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1月26日 · 血壓高容易引致心血管病中風嚴重腎病等。 在美國,高血壓是僅次於吸煙的第二號導致死亡的殺手。 如果以全球各國的死亡數字計算,高血壓則升上頭號殺手。 鑑於高血壓對導致死亡的嚴重性正在增加,美國心臟協會在約兩星期前聯同幾個組織,把沿用了超過23年(1993年開始)的高血壓數字140/90下調至130/80,而原本140/90則晉升為第二級高血壓。 換言之,以往在量度血壓時要求上壓不超過140,下壓不超過90便可以避開高血壓這個標籤,但現在卻不行,必須要上壓低於130,下壓低於80。 因為這個改變,美國估計多了約三千萬患高血壓人士,而成年人中,高血壓患者會由原本的32%跳升至46%,接近半數的成年人數目,這個比例,的確驚人。

  2. 2013年4月3日 · 這均是導致愈來愈多港人患高血壓的成因」。 為響應世界衛生日,衛生署成立了「降低食物中鈉含量小組」,並在上月底召開首次會議,跟飲食業界合作,降低市民日常飲食中的鈉含量。 食物安全中心顧問醫生何玉賢說:「我們鼓勵業界將醬料與食物分開供應、以新鮮食料製作醬汁以取代現成醬汁等。 日攝量最少3,510毫克鉀. 人體在攝取少量鈉的同時,陳漢儀亦提醒市民應每天攝取最少3,510毫克鉀(可吃豆類、水果及蔬菜等),以維持體內鈉與鉀的濃度平衡,否則會影響神經系統傳送訊息,導致反應遲緩。 倡成年人兩年量一次血壓. 她又強調,高血壓患者若未得到適當治療,可導致中風、冠心病、心臟衰竭和腎衰竭等嚴重疾病,甚至可以致命,故建議成年人至少每2年量度血壓1次,及早減低患高血壓的風險。 相關新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3. 2016年5月1日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嘉嘉)「腦血管意外又稱中風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是中風的誘發因素中風為本港的第四位致命疾病。 近年港人中風有年輕化趨勢,有醫師日前在一個講座中指出,這是與港人飲食習慣有關,預防勝於治療,大家應從健康飲食、規律作息做起。 中風的高危族人士包括肥胖、常熬夜、壓力大及運動量不足等,心臟相關疾病患者及天生腦部血管異常者亦為高危人士。 東華三院─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最近於東區醫院舉行「預防中風」講座,並由莫恒殷中醫師擔任主講。 莫醫師表示,中風可分為兩種類型: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兩者皆造成腦神經功能損傷,從中醫角度,中風病機是本虛標實,本是肝腎陰虛,實是風火痰瘀。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7年11月15日 · 有飲酒習慣的人應限制飲酒量,有助降低血壓上壓約4毫米水銀柱。 美國心臟學會建議,男士每日飲酒不多於兩杯,女士則不應超過一杯 ...

  6. 2013年3月10日 · 腦動脈栓塞與血壓、血糖和血脂「三」關係密切,其中高血壓被公認為一個肯定危險因素,控制高血壓是預防腦中風關鍵措施之一。

  7. 2004年11月5日 · [2004-11-05] 五因素 助布什打贏選戰 放大圖片 深情一吻,慶賀勝選。(美聯社) 美國共和黨布什以360萬普選票壓倒克里,票站調查發現恐怖主義及經濟 ...

  8. 2012年12月13日 · 香港學童的肥胖原因主要與生活模式、飲食習慣和遺傳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