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18日 · 明報專訊近年全球愈見關注性小眾權益噚日係國際不再恐同日」,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就掛起彩虹旗),以示對LGBT+社群嘅支持並喺facebook話英國致力喺世界各地維護促進LGBT+權利,「人們不應因他們的身份或所愛的人而受到歧視或迫害」;又舉行彩虹曲奇義賣籌款將款項捐畀本地LGBT+慈善機構。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盡覽《明報》收費內容. 新用戶30天免費試閱. 立即登記. 或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2. 2020年12月11日 · 此外,雙方會面現場設置區,特區政府表示「強烈不滿及反感」,批評英國政府挑釁。 【明報專訊】流亡英國的立法會前議員羅冠聰,日前會見英國內政大臣彭黛玲(Priti Patel),交流議題包括BNO計劃等,彭黛玲會後發聲明稱英國會與港人站在一起。

    • 1970年代一位記者的「超前視角」
    • 穿梭於東西方的混血兒
    • 英國盡力避免港英「死期」
    • 算不到「時辰到」那一刻
    • 難民心態再次若隱若現

    這樣的說話,如今看來平平無奇,但大家要知道此書首先發刊於1968年,再版發刊於1976年。1968年,香港剛剛經歷了「六七暴動」,時任總督戴麟趾(Sir David C. C. Trench)勉力維持了港英的管治,同時在彼岸的澳葡政府卻在1966年的「12.3」事件後威信盡失,國民黨在澳門的政治勢力亦徹底輸給共產黨,澳葡從此活在中共的影響力下。1976年前後,港英在時任總督麥理浩(Crawford M. MacLehose)的管治下推出各項影響深遠的改革:建設公共房屋、社會援助制度、推出九年免費教育、創立廉政公署、開發新市鎮等,香港的電子工業、商業和金融業亦大有發展,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當年,麥理浩尚未到訪北京,香港社會以至輿論普遍仍未深入意識到港英殖民管治於1997年的「大限」,更...

    然而,這本書並不是一部嚴謹的學術著作。要了解香港是如何被「借來」的,港英又曾經如何考量自己的「死期」,曾銳生(Steve Tsang)的一部著作《香港現代史》(A Modern History of Hong Kong)能提供堅實的分析材料。在1841年鴉片戰爭時,時任英國外相巴麥尊(Palmerston)曾經形容香港為「一塊搵間屋都難的荒島」(a barren island with hardly a house upon it)。的確,英國當年遠征大清的目標,絕不是一個香港島,而是其在「遠東」地區的商業發展——在英國約於1860年派遣駐華大使之前,香港總督同時是處理英國在華事務的最高級別官員。 由於香港自鴉片戰爭後成為靠近中國大陸的「境外」地區,於是不少在內地政治變動中失勢的官員、文人、...

    香港,就在近代東西方交流史的機緣下成為一位「半唐番」的混血兒,成為西歐及世界各地的「大班」跟中國打交道時的「洋行買辦」。不過,這位穿梭於東西方世界的混血兒,也不是沒有察覺其歷史機遇也有「死期」。在1925至1930年出任香港總督的金文泰(Sir Cecil Clementi),便曾向英國提出向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爭取把「租借」回來的「新界」正式納入港英版圖。「新界」以及「界限街」以北的「九龍」地帶,是清朝於1898年「租借」予英國99年。若不把這大片「租地」納入版圖,那在1997年租期屆滿後,難道港英便只剩下香港島和九龍半島?金文泰是盤算着要趁中國內亂頻頻、軍閥割據之時,為當時的港英解決「死期」的問題。不過英國並未接納金文泰的提案——倫敦當時研判認為,沒有一個中國中央政府會冒中華民族主義的大不...

    不過千算萬算,總算不到「時辰到」的一刻,就在「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一書再版問世後的數年——1979年,港督麥理浩訪華會見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讓香港前途問題成為社會話題,及後在1982至1984年22輪中英談判後,香港回歸塵埃落定。

    回歸以來,香港在《中國憲法》及《基本法》的憲制下實行一國兩制,在中國主權下延續跟內地社會不同的生活方式。回歸之時,香港人大抵沒有把已故領導人鄧小平「50年不變」的承諾視作「死期」,大家也視回歸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是我們的家。然而近來香港局勢劇變,港人移民他方的消息接踵傳來。在民心浮動下,「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的難民心態,又再次於香江的生活點滴中若隱若現。

  3. 2024年4月25日 · 明報專訊過去多次在英國國會回答有關香港人權狀况的英國外交部國務大臣卓雅敏Anne-Marie Trevelyan結束訪華行程以香港作為最後一站昨日先後與政商界及財庫局長許正宇會面部分場合觸及基本法23條立法包括英國駐港總領事戴偉紳在官邸宴請3名行會成員或立法會議員的午宴與會者稱卓雅敏曾主動問及香港年輕人狀况並無主動評論23條。 卓雅敏:與不同人會面是好事. 翻查資料,2018年或之前英國外交部國務大臣訪港均由時任特首或署理特首接見,事後政府新聞處會發稿交代(2018年則無發稿);今屆政府由財庫局長、商經局長與英方官員會晤,新聞處未有就會面發稿。 卓雅敏昨在政府總部逗留約50分鐘,被問及港方有否聽到英方立場,卓雅敏說「與不同的人會面是好事」。

  4. 2024年5月22日 · 2024年5月22日星期三. 吳秋北質疑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命名具殖民色彩 政府允日後避免側重殖民時期海防工作 (14:45) 香港海防博物館將於9月3日起改設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工聯會吳秋北認為海防館展品大多屬英國軍事設施或講述港英政府如何做海防工作海防主要涉及殖民統治時期,「點解仲要用呢種咁嘅殖民色彩嘅名稱嚟到命名」。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認為名稱仍然合適,因為博物館會以抗戰為題,同時設有海防建設的內容,並強調海防屬中性字眼,海防館的內容盡量以國家視角出發,又承諾日後會加強有關內容,以免內容側重英治時期的海防工作。

  5. 2024年5月14日 · 明報專訊英國昨日以國安法起訴3名男子涉嫌在當地為香港從事情報工作包括一名香港駐倫敦經貿辦職員案件昨日提堂3人獲准保釋據了解控方指該職員為香港情報組織工作指示另外兩名被告監視在英的本港民主派人士及示威者包括前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等又指駐倫敦經貿辦曾直接向被告支付共9.55萬鎊約93萬港元),未提及款項用途。 中國駐英大使館及外交部駐港公署強烈譴責英國「編造所謂案件」。 特區政府嚴正要求英方公正處理事件,「保障聲稱涉事的經貿辦行政經理的合法權益」(見另稿)。 3被告保釋 禁離境刪手機信息. 案件昨在當地裁判法院提堂,3名被告獲准保釋,其間須通知警方所使用的電話,不准刪除任何信息,警方在要求下可查閱電話。

  6. 2024年4月25日 · 英方在新聞稿中提及卓雅敏在與許正宇會面中提出關注在2020年國安法起香港的自由權利惡化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案件及近期基本法23條立法等。 她提及,持有BNO護照在英港人的關注,包括警方國安處先前懸紅通緝多人。 英方補充,與許正宇會面期間,雙方提及多個務實合作範疇,包括金融穩定、打擊非法金融行為,及綠色金融保持領先地位。 許正宇昨(24日)在社交網站表示,會上強調《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根本目標,是更好保障香港居民及在港人士的基本權利及自由,有利營商環境、全力推動經濟和金融發展。 英方又表示,卓雅敏早前在京與鄧勵會面期間,關注任何對英國民主制度的干擾,並強調一定會將英國的國家安全放在首位。 她促請,中方取消對英國國會議員及英國國民的制裁。 相關字詞﹕ 編輯推介 卓雅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