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雷生春堂. 關於雷生春. 雷亮先生早年自廣東台山縣移居香港,其後聘請建築師布爾設計及興建舖居大宅 — 雷生春。 大宅於1931年落成,樓高四層,總面積約600平方米,上層為住所,地面為店舖。 自60年代開始,雷氏家族成員人口漸增,相繼遷離,至70年代大宅空置。 2000年,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雷生春為一級歷史建築,雷氏後人為保存故居並回饋社會,同年決定把雷生春捐予政府。 2008年政府將雷生春納入第一期《 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香港浸會大學最終成功獲選,將雷生春改建為中醫藥保健中心。 活化工程於2012年初竣工。 同年四月,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雷生春堂正式投入服務。 2022年,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雷生春正式被列為法定古蹟。

    • 雷生春堂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 雷生春堂. 关于雷生春. 雷 ...

    • 中醫藥學院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的官方網站。了解學院的學術領域、 ...

    • 聯絡我們

      聯絡我們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雷生春堂 - ...

    • 網頁地圖

      網頁地圖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雷生春堂 - ...

    • 影片

      影片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雷生春堂 - Hong ...

    • 檔案下載

      檔案下載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雷生春堂 - ...

    • 登記導賞團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雷生春堂提供導賞團,該頁面提供如 ...

    • CMEduNet

      CMEduNet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雷生春堂 - ...

  3. 雷生春於1931年建成地舖為雷亮的台山同鄉兄弟 雷瑞德 中醫師(他後來與雷亮和另外三人合作創辦九龍巴士)開設的雷生春醫館及藥店,上面三層為雷亮家庭成員的住所。 雷生春藥品在當時廣受附近居民歡迎,並且行銷海外。 雷亮於1942年逝世,雷生春跌打藥店在數年後結業,其後曾用作商住及出租作洋服店等用途。 約1980年代開始,雷生春住宅部分長期荒廢,但地面商鋪仍在營業。 1949年的雷生春. 活化前的雷生春. (2004年) 修葺中的雷生春. (2004年) 修葺完成的雷生春. (2005年) 空置的雷生春. (2007年) 中醫診所開幕當日. (2012年) 2022年的雷生春. 建築特色. 設於荔枝角道的雷生春正門,外牆為 水磨石 ,窗戶設有木製檔板.

  4.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 雷生春堂. 关于雷生春. 雷亮先生早年自广东台山县移居香港,其后聘请建筑师布尔设计及兴建铺居大宅 — 雷生春。 大宅于1931年落成,楼高四层,总面积约600平方米,上层为住所,地面为店铺。 自60年代开始,雷氏家族成员人口渐增,相继迁离,至70年代大宅空置。 2000年,古物咨询委员会评定雷生春为一级历史建筑,雷氏后人为保存故居并回馈社会,同年决定把雷生春捐予政府。 2008年政府将雷生春纳入第一期《 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 》,香港浸会大学最终成功获选,将雷生春改建为中医药保健中心。 活化工程于2012年初竣工。 同年四月,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 雷生春堂正式投入服务。 2022年,根据《古物及古迹条例》,雷生春正式被列为法定古迹。

  5. 2018年10月10日 · 地址:香港九龍旺角荔枝角道119號. 電話:+852 3411 0628. 環境介紹. 雷生春堂 是由九龍巴士創辦人雷亮先生邀請建築師布爾先生設計及興建,在1931年落成,建築特色是有貫通且寬闊的騎樓 (俗稱走馬騎樓),興建完後一樓是雷生春跌打藥店二至四樓則為雷氏家族的住所而雷生春的名字源於雷氏家族的對聯,「雷雨功深揚灑露生民仰望藥回春」,寓意雷生春所生產的藥品能夠妙手回春。 現在一樓依舊擺放了許多當時保存下來的文物,像是當年紅遍香港的八寶跌打刀傷葯露的包裝盒、說明書和大算盤。 另外還有專為雷生春所做的特刊。 另一片牆上側是介紹雷氏家族與雷生春的發展與歷史。

  6. GOOGLE 地圖. 按此觀看較大地圖. 樓層概覽. 雷生春堂內設有展示區地面對外開放其餘各層以預約形式為市民提供免費導賞服務。 主頁. / 雷生春堂樓層概覽. 該頁面提供了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雷生春堂樓層概覽包括展示區診症和治療室接待處藥房中藥園圃涼茶售賣處等

  7.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 雷生春堂 (雷生春堂) 诊所简介 雷亮先生早年自广东台山县移居香港,其后聘请建筑师布尔设计及兴建铺居大宅 — 雷生春。

  8. 2024年4月26日 · 雷生春堂. 曾居住雷生春之人物. 流行文化. 公共交通.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雷生春. 工具. 雷生春 (英语: Lui Seng Chun )位于 香港 九龙 深水埗 荔枝角道 及 塘尾道 交界,是具古典 意大利 建筑 特色的 唐楼 [1] ,业权原本由 九龙巴士 创办人之一 雷亮 (又名雷鸿维)持有。 建筑物 的名字源于 对联 “雷雨功深扬洒露,生民仰望药回春”,寓意雷生春的药品能够妙手回春。 2000年,雷亮后人捐赠给浸大中医药学院,后被 香港特区政府 列为 一级历史建筑 ,2012年4月更活化成为 非牟利机构 经营的中医诊所。 2022年5月,香港特区政府正式将建筑物列为法定古迹 [2] [3] 。 历史渊源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