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3日 · 2024-03-13. 分享本文. 還記得去年吹起的安靜辭職quiet quitting風潮嗎? 社群媒體上人們更勇於表達自己不想太努力工作、只求做最低限度工作量的心態。 而根據全球人力資源龍頭 Randstad 最近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這樣的風潮不僅沒有退燒,甚至多數員工如今也不想在職場上力爭上游了。 據該報告顯示, 有 39% 的員工不想升遷,因為他們安於現狀,認為現任職位已足夠 。 而另外 34% 的受訪者則表示自己永遠不想成為經理,擔任管理職 。 當主管不再威風,甚至被員工討厭? 《商業內幕》採訪了數名 Z 世代和千禧世代對此現象的看法,歸納出了兩個主因。 首先,年輕員工之所以不想升遷, 最直接的因素,是出自對管理階級的不信任 。

    • 我真的喜歡__________ 嗎?
    • 我真正的目標是什麼?
    • 我使用的方法符合我的本性嗎?
    • 該放棄了嗎?
    • 除掉你的潛規則吧!

    完美主義最愛的潛規則之一就是「只有悲慘艱難的目標才有價值」。每一位以慢跑來減重、但其實寧可去跳森巴舞的人,都是受到這條潛規則的操縱;不過, 這條潛規則可不只在運動上發揮作用,它還會在我們選擇工作時冒出頭來。當氣象預報員不容易,除了必須解讀變化無常的天氣數據外,這工作的職缺也不多。不管在哪個城市,氣象播報員的職缺都不到十個。 查理.尼斯知道自己有多幸運才能有這份工作,這些年來也樹立了好名聲。他喜歡和觀眾分享氣象情報,但他開始發現自己不喜歡其他的責任。因為每個週末都得工作而必須錯過兒子的橄欖球賽,深夜和清晨坐鎮氣象播報台,讓他難以維繫和妻子的關係。 沒有人會放棄一份好工作。但是,查理愈問自己:「我真的喜歡當氣象學家嗎?」答案就愈明朗:「不喜歡。」最終他在同事與粉絲的震驚下離開了電視台,改作房仲。...

    一位正在減重的女子告訴我:「我一直在追求數字,快把我逼瘋了。」她的潛規則是除非達到那個數字,否則她就不算成功,這條規定困擾她太久了,導致她最終放棄,不得不找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體重計上的數字不是她真正想要的。「我要健康,我想預防糖尿病、心臟病、還有任何我媽吃藥控制的病。」直搗目標核心讓她可以用心去看結果。當她努力把壞習慣變成好習慣,體重也自然減輕了。 如果你對當前的目標沒有熱情,請自問:「我真正的目標是什麼?」確定你追求的事情真的是你想抓住的。在朝著目標前進的過程中,也要不時回頭檢視這個確定初衷的問題,因為儘管你的立意良善,還是很容易偏離正軌。 不要讓你真正的北極星離你而去。這個策略有趣的地方在於,知道你真正的目標是什麼,各式各樣達成目標的方法就會出現在你眼前。

    有一條常見的潛規則是「我天生擅長的事不算數」。如果事情輕而易舉,一揮而就,肯定不好。為什麼完美主義會提出這條規定?因為如果做天生擅長的事情算作弊的話,你就注定要追求你肯定會放棄的困難目標。這就像叫一條魚航行一海哩,但不能用游的。 如果你目前的目標沒給你很多樂趣,請確定你使用的方法適合你的優勢能力。如果你用錯誤的方法追求正確的目標,最後還是會走錯地方。

    「贏家從不放棄!」這句話放在海報上振振有詞,但其實是個謊言,也是危險的潛規則。事實上,有些事情除非你嘗試,否則是學不到的。你可能需要試一兩個月,才能決定是否真的喜歡。你可能需要寫一陣子小說,才能正確判斷到底有無樂趣。你可能要擬定創業計畫,才能知道在你住的城鎮開一家香料店會牽涉到哪些細節。 但是,當你付諸行動時,你也會明白自己是否真心喜歡此事。你怎麼知道你經歷的是因為選錯目標而產生的真正不快,或只是實踐目標當中必然會有的一般挫折? 蘿拉.墨菲—里茲克念法學院時面臨這個問題。當律師是她的夢想,她想協助改變與癌症相關的立法、資助與研究。她的五位親人都因罹癌而在五十歲時過世。「我覺得如果我沒推動此事,就是讓家人失望。」她法學院念了三個學期,「事實上我痛恨清醒時的每一刻,我把夢想握得太緊,把我自己以及...

    花幾分鐘誠實回答上述問題,有些潛規則或許已在你心中深植多年。或許當你父親告訴你,大學念創意美術沒「錢途」時,你相信了。或許前男友對你外表不經意的評論,變成了縈繞你心的潛規則。又或者,你相信一條非常普遍的潛規則:除非你單打獨鬥,否則努力不值一提。今天就除掉你的潛規則吧,不聽從那些潛規則,要完成目標會容易許多。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完成:把不了了之的待辦目標變成巳實現的有效練習》,由 天下雜誌 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PxhereCC Lisenced。)

  2. 2019年1月21日 · VO 精選好書 2019-01-21. 《VO》導讀: 你是不是也曾嚮往近幾年很紅的斜槓人生」? 可以參考一下自由工作者的心路歷程從決定辭職到真正開始斜槓這中間必須不斷與自己對話問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責任編輯:鄭閔文) 文/自由作家、編輯 劉揚銘. 近年來有愈來愈多人不再滿足於單一職業而是透過多種身分與多重收入的組合挑戰更豐富的工作與人生比如譯者健身教練或是廚師文字工作者等等因為這類人在自我介紹時常用「/」區分不同職業,「斜槓也變成他們的代名詞。 在面臨低薪與高房價的台灣職場也吹起斜槓青年旋風,試圖以不同於傳統的職涯發展模式找一條新出路。

  3. 2019年1月2日 · 每天起床都帶著愉快的心情上班嗎如果不是的話會不會是現在這份工作不適合你呢工作中難免遇到挫折情緒起伏但要怎麼理性判斷是否該辭職恐怕沒那麼容易讓心理師許皓宜用7個職場心理痛點教你如何判斷心累的狀態

  4. 2020年3月2日 · VO 精選好書 2020-03-02. 《VO》導讀: 工作了好多年,還是無法在職場感到快樂? 如果不是為了生活真想立刻就辭職? 如果你常常抱持著以上的想法,那或許是你還沒找到「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接下來就讓獲得美國蓋洛普(Gallup)認證的性向分析家 朴建鎬 帶迷途的你我找到如何「愛上工作」的那條道路。 (責任編輯:黃懷容) 「要不是為了生活,真想立刻辭職不幹! 」 「才剛上班就好想下班喔! 十個人只有一個熱愛工作. 這意謂著,十個員工裡在美國有三個,在韓國只有一個,能找到工作的意義與價值。 認真工作卻無法愛上工作的原因. 做適合的工作才能愛上工作. 「主動投入」而非「被動投入」 順著「心流」時,會覺得「心像是流動的流水一樣寧靜」、「像是在天空翱翔般的自由自在」。 好主管秘笈來了!

  5. 2015年12月15日 · 菜鳥:「小路要離職都不管事都是我跟老闆在幫他擦屁股業績獎金他拿去事情都是我在做。」 這樣的對話小路離職前夕那幾天同事私下都在耳語但小路覺得有公司願意高薪挖角他他感覺很威風絲毫沒把同事放在眼裡。 不是不報 ...

  6. 2019年1月7日 · 2019-01-07. 分享本文. 「30 歲前賺到 100 萬人民幣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這是中國知乎在去年 5 月引人熱論的題目,擁有近 2,000 則留言,每則回覆洋洋灑灑幾千字不在話下,可見網民對題目的感觸之大。 而其中有一則回覆遭網民瘋傳,1 萬網民按讚。 一煒曾任職華為區域財務分析師。 出社會 3 年,正值 25 歲。 根據一煒 計算 ,他 2017 年度稅後總薪資高達 52 萬人民幣(約 260 萬台幣),出社會三年薪水總加粗估也破百萬。 一煒受邀回答「30 歲前賺到 100 萬人民幣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這個熱門問題,文章下筆第一句「25 歲,放棄年入 50 萬的工作」卻道盡了他在華為工作的一切甘苦。 華為給你國際舞台、發展環境,不只是血汗工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