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7日 · 這八篇故事,正是本書方法論的最佳驗證。 本書的日記方法論: 這本書最終提出了一套獨特的日記方法論。 你可以在章節編排上看到他的結構,但我這裡用不一樣的角度,重新幫大家看到方法論深沈的意蘊。 首先是「SLOW(慢)日記法則的三重性」。 第一重是要怎麼寫出能檢視人生的好日記? 這是本書第一部中所討論的,個人寫日記的SLOW法則。 第二重是如何能夠維持長期的寫日記習慣? 累積得愈久,反饋的能量愈大,這是本書第三部用SLOW法則延伸出來的習慣養成方法。 第三重是永錫令人驚豔的又一個獨創,他將SLOW日記法則擴充到他的企業顧問領域,在真實企業中帶領團隊去每日覆盤,並創造工作上最強大的溝通、目標訊息流,這是本書第四部分的重點。

  2. 2018年12月18日 · 最近讀完《 心態致勝 》一書,從定型心態、成長心態角度,反思時間管理上面對的各種問題,產生許多啟發,也將我寫下的筆記分享給大家。 什麼是定型心態,什麼是成長心態? 如果從時間管理的角度來解讀。 成長心態 :「相信人可以發展他們的能力」,我可以練習去更積極行動,可以持續的調整計畫,相信自己會改變與成長。 我會犯錯,但我也會修正。 定型心態 :我必須要有恆心毅力,必須要天生專注,必須要充滿熱情,必須要有完美計畫,必須不犯錯,才表示我擅長時間管理。 成長心態會為時間管理方法,帶來更大助益,我也寫過相關文章,分享時間管理中的成長心態:「 生活現實,總是還有最佳化下一步行動的空間 」。 下面,就讓我從幾種定型心態產生的問題,做一個翻轉,思考成長心態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3. 2018年5月4日 · 1. 確認長久動機. 我想要從跑步獲得什麼成果? 這是我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因為確認目標,才能決定我要採取什麼行動。 我是要跑馬拉松? 還是只是運動休閒? 會產生完全不同的執行行動。 (可參考: 設定未來目標的真正價值:「改變當下現實感」的最佳手段 ) 而我的長久動機很簡單,就是希望透過持續的運動習慣,讓身體更有精神、腦袋更靈活。 這個動機確認,可以幫我排除很多不必要的干擾 ,例如我第一時間不需要煩惱跑多久、跑多快,可以從最簡單的步驟開始做起。 另外循序漸進的累積動機也很有效 ,因為我之前先養成了輕鬆的走路習慣,但在那個習慣中體驗到身體動能與思考動能間的正向關係,所以在面對更進一階的習慣時,我會更有信心這個動機是有效的。 2. 抓住觸發動機.

  4. 2018年2月12日 · 作者: Esor Huang 2月 12, 2018. 《 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 》是我在 2018 年 1 月初出版的最新書籍,推出至今一個月,成績比我預期的還要好,目前依然在博客來商業類新書榜的前 10 名。 因為這次不是寫數位工具教學,沒有 Google 或 Evernote 的使用需求做依靠,又挑戰撰寫「思考」這個並不有趣的主題,但卻是我目前可以展現的工作與生活哲學。 我自己當然很喜歡這本書,甚至是我目前最喜歡的一本自己的書。 所以很高興,在成績與評價上,也看到讀者同樣喜歡。 其實,想要撰寫這樣一本書的念頭,已經醞釀許多年。

  5. 2013年10月4日 · 10 個真的可以被具體執行的時間管理技巧. 作者: Esor Huang 10月 04, 2013. 「時間管理」、「工作效率」是這兩三年來電腦玩物投入許多心力關注的一個議題,尤其在介紹了大量的數位新工具後,到底這些工具只是玩具,還是真的可以回過頭幫助我們改善或大或小的某些問題,也是在電腦玩物這個部落格裡比以前更加關心與在意的重點轉變。 但也因為我之前從介紹解決問題的軟體小工具開始,所以我一直相信「方法」比人的個性與意志更適合依靠,比起鼓勵的話語, 在電腦玩物中我更希望傳達的是一些「具體」、「可行」、「只要照著做,而且容易照著做」的步驟 ,不是要激勵大家透過什麼意志力來改變自己的個性,而只是在實際的作法上微調,就能改善工作效率(參考: 這五個數位工作方法,幫助我和我的缺點和平共處 )。

  6. 2019年11月5日 · 1. 畫出自己需要的歷史地圖解說. 在「 MapChart 」這個線上工具中,我們可以從一張空白的世界地圖,或是空白的亞洲、歐洲等不同地區的地圖上,開始繪製自己需要的「解說」。. 只需要三個步驟:. 在需要解說的地方,填上不同色塊。. 定義每個顏色的說明 ...

  7. 2019年7月13日 · [生活時間管理01] 實踐「聚焦做大事」而非「排程做小事」 作者: Esor Huang 7月 13, 2019. 生活中需要時間管理嗎? 生活可以如何時間管理? 很多讀者想要我聊聊生活的時間管理方法,於是開始這個系列的文章。 生活中的那些瑣事,帳單、信用卡、某個想買的東西、某個想實踐的小小願望、好多想要改變的生活習慣,應該怎麼管理? 把各種事情排程,行事曆上充滿各種計畫,待辦清單上是做不完的願望。 結果自己變得更有壓力,更多事情做不到。 即使忙碌卻不感覺充實,依然覺得生活很混亂。 還是雖然忙了很多事,但好像找不到一個很有價值的成果被完成。 一個我自己多年前體驗過的例子,那時喜歡手機中安裝大量生活管理 App :記帳的、早起用的、紓壓用的、倒數計時日的、記錄習慣養成的、運動追蹤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