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歐陽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22日),名一作脩,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諡號文忠;籍貫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是北宋時期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為“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www.wikiwand.com/zh/欧阳修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歐陽修 (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22日 [1] ),名一作 脩 [註 1] , 字 永叔 , 號 醉翁 、 六一居士 , 諡號 文忠 ;籍貫 吉州 廬陵 (今 江西省 吉安市 ),生於綿州(今四川 綿陽 ),是 北宋 時期 文學家 、 史學家 、 政治家 ,為「 唐宋八大家 」、「千古文章四 ...

  3. 歐陽修 (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22日 [1] ),名一作 脩 [註 1] , 字 永叔 , 號 醉翁 、 六一居士 , 諡號 文忠 ;籍貫 吉州 廬陵 (今 江西省 吉安市 ),生于绵州(今四川 绵阳 ),是 北宋 時期 文學家 、 史學家 、 政治家 ,為“ 唐宋八大家 ...

  4. 歐陽修是在 宋代 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 文風 的文壇領袖。 領導了 北宋詩文革新運動 ,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 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 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 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他曾主修《 新唐書 》,並獨撰《 新五代史 》。 有《歐陽文忠集》傳世。 基本介紹. 本名 :歐陽修. 別稱 :歐陽文忠、歐文忠. 字號 :字永叔. 號 醉翁 、六一居士. 所處時代 : 北宋.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綿州. 出生時間 :1007年8月1日. 去世時間 :1072年9月22日. 主要作品 :《 歐陽文忠公集 》 主要成就 :參與纂寫《 新唐書 》《 新五代史 》;北宋 古文運動 的代表.

  5. 歐陽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8日), 字 永叔, 號 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江南西路 吉州 廬陵 永豐(今 江西省 吉安市 永豐縣 )人。. 北宋 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 歐陽修四歲喪父,雖家貧而好學。. 宋仁宗 天聖八年(1030年) 進士及第 。. 景祐元年 ...

  6. 歐陽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8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 歐陽修四歲喪父雖家貧而好學。. 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及第。. 景祐元年(1034年)任館閣 ...

  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歐陽修 (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22日 [1] ),名一作 脩 [註 1] , 字 永叔 , 號 醉翁 、 六一居士 , 諡號 文忠 ;籍貫 吉州 廬陵 (今 江西省 吉安市 ),生于绵州(今四川 绵阳 ),是 北宋 時期 文學家 、 史學家 、 政治家 ,為“ 唐宋八大家 ”、“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他歷仕 仁宗 、 英宗 、 神宗 三朝,官至 翰林學士 、 樞密副使 、 參知政事 ,曾積極參與 范仲淹 所領導的 慶曆新政 政治改革。 文學方面,歐陽修成就斐然,是唐代 韓愈 、 柳宗元 所倡導之 古文運動 的繼承者及推動者,為 古文 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8. 1370篇詩文.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1007年8月1日寅時歐陽修 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當時他父親任綿州軍事推官已經56歲了。 3年後(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父親去世。 歐陽修是家裡的獨子與母親鄭氏相依為命孤兒寡母只得到湖北隨州去投奔歐陽修的叔叔。 叔叔家不是很富裕,好在母親鄭氏是受過教育的大家閨秀,用荻稈在沙地上教歐陽修讀書寫字。 歐陽修的叔叔也不時關懷,總算沒有讓童年的歐陽修失去基本的教育。 歐陽修自幼喜愛讀書,常從城南李家借書抄讀,他天資聰穎,又刻苦勤奮,往往書不待抄完,已能成誦;少年習作 詩 賦文章,文筆老練,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興的希望,曾對歐陽修的母親說:“嫂子不必擔憂家貧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