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4月7日 · 膝蓋關節問題是來看骨科患者中最常遇到的問題其中膝蓋積水不分男女老少都有可能發生台灣台中光田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嚴可倫指出運動傷害關節損傷年齡退化等都是可能造成膝蓋積水的原因嚴重時甚至會感到膝蓋又腫又痛外觀就像麵龜一般難以忍受究竟什麼是膝蓋積水膝蓋積水的成因. 嚴可倫指出人體關節中都含有少量的關節液主要功能是保護潤滑關節並減少摩擦。 關節液每天都會自然產生與吸收,維持平衡狀態。 然而,當膝蓋受到損傷發炎時,可能導致關節液累積過多,影響關節活動並出現不適症狀。 運動傷害、退化性關節炎、關節內部損傷、細菌感染等,都是引發膝蓋積水的常見原因。 相關文章:膝痛|關節僵硬腫脹4症狀代表膝蓋在退化 注意3重點延緩關節老化👇👇👇. + 3. 膝蓋積水的症狀.

    • 九招改善膝蓋痛(按圖細閱👇👇👇)
    • 坐姿膝打直
    • 坐姿墊腳勾腳
    • 站姿墊單腳腳尖
    • 直腿後抬

    當膝蓋周圍的肌力增加了、變強了,比較能吸收膝蓋於負重活動時接受到的衝擊,減少站著,走路,活動之間造成的關節磨損。總之,練習膝蓋附近的肌肉力量,可以打造一個穩定,有支撐性的膝關節,比較有機會能脫離久坐生活,走更長的路。最好的是,生活中可以不需要止痛藥。 相關文章:【膝蓋痛】日行8層樓梯降死亡風險?行樓梯3原則降血糖血壓唔傷膝👇👇👇 這裡我們要訓練的最主要肌群,是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與大腿後側的火腿肌群。針對這兩大肌群,你可以再看看「膝蓋愈動愈痛 – 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與「後腿好緊快抽筋,你得認識「大腿後側火腿肉」」這兩篇了解更多。 另外,也要加強小腿肌肉和髖部的肌群。在過程中,不要趕著做任何動作,慢慢來,一樣一樣好好練習。在這樣的訓練過後,肌肉和關節是會感到比較痠痛一些。倘若你是在訓練...

    鍛鍊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先坐在椅子上,膝蓋彎曲,腳底踏平於地面。慢慢靠著股四頭肌收緊,讓膝蓋打直,而使右腳腳底抬離地面,整隻腳平行地面,但不要讓膝關節有鎖住鎖死的感覺。過程中手可以自然垂放,也可以扶住椅子兩邊。連續練習8-12次之後再換腳練習。

    這個動作墊腳尖時鍛鍊小腿肌肉,勾腳的時候鍛鍊大腿後側的火腿肌群,同時也可以讓踝關節活動度變好。先坐在椅子上,膝蓋彎曲,腳底踏平於地面。腳跟勾起來,讓腳尖離開地板,感受大腿後側的肌肉收縮,停留一下,再改成墊腳尖。過程中雙手可以平放在大腿上方。可以兩腳同時練習,也可以一次練習單腳。

    這個動作可以鍛鍊小腿肌肉以及大腿後側的火腿肌群。站直身,兩腳約與肩同寬。勾起左腳讓左膝蓋彎曲約90度。手輕輕扶著椅背,讓右腳腳跟離地,墊起右腳腳尖,停留一下再放下右腳。過程中左腳維持勾起九十度的狀態。連續練習8-12次之後再換腳練習。如果覺得單腳練習有困難,可以先練習雙腳著地的墊腳尖。 相關閱讀:【膝蓋痛】強化肌肉治膝痛必學簡單2招 蹲跑跪最易傷膝👇👇👇 接下來的四個動作也可以叫做「髖部四部曲」,其實就是往四個方向訓練髖部,記得,髖部的穩定對膝蓋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希望減少膝蓋痛的時候,我們也要花點時間鍛鍊臀中肌、臀小肌、縫匠肌、髂徑束等圍繞在髖部附近的肌肉群。各位可以再看看「增加膝蓋穩定度,臀中肌可以這樣練」這篇了解更多。

    身體站直,兩腳距離約與肩同寬。右手扶著椅背,收縮臀部肌肉,左腳打直往後側抬起。連續練習8-12次之後再換腳練習。 如果膝蓋曾經受到外傷,很容易突然就腳軟,或是目前膝蓋非常痛、完全動不了、目測看來膝蓋非常腫,就先不要勉強練習。不然,都可以利用這些最簡易的活動,來增加膝蓋附近肌肉的強度。接著,如果你還想要更進一步,請看「膝蓋痛,有退化,該怎麼運動?」這篇,了解更多的運動訓練可能。 相關文章:【關節炎】落樓梯蹲低痛或關節退化 葡萄糖胺2大補充品點食見效? 【本文獲「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九招改善膝蓋痛】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

  3. 2024年3月10日 · 膝蓋內側痛原因. 你是否會反折腰部呢膝蓋內側會感到疼痛的人請確認看看自己是否有因為骨盆過度前傾產生腰部反折和內八的情形女性因為骨盆較寬走路時容易有內八的傾向一旦走路內八負責穩定膝關節的內側副韌帶就會產生壓力使得被稱為鵝掌肌腱的肌群過度拉伸導致膝蓋內側容易感到疼痛。 1. 腰部反折不只會讓膝蓋內側出問題,腰部和小腿(蹠肌等)也可能產生毛病,需要特別留意。 2. 骨盆前傾的角度如果過大,膝蓋就會被往內擠,導致膝蓋的位置倒向內側,因而對膝蓋內側造成負荷。 相關文章:關節炎|痛風晚發作退化關節炎早上痛? 4類關節炎有1種會致骨變形👇👇👇. + 8. 膝蓋內側痛改善方法.

  4. 2021年6月27日 · 台灣一位65歲的阿嫲最近感覺膝蓋疼痛無力下樓梯時覺得膝蓋特別僵硬很容易跌倒孫子發現她的左邊膝蓋好像腫了一包鼓鼓的讓阿嫲幾乎蹲不下去。. 復健科醫師指出這不是腫瘤而是貝克氏囊腫作祟。. 膝蓋後面腫一包和關節退化有關 ...

  5. 2022年6月24日 · 膝痛不是長者才有不少做運動上班久走走路多的人也會有膝痛問題而退化性膝關節炎也不一定全因老化所致日常的小動作也可能會磨損膝蓋不少做運動上班久走走路多的人也會有膝痛問題。 (lindsayhenwood/unsplash) 退化性膝關炎常見症狀: 1. 膝關節內側外側痠痛. 2. 膝關節周圍腫脹. 3. 膝關節卡卡有聲. 另有3大原因可導致膝關節炎:(按圖了解👇👇👇) + 2. 相關文章: 【扁平足】膝關節痛或因外八字腳上樓梯 2個動作紓緩及鍛練肌肉. 日常生活中,該如何護理膝蓋? 需謹記「60度」和「慢」的2個護膝原則! 護膝關鍵一:60度. 慈濟醫院膝關節健康中心主任呂紹睿提出,護膝的關鍵是「60度」。

  6. 2021年5月23日 · 造成膝蓋痛的原因有很多如高齡舊傷膝關節炎等都有可能大致上可歸咎於3大主因創傷新陳代謝問題Metabolic Problems),和退化性組織病變。 以下針對3大主因進行說明,若有任何疑問、症狀請尋求專業醫生進行評估及診斷。 撰文:Kai Shih 醫學審稿:台灣註冊醫師賴建翰/Hello醫師. 3大常見膝蓋痛原因點擊下圖看清👇👇👇) + 3. 1. 創傷、過度使用造成的發炎. 可能是因為過度虛弱、過度運動、過度撞擊、過度扭曲、過度拉扯等,而導致膝蓋走位、受傷,使膝蓋產生疼痛,並無法正常運作。 造成創傷的常見原因有: 肌腱炎 :肌腱炎(Tendonitis)是運動時一次伸展過度,造成撕裂而導致的發炎,會引發膝蓋疼痛。

  7. 2022年7月6日 · 一般人關節腫脹疼痛活動不靈活的時候通常會去看骨科或復健科但膝蓋痠痛形成原因眾多有些在家庭醫學科風濕病科也能診治! 民眾掛號常常覺得一頭霧水,到底如何分辨看診需掛哪一科? 台灣新光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柳朋馳指出,患者可以參考以下4個關鍵指標,幫助判斷該看哪科: 1. 從疼痛的關節數目判斷. 識別單一關節或多發性關節,影響就診科別不同。 例如:單一性疼痛有可能是外傷造成,這種情況可以掛骨科;若過去有痛風病史,那單一關節疼痛也有可能是痛風發作,此時就該掛風濕病科。 2. 從發生時間判斷. 觀察疼痛是單一性的急性發作,還是已經反反覆覆的發作過幾次;如果是痛風,可以單次發作或反覆發作;若是感染性的,以單次發作居多。 3. 從發生表徵判斷. 患處是不是有明顯的紅、腫、熱、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