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利水之選:健脾祛濕湯. 材料(4至6人分量):. 雲苓1両、白朮1両、淮山1両、茨實1両、生薏仁1両、木棉花1両、蜜棗4枚、瘦肉1斤(汆水). 煮法:. 1.雲苓、白朮、淮山、茨實、生薏仁、木棉花等材料先浸20分鐘。. 2.全部材料放進鍋內,注入2公升清水,用大火煲 ...

  2. 2024年3月31日 · 產後6周內不宜浸浴,以免傷口受細菌感染。. 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吋的三陰交穴,按摩可調補肝腎。. 許醫師稱,產後不宜吃生冷及寒涼食物,宜吃營養均衡之暖食。. 註冊中醫師許懿清博士. 黨參烏雞湯能益氣生血、溫中補虛,適合產後復原飲用 ...

  3. 2014年2月24日 · 做法:水魚出水去內臟,連同其他材料隔水燉3小時。 功效:祛濕解毒. 白扁豆苦瓜湯. 對象:皮膚經常搔癢或見膿瘡者. 材料:白扁豆1両、苦瓜1斤、蠔豉2両、瘦肉半斤. 做法:將8碗清水連同材料以大火煮滾,再轉慢火煲約1小時30分。 功效:清熱解毒. 鯉魚赤小豆湯. 對象:脾虛水腫型患者.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4年11月25日 · 產後不適最常見包括惡露不絕、流汗及頭暈。黃韻婷稱,產後的分泌物稱為惡露,最初呈血塊狀、深紅色且量多,一般產後二十日流清。若產後三周以上仍排不清污物且有異味,即屬惡露不絕,可引致腹痛,最好求醫處理。

  6. 2019年3月17日 · 製作方法是將紅豆洗淨用清水浸過面,放入冰格雪約6小時,紅豆吸收足夠水分便能在短時間煲至起沙。 用大約個半鐘,便能炮製出具排毒益氣、利尿養肝的滋潤湯水。 材料: 沙葛1斤、紅豆6両、豬腱5両、薑2塊. 做法: 3. 豬腱洗淨後用加了薑的滾水汆水。 4. 將所有材料與2.5公升凍水,煲約1.5小時,用少許鹽調味即成。 祛濕三寶 補虛潤肺. 有「祛濕三寶」之稱的野生鮮品牛大力、土伏苓及入地老鼠,本身功效已較乾品更優勝,加上具特強祛濕療效,故在這潮濕季節特別受一眾主婦歡迎。 「牛大力補虛潤肺、強筋活絡。 土伏苓具骨火、清熱解毒之效。 至於入地老鼠就有利關節、活血散瘀。 配合利水化濕的赤小豆、扁豆等材料,有解除疲勞的功效。

  7. 物理治療師指出,孕婦在懷孕期間體重過分增加會影響健康,可導致血糖過高、血壓高及增加關節的負荷,產前產後作適量運動有助盆底肌復原,亦可減少水腫,持續數月更可收身。

  8. 2020年7月7日 · 屈認為,要改善水腫,必須治病求本,從生活習慣和飲食着手。戒煙少酒、清淡飲食、適時運動和休息,學習壓力管理均有助改善水腫。不少食物均可改善水腫,例如五指毛桃、淮山、桑寄生、綠豆、玉米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