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4月29日 · +14. 癌症先兆1.持續感到疲倦. 在一般情況下,疲勞只要好好休息就能迅速恢復,但要小心嚴重且持續的疲勞。 超過6個月難以恢復的慢性疲勞被稱為「慢性疲勞症候群」。 有研究發現,慢性疲勞症候群與多種體內壓力來源有關,包括血清功能系統、細胞因子和發炎反應、代謝功能調整、粒線體功能障礙,甚至與遺傳變化有關。 若人體免疫力長期受損,會令潛藏在體內的癌細胞快速生長,特別是消化系統的癌症腫瘤,與慢性疲勞和便秘之間關係更密切。 癌症先兆|2. 持續腹脹. 女性持續腹部脹氣可能是卵巢癌的先兆。 女性如果一直感到腹部壓迫感、下腹或骨盆疼痛、腸胃不適、進食困難或容易有飽足感,且持續數週無緩解,也可能是卵巢癌的徵兆。

  3. 2021年10月22日 · 上腹疼痛持續不斷 小心胰臟癌. 腹痛原因百百種許秉毅表示可從腹痛發生位置加以判斷腹痛出現在右上腹時可能有十二指腸潰瘍或膽結石的情形上腹或左上腹有胃及胰臟當胃炎胃潰瘍或胃酸倒流等疾病發作時就會產生疼痛感許秉毅提醒當疼痛感持續不斷就要小心可能是胰臟癌。 「如果腹痛出現在肚臍附近,較常見的原因是腸躁症引起的滾絞痛。 」許秉毅說,通常在排便後疼痛感就會緩解;右下腹有闌尾,疼痛產生時通常是盲腸炎,下腹痛就可能是因便秘脹氣造成。 胰臟癌症狀包括黃疸、小便變深、大便變淺色或灰色等(按圖👇👇👇) + 23. 相關文章:【胰臟癌】背痛皮膚痕小便啡黃13個症狀 初期難發現5大高危因素. 壓力也會引發腸胃不適.

  4.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發佈的數據,與 2017 相比,胰臟2018年新症個案增加 11.6%至 855 宗,自 2008 年起上升約 91%。 雖然胰臟並不屬於本港十大常見癌症,但卻是2018年全港第五位致命的癌症,該年有711人因胰臟而死亡 。 胰臟死亡率偏高,與胰臟的位置有密切的關係。 胰臟組織位於下部後方,位置隱蔽,致使早期胰臟大多沒有病徵,令患者難以及早發現。 事實上,臨床不少胰臟病例,都是在癌細胞擴散到其他器官後引起症狀,方被發現 。 然而,即使確診時已屆晚期,患者亦無須絕望,皆因近年醫學界針對胰臟研發出更多治療方法,有效延長部份晚期病人的存活期。 胰臟常見症狀.

  5. 源自胃和大腸的腹膜轉移本身初期可能沒有症狀症狀是由癌症的原發器官引致例如胃癌可能會上腹不適噁心沒有胃口易飽,「大腸癌可能大便有血習慣改變,「闌尾癌則會引致闌尾炎」。 「 卵巢癌」、「闌尾癌腹膜間皮瘤本身可能沒有症狀症狀出現時便可能是因腹膜轉移或腫瘤引致的腹脹」、「腹水」(ascites),腹部硬塊」。 「 腹膜轉移」或腫瘤發展至後期,最終會引致「胃腸道」多處阻塞而致命。 腹膜癌病病理及臨床特徵. 腹膜癌病的治療. 較傳統的概念認為,不論是源自那一器官的癌症,當「轉移」在「腹膜」任何一處出現,即使其他地方未有肉眼可見腫瘤,微少的癌細胞亦已存在。 縱然將該處的「轉移」切除,其他的「腹膜轉移」會短時間內浮現,最終因「腸胃道」多處阻塞而致命。

  6. 出現以下徵狀可能是患上胰臟癌上腹部出現與飲食無關的持續疼痛並會反射至背部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消化不良腹脹等腸胃障礙現象。 出現黃疸、皮膚痕癢、大便呈陶土色。 體重短時間內銳減。 上腹部出現固定、堅硬的腫塊。 腹水。

  7. 2017年7月27日 · 醫師提醒如果超過40歲出現上腹悶脹持續腹痛體重減輕食欲不振嘔吐腹瀉或黃疸且原因不明時要警覺可能是胰臟癌應盡速至醫院腸胃肝膽科接受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等檢查平日多攝取蔬菜水果不菸少酒少油脂健康的生活型態仍是防癌的不變法則。 胰臟的外型屬長條狀,分為頭部、體部及尾部。 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謝瑞坤解釋,長在頭部的胰臟癌腫瘤,有時會造成阻塞性黃疸,比較有機會早期發現,若是體部及尾部,並沒有明顯徵兆,就很難早期發現。 謝瑞坤也無奈地表示,胰臟癌的致病原因目前仍不清楚,因此很難早期預防。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8. 上腹痛不等於胃痛 提防奪命胰臟癌. 相比起肺癌乳癌腸癌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癌症胰臟癌雖然並不常見卻位列本港死亡率最高的十大癌症之一究其原因與胰臟本身的結構特性患病表徵不明顯有莫大關係外科專科醫生竺兆豪表示不少人誤將胰臟癌導致的不適當成普通胃痛未有及時求醫診治以至於耽誤了病情。 王小姐(化名)年約40歲,兩年前開始出現上腹痛,她由於工作忙碌,一直以為是壓力大引發胃痛,故即使症狀持續,仍只服用胃藥了事。 服藥大半年來,「胃痛」仍時有發生,她開始留意到情況不尋常而求醫。 醫生利用胃鏡檢查,未見王小姐的胃部有任何異樣,但留意到胃部一處有被頂出的現象,因而安排電腦掃描,結果確診她患上胰臟癌。

  1. 相關搜尋

    癌症病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