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9日 · 而2023全年整體強積更錄得投資回報,即將在今年第二季將會推出的「積易」(eMPF)對我們又有何影響呢? 1. 降低行政

  2. 2019年8月17日 · 【原文: 民主走到盡頭? 僅遇「中年危機」 (收費文章)】 撰文 : 鄧燕君. 欄名 : 好書推介. 不少港人爭取民主的同時,西方民主制度近年卻受到嚴峻考驗;英國脫歐遲遲未成、歐美民粹主義崛起,暴露民主制度的弱點,不禁令人反思,民主是否走到盡頭。 《How Democracy Ends》一書明確地回應.

  3. 2024年5月15日 · 根據澳洲ARC人口老化研究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opulation Ageing Research)於2022年發表的 一項研究 ,一個成年人的金融知識和素養 在53至54歲時登峰造極 ,理財狀態最成熟、最精明,在信用卡使用、利息和費用方面犯下的財務錯誤最少。. 50出頭正值壯年 ...

  4. 2023年12月27日 · 點擊圖片放大. Vanguard(先鋒集團)的Reed團隊按照集團散戶開戶的年份對他們的投資組合進行了統計,並計算出每個開戶年份股票分配的中位數——顯然,在黃金時期開戶的投資者即便在幾十年後的股票配額依然更高。 1999年互聯網泡沫膨脹時期開戶的投資者,中位數在2022年仍持有86%的股票。 2004年開戶的投資者持有股票僅有72%——他們在年輕時遭遇了經濟泡沫破滅。 全球化、靜態通貨膨脹以及利率的長期下降,從前的順風趨勢已經全部逆轉,年輕人必須要面對一系列更困難的投資選擇——儲蓄、如何在收益較低的市場實現利益最大化、如何實現投資與社會責任的平衡。 因此,如何作出正確的投資選擇顯得尤為重要。 價格上漲是用下一代前景換的. 為什麼沒有碰上好時代? 這也許是當下年輕投資者經常會抱怨的問題。

  5. 2020年6月26日 · 1. 合理化個人錯誤. Housel認為,高智商的人有更高的能力,去合理化個人錯誤。 他指出,若是其他人的錯失時,人會基於客觀情況而分析事件的來龍去脈,但當犯錯的是自己時,會傾向將錯誤合理化,甚至「作故仔」來自圓其說。 他舉例指,作為旁觀者,當基金經理投資失誤時,他可立即指出問題所在,例如是在泡沫時期買入、在恐慌期間賣出及分散投資不足等因素;但當自己是該名投資失誤的基金經理時,則可能會利用不同的環境因素,來解釋自己的錯誤,例如是「聯儲局的政策扭曲了經濟」,或是歸因於市場的錯誤。 他認為,人們經常認為自己比其他人優勝的錯覺,覺得自己沒有缺點,但因如此,導致人們失去意識自己的錯誤能力,難以客觀分析事件。

  6. 2022年11月14日 · 花旗銀行就著今年上半年的客戶數據作分析,當中内容包括年輕投資者用於投資的資金比例、投資組合分配比例及高資產淨值客戶「穩中求富」的理財觀念。 打破年輕人不懂投資的觀念. 有別於部份人對年輕人未懂投資的刻板印象,花旗銀行的數據顯示年輕投資者近6成資產用於投資。 在他們的投資組合當中,68%資產投放於股票,17%為外匯,亦有9%為基金,3%為債券。 而多元化的分散投資亦為他們帶來較理想的回報。 在今年上半年經濟下行的投資環境,年輕投資者從多元化投資獲得回報的比例為51%,比透過單一投資獲得回報的31%客戶明顯較高。 點擊圖片放大. 千萬富翁持14%現金. 傳統認為逆市中應採取「現金為王」的理財模式,但數據顯示不論千萬富翁還是百萬富翁客戶,他們於逆市中仍熱衷於投資,希望能夠「穩中求富」。

  7. 2023年3月28日 · 投資是零和遊戲?. 5個投資股票的謬誤 阻礙你累積財富.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3/03/28 20:30. 分享:. 有些人可能對「投資」這兩個字望而生畏,或許因為他曾經蝕過錢,或許因為覺得金融市場很險惡。. 市場確實有風險,但並非完全沒有安全港。. 以下 ...

  1. 相關搜尋

    徐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