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8日 · 明報專訊激光矯視漸趨普遍技術亦推陳出新養和醫療集團2021年引入新一代微笑矯視技術SMILE Pro為亞洲首家眼科中心採用至今已為500多名患者做矯視手術

  2. 套用激光矯視的原理透過全電腦控制的紅外線激光作為手術刀」,進行角膜切口撕囊及擊碎晶體三個步驟。 眼球內的微型爆炸 曾雁指,整個手術過程大約三十分鐘,病人需臥牀,以膠圈「吸」着眼睛,用電腦掃描得出眼球立體三維圖(如角膜及虹膜與晶體距離、晶體多厚等數據),然後設計激光打磨的模式。 至於以激光作為「手術刀」,現時在眼科有兩種應用: 一是燒融,如燒融血管,常見於視網膜穿洞、糖尿上眼等手術;二是爆破,在某部位產生微型「爆炸」,其實是氣泡。 「用於白內障手術,是在晶體周圍製造許多氣泡,最後可如刀般切除。 而替晶體做立體打磨,亦是在晶體製造許多氣泡,將晶體震碎。 」他補充所謂「氣泡」,是指手術使用的高能量激光(屬於紅外線激光)會在指定部位將分子分裂為離子,將晶體組織打鬆,從而製造「氣泡」。

  3. 明報專訊激光矯視漸趨普遍技術亦推陳出新養和醫療集團2021年引入新一代微笑矯視技術SMILE Pro為亞洲首家眼科中心採用至今已為500多名患者做矯視手術

  4. 激光矯視手術有很多不同類型其中以角膜激光矯視手術」(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最為常見。 現為台北醫學大學臨牀醫學研究所兼任教授的蔡瑞芳,宣布停做LASIK後,曾透過報道表示,LASIK還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近視手術,成功率達百分之九十九。 他停做手術,是因為發現多例患者術後多年視力惡化,即使再戴眼鏡,也無法矯正視力。 這些患者的共通點是有慢性眼睛發炎。 蔡瑞芳估計,問題原因是手術後,因角膜切口讓有害物質滲進眼內,破壞眼睛組織而影響視力,認為進行手術前,需有效控制發炎;但要在術前發現患者有慢性眼睛發炎,並不容易。 疱疹病毒 致慢性發炎. 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鄭澤鈞估計,蔡瑞芳提及的眼睛慢性發炎,可能與疱疹病毒有關。

  5. 2022年9月17日 · 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鄭澤鈞解釋:「老花的成因主要是眼睛內的晶體和睫狀肌的調節焦距功能變差減弱眼睛在看近物時的聚焦能力影響近距離視力。 一般而言,老花度數隨年齡增長,每年約增加10度,從40歲開始出現老花,大約50至100度,50歲約有150至200度,60歲就有300度,之後度數通常不會再加深。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到2030年,全球將有六分之一人口年齡為60歲以上,從10億人增至14億。 隨人口老化,老花人口也將會大增。 年增10度 60歲可達300度. 中大醫院眼科專科醫生陳培文強調:「老花不是病,只是眼睛聚焦能力減弱,正如一個年輕體操運動員能做到某一個動作,年紀大了會變得困難。 而每個人對老花的感覺都不一樣,視乎當事人對視力的需求,以及日常生活有多需要看近距離事物。

  6. 2016年1月3日 · 明報專訊養和醫院及被譽為眼科聖手的養和醫院視力矯正主任張叔銘醫生日前遭一名曾接受激光矯視手術的女病人入稟高等法院索償女病人指她於2013年1月7日經張施手術後受傷認為事件涉及疏忽和誤診。 案件已排期今年6月29日聆訊。 原訴為女病人梁穎宜 (譯音),兩被告分別為張叔銘及養和醫院。 據養和醫院網頁資料,張叔銘為養和醫院陳蔭燊視力矯正中心的視力矯正主任。 入稟狀並沒有透露索償金額及手術詳情,記者昨到訪原訴住所,惟未能接觸原訴。 養和﹕不評論 張叔銘﹕無做錯嘢. 養和醫院不作評論;張叔銘則回應稱,原訴早前曾向醫院作正式投訴,惟據張所知,原訴沒有視力損失,「度數做得好靚」。 張強調「我哋無做錯嘢」,已將相關事宜交予律師處理。 2007年涉同類事件 庭外和解.

  7. 新式非截骨聯合韌帶手術. 現時世界上九成的矯正手術都是採用不同形式的截骨手術可以改善足部功能和減輕患者痛楚不過對部份患者而言截骨手術雖是主流但心理上始終對截骨感到抗拒。 因此香港便有骨科專科醫生引入了新的手術模式。 明德國際醫院骨科專科醫生吳彥,於多年前從外國引入了鮮有的非截骨聯合韌帶手術,至今累積一千多個病例,指病者足部功能術後同得以顯著提升,亦可避免所有和截骨手術相關的有機會出現的併發症。 吳醫生說︰「截骨手術其實未必治本。 因為引致拇趾外翻的原因,其實並不在於拇趾,亦不是骨頭出現增生、變形;而是前足中用以穩定拇趾及第一蹠骨的韌帶鬆弛,令骨骼出現移位和傾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