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14日 · 傷者通常都知道自己已經脫骱會跟醫生說:「扭親膝頭哥』,膝頭好像移位了」。 膝關節正前方凹陷 疼痛腫脹. 什麼是「菠蘿蓋」脫骱? 醫學上稱為髕骨不穩 (patellar instability),通常又分為創傷性髕骨脫位 (patellar dislocation)和慢性髕骨半脫位 (patellar subluxation)。 病人出現第一次脫位後,較易出現第二次脫位,重複脫位會令到髕骨關節不穩,經常出現半脫位的情况。 要了解髕骨脫位,首先要認識髕股關節結構。 髕骨位於膝關節正前方,骨頭呈三角形。 髕骨和後面的股骨構成一個關節面,稱為髕股關節。 髕骨上方連接股四頭肌下方是髕骨肌腱,再接連脛骨。 當膝關節屈曲伸直時,股四頭肌帶動髕骨,髕骨在股骨凹槽上下滑動,再帶動脛骨提起。

  2. 2015年4月16日 · 使用護膝用品 減輕膝蓋痛楚. [2015.04.16] 發表 推文. Lead:Warm up與cool down是運動防受傷的基本法則,然而若真的不幸受傷了,其實也有不少配件可幫手,減低再次受傷的風險。 下肢來說,以腳踝及膝蓋部位最易扭傷,現時市面護踝、護膝用品林林總總,令人眼花撩亂,要選擇最合適的種類,也有不少學問。 Main:1. 傷癒運動宜循序漸進. 運動拗柴很常見,究竟扭傷後隔多久才可重新做運動? 註冊物理治療師魏志榮指,要視乎韌帶受傷的嚴重性,如腳踝拗柴可分為三個程度。 「輕微的是輕輕扯傷韌帶,並無撕裂,一般數天至一星期已可康復;嚴重一點是將韌帶扯鬆了,但未完全斷裂,約需四至六星期才可痊癒;較嚴重是韌帶斷裂,即使不用做手術,都要兩三個月才能康復。

  3. 要知道退化性膝關節炎多分為早期及晚期早期的治療方針多想保留關節不動手術。「故首要控制體重減少膝頭壓力二是多做非負重或是低衝擊運動如游水水中運動來鍛鍊肌肉。」吳富源指早期患者也可考慮用矯型護膝它也能減少膝頭內側的壓力

  4. 例如打電腦打很久剛開始不會痛後來肩頸疼痛這是長期力量使用不正確我們經常會忘記正確的站姿坐姿使得骨骼結構改變導致肌肉不斷耗損當肌肉組織開始無力骨頭與骨頭之間縫隙變窄活動時容易摩擦到筋骨容易跑掉自然產生卡卡聲陳萍

  5. 5 天前 · 很多有膝患或膝關節曾經受傷人士都會在做運動需要連續使用或負賀膝關節時配戴護膝減輕膝關節受力及損耗。. 市面上有售多種不同型號的護膝大部分聲稱有助舒緩膝患或減輕勞損。. 今期傅卓明物理治療博士會根據不同需要,介紹多款不同級別 ...

  6. 2024年5月21日 · 膝髕骨軟化症 (Chondromalacia Patella) 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膝關節痛症。 患者以女性及中老年人居多因長時間坐着或年老導致大腿四頭肌收縮無力穿著高跟鞋經常跪下不當運動或髕軟骨受壓太多引起。 痛症會令患者膝關節在上落樓梯時感覺酸軟無力、在平地上無法屈膝蹲下或下跪,影響患者逐漸失去日常生活的多種功能,帶來諸多不便。 其實膝髕骨 (Patella) 是接連大腿四頭肌 (Quadriceps)、髕骨肌腱 (Patellar Tendon) 及小腿骨 (Tibia) 之間的一塊骨頭,其作用為承受膝關節彎曲時的壓力。 當膝關節在彎曲至30 度時,承受的壓力約為體重的1 倍,當彎曲至60 度時,承受的壓力便達到體重的4 倍,完全蹲下時更會達到8 倍。

  7. 2022年1月10日 · 臨床檢驗患者通常會發現膝關節在伸屈時發出響聲當用力將膝蓋髕骨按壓向大腿骨時更會感到膝蓋髕骨酸痛當拉伸四頭肌至極限時亦會感到受限制或膝蓋髕骨痛楚。 部分較嚴重患者會無法完全屈伸膝關節。 治療膝髕骨軟骨軟化症主要針對恢復膝關節的原有功能。 物理治療師會運用熱療促進膝關節的血液循環,配合電療緩解痛楚,超聲波消炎及促進軟組織康復,使用護膝幫助固定髕骨的活動軌跡,之後再配合手力復位及功能康復運動,通常都能完全回復膝關節功能。 所謂預防勝於治療,要預防膝髕骨軟骨軟化症,首要注意避免壓傷髕骨後方的軟骨。 例如應減少穿著2 吋高度以上的高跟鞋。 另外亦應盡量避免跪在膝關節上,如因工作需要時常跪下,應穿戴護膝墊以減少對髕骨的損耗。 如需時常蹲下者亦可考慮配戴幫助固定髕骨活動軌跡的護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