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30日 · 首個按新檢討機制得出的法定最低工資水平將於2026年5月1日生效。 委員會建議的方程式包含通脹及「經濟增長」因素兩個指標,前者確保法定最低工資的調整幅度將不低於整體甲類消費物價通脹,從而維持法定最低工資的購買力,保障基層僱員收入。 「經濟增長」因素則可使法定最低工資的升幅在香港經濟表現較佳時,適當地高於通脹。 「經濟增長」的計算方式為最近一年的經濟增長高於最近10年的趨勢增長時。 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認為,委員會的建議已在防止工資過低與盡量減少低薪職位流失的目標之間取得適當平衡,並同時顧及維持香港的經濟發展及競爭力,亦同意採用方程式調整法定最低工資水平更具可預視性和透明度,減少社會對每次法定最低工資調整幅度的爭議,促進勞資和諧。

  2. 2024年4月30日 · 【明報專訊】實施13年的法定最低工資面臨「改制」。 消息稱最低工資檢討機制擬由兩年一檢改為「一年一檢」,並料引入「可加不減」計算方程式,將參考本地生產總值(GDP)和甲類消費物價指數數據,即意味與經濟增長及通脹掛鈎,料政府最快今日公布詳情。 勞工界歡迎「可加不減」方程式,並認為可在經濟通縮時保障勞工福利;商界也認為做法可平衡GDP及通脹,但如經濟突然變差而未能下調最低工資,或會對部分僱主造成壓力。

  3. 2024年4月30日 · 最低工資委員會主席王沛詩表示,有關建議屬委員會一致共識,而最低工資按法例須至少兩年一檢,上次調整是2023年5月1日,即明年5月1日需再調整,委員會今年10月會向政府提交報告,委員已有共識會先採用新方程式計算。

  4. 2024年5月5日 · 【明報專訊】最低工資將於2026年起「一年一檢」,明年先引入「可加不減」計算方程式,涵蓋經濟增長因素。 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昨表示,方程式具「保底」精神,保障拿取最低工資的僱員不會因經濟狀况變壞而減薪,在環境理想時亦可分享經濟成果,而方程式經最低工資委員會勞資雙方及學術界討論,相信最能平衡各方利益,屬於「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決定。 他補充,方程式計法並非「千秋萬世」,5至10年後會檢討,包括20%作為「保底」部分。 設封頂 考慮10年GDP增長. 孫:令僱主「略放心」數據穩定. 方程式以最近一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率,減去最近10年平均GDP增長,再乘20%,數字以1%封頂,再加上整體甲類消費物價通脹計算。 孫玉菡說,封頂機制可確保在「只加不減」下,令僱主「略為放心少少」。

  5. 2024年4月30日 · 消息稱最低工資檢討機制擬由兩年一檢改為「一年一檢」,並料引入「可加不減」計算方程式,方程式參考經濟增長及通脹掛鈎。 特首李家超今(30日)行會前見傳媒時表示,冀機制既保障工人獲合理工資,亦確保不會令低工資崗位流失,並同時平衡經濟發展,而且計算方法要易明、不複雜,並清晰知道處理最低工資問題的「可確定性」和「可預知性」。 他指當局正檢視最低工資委員會報告,若有決定會即時公布。 政府下周一連兩日舉辦「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李家超預計將吸引逾7000人參與,當中包括海內外政界、學術、商業等界別領袖。

  6. 2024年5月1日 · 【明報專訊】推行13年的最低工資將由2026年起縮短檢討期至一年一檢,並引入「可加不減」計算方程式,參考通脹和經濟增長兩大指標,而最低工資委員會檢討明年的調整水平時亦將提前採用方程式。

  7. 2024年4月30日 · 【明報社評】最低工資機制檢討結果公布在即,「兩年一檢」有望改為「一年一檢」。本港實施最低工資制度,至今已有13年,制度設立的初心是保護最底層打工仔,可是最低工資增幅長期滯後,卻令制度的保護網作用不斷減弱,有必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