開右上方齒輪選單裡的「設定」。 然後在「設定」中開啟「自動將 Google 相簿內容加到我的雲端硬碟資料夾」。 步驟2. 開啟設定後,你會在 Google 雲端硬碟網頁的左方,看到「 Google 相簿」的選項。 你的雲端硬碟資料夾中,也會出現一個「 Google 相簿」的資料夾。 並且,你在 Google 相簿的所有照片,會依據年份、月份的分類全部顯示在 Google 雲端硬碟中。 (放心! 這不會額外占用你的 雲端硬碟空間容量 ) 步驟3.

  2. 2018年9月21日 · 這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你還不是很理解,可以參考我下面的四個整理邏輯。 一,建「目錄頁」 可能因為我的正職工作是編輯,所以對我來說, 要快速看出重點資料、展示工作流程、打開關鍵檔案的方式,就是建立「目錄索引」 。 (可參考: 編輯教你整理一本書最快的索引筆記法,紙筆記可用 ) 在 Google 雲端硬碟中,傳統資料夾再怎麼分類,還是容易因為不斷增加的檔案,而漸漸的顯得混亂。 但是因為在 Google 雲端硬碟中的每一個檔案、文件與資料夾 ,背後其實都是一個網頁,都有一個專屬網址連結 。 所以我可以為這些檔案、文件、資料夾建立一個「專案目錄頁」(可以用 Google 文件,或是 Google 試算表),根據專案的邏輯,把重要的檔案、文件、資料夾的網址連結,變成目錄索引,就像下圖這樣。

  3. 2014年10月1日 · Google 表單的 10 個專業問卷調查設計秘密教學. 說到 Google 表單功能,現在愈來愈多人知道可以利用他來製作免費的線上問卷調查,或是利用他來收集學校班級、公司團體裡的各種投票、意見、資料。. 利用「 Google 表單」,任何人都可以不花一毛錢、不需要寫程式 ...

  4. 2023年12月27日 · 在這個工具裡面,你可以使用 AI 搜尋三億多篇的科學研究論文,利用 AI 進行論文的統整摘要,甚至上傳自己的 PDF 進行摘要分析。. 它還能利用 AI 幫你寫出適合的引用格式,或者用 AI 幫你進行更符合學術用語的論文改寫。. 這意味著,在這個工具的幫助 ...

  5. 2016年5月26日 · 下面是我身為一個長期知識工作者與學習者的建議,分享對我個人來說很有用的流程。 1. 讓資料來源「個人化」且「自動化」,開始長期累積. 首先,我會建立自己獨一無二的資訊來源,並且讓這資訊管道自動化,每天把可能需要的資訊送到我的手上,而我可以在一個沒有額外干擾,統一簡潔的介面中處理分配這些資訊。 這裡最好的工具仍然是所謂的「 RSS 閱讀器 」。 我自己利用 Feedly 這個服務,收集研究主題相關的部落格與網站,當這些來源有新文章發表時,我就可以在自己的 Feedly 閱讀器統一瀏覽。 我每天早上會花大概 30 分鐘的時間做資訊的快速篩檢,如果一天內還有其他空檔,也會打開 Feedly 看看,累積各種以後可能會用到的資料。

  6. 2019年4月27日 · 方法一草稿. 方法二草稿. 方法三草稿. 寫出結論. 完成全文. 不是塊狀的工作比較不好,但能夠塊狀工作是福氣,可以分點工作是技術。 能夠獲得塊狀時間,當然值得充分利用。 但更應該擁有可以分點工作的技術,讓目標逐步的推進,更加充分利用時間。 (可參考: 如何在忙碌職場深度工作? 反思對深度工作力的 4 個實踐技巧 ) 塊狀工作是很直覺的工作方法,我們都覺得集中、專注工作比較好 ,也在某些時候確實很有效率。 例如很多行政瑣事,可以集中一次打開系統作業,節省切換時間,避免混亂遺漏,讓自己保持最高專注來提升效率與品質。 但上述做法其實也是一種分點工作。 把每個任務中各自幾個跟行政流程有關的點,集中在某一次完成。 先有分點工作,才能知道其中哪些點可以在哪些最佳時間最有效率的一次完成。

  7. 2018年3月22日 · 我確實對這類 AI 辨識動植物照片工具很有興趣,看到說「 iNaturalist 」不只可以辨識花草植物,還能辨識動物,於是第一時間便開始嘗試。 而嘗試之後,發現「 iNaturalist 」的效果也很讓我驚艷,不只可以用 AI 辨識我拍的動植物照片,而且他的 AI 辨識資料庫達到 3 萬種以上, 包含鳥類、昆蟲、動物與植物的照片都能辨識 。 甚至還推出一款有趣的博物學遊戲化 App ,讓辨識動植物更簡單更好玩。 「 iNaturalist 」其實是一個老牌而知名的 自然博物學 網站,創立於 2008 年,是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開始的一個科學研究項目,最後發展成一個擁有全球近 60 萬會員,多語言版本(包含中文),網站中有高達近 15 萬種已登陸物種的「生物博物學社群」。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