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9月1日 · 第三階段:調整情緒 當然,這不是神奇的方法,所以不可能寫完第二回合的筆記後,我的心情就真的完全豁然開朗了。 但這會是有用的方法,所以雖然不會完全解脫,卻一定可以達到部份的改進。

  2. 2022年5月27日 · 如何用永久筆記管理變動資訊? 我的疫情期間健康生活筆記經驗談. 作者: Esor Huang 5月 27, 2022. 通常一個專案或任務只要執行的時間一長,一定不斷的有新變動,一直都會有新的資料出現,這時候我們可能開始在自己的資料夾、筆記本中堆積這些新內容,但時間一久,這些資料、檔案、文件、筆記開始變得錯亂、重複, 雖然資料都儲存下來了,但我們卻無法高效率的找到相關的資料? 也沒辦法快速準確的使用需要的資料? 明明我都很努力地記下來,為什麼還會變成這樣呢? 我希望能只用一則簡單清楚的筆記,就能夠管理不斷變動的資訊,我們也就能夠更輕鬆應付不斷變動的專案與任務。

    • 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1
    • 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2
    • 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3
    • 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4
    • 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5
  3. 2024年1月7日 · 第三階段:新舊想法的連結 將新問題與過去的想法或文章連結。方法:搜索舊的問題筆記,與當前問題筆記連結。第四階段:撰寫與輸出 將前三階段的積累轉化為文章。方法:整合各階段的成果,形成完整的文章草稿,完成最後的輸出。

  4. 2016年1月5日 · 第三階段: 反省 5,記下學習的過程,嘗試改進的行動 筆記的好處之一,是記錄下準備要做的事情,例如記下準備要學什麼的資料。

    • 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1
    • 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2
    • 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3
    • 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4
    • 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5
  5. 2018年3月3日 · 第一階段:列出被佔用的時間. 首先考慮自己所有工作與生活的行程安排,把「一定會被佔用的時間」都填寫上去。 要注意這裡不是填寫不確定的計畫,而是 把已經確定會被佔用的時段填上,例如通勤、照顧孩子、會議行程、娛樂時間等等 。 但如果是自己可以彈性利用的時段,例如中午休息時、快下班前等等,我會當成自己可以利用的空檔先空下來。 第一階段可以帶來兩個好處,一個是知道自己有哪些可以自主運用的空檔。

    • 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1
    • 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2
    • 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3
    • 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4
  6. 2018年3月1日 · 其實,這個視覺化的表單,主要用途是提醒我自己規畫一個習慣需要考慮的「四個關鍵角度」,如果把表單簡化,那麼將會是下圖這樣的四大主題: 目標設計 :最核心的思考,想要達成什麼具體願景,決定了我要採取什麼樣的習慣行動。 現實情境 :第一步的推演,不符合現實的習慣不可能實現,一定要從自己的現實時間中,找到習慣可以被觸發的合理情境。 行動設計 :習慣是行動的結果,什麼樣的行動是可行的? 我要用什麼新行動取代什麼舊行動? 獎勵與回饋 :養成習慣是一種任務,也是一種遊戲,要能評量,要有獎勵,才知道怎麼樣逐漸變得更好。 如果掌握了習慣被養成的規則,不一定硬要照著這個表單來填寫。 但是這個習慣規則表,卻能提醒我自己不要忽略了某些關鍵。 或是在養成習慣過程卡關時,評估一下是不是哪個環節卡住了?

  7. 2016年7月30日 · 1. 理性切割, 「延遲」 困難但不重要的選擇. 困難的選擇需要理性才不會走向歧途,但考慮周詳才做決定很花時間,所以我們首先要辨識出哪些困難的選擇是「暫時不重要的」。 通常困難的選擇應該會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之所以不重要,可能是「時機未到」。 例如我的新書才剛剛開始製作,我卻開始煩惱未來出書後的大型論壇怎麼企劃,然後因為無法決定最好的行銷企劃是什麼,而導致書籍遲遲無法動工。 把眼光看得太遠雖然不是壞事,但為了太遠之後的選擇而煩惱,導致現在什麼都做不了,這時候怎麼辦? 這時候我的好方法是: 把想到的選擇先記下來. 但還不要焦慮怎麼下決定. 說不定等到事情慢慢接近時,我就知道哪個選擇更好了. 我們可以一開始就把事情想清楚,但只要先做近期需要的決定就好,長遠的選擇就等時間讓其慢慢開花結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