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会长. 黄均瑜,男,汉族,1953年6月生,广东台山人。 2020年4月递补为第十三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现任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会长。 [1-2] 中文名. 黄均瑜.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53年6月. 出生地. 广东台山. 目录. 1 人物履历. 2 任免信息. 人物履历. 播报. 编辑. 黄均瑜 [4] 现任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 会长。 [2-4]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20.04递补,香港特别行政区)。 [1] 任免信息. 播报. 编辑.

    • 概览
    • 人物生平
    • 主要影响
    • 历史评价
    • 轶事典故
    • 主要作品
    • 人物争议

    明朝中期学者

    展开19个同名词条

    黄瑜(1426年2月13日—1497年4月24日),字廷美,自号双槐老人,广东广州府香山县(今广东省中山市)人,祖籍江西瑞州府高安县(今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明朝中期学者,东汉末年将领黄忠之后。

    明景泰七年(1456年)中举,入北京国子监学习。在京城期间,备受名公器重,与王翱、薛远、丘濬等当时名公均有交往。黄瑜在户部任低级官员一段时间后,于成化五年(1469年)被任命为广东长乐知县,受当地百姓爱戴,因不受权贵的喜爱,后被迫离职。此后许多年,他都在广州的学校里任职。

    在乡读书

    宣德元年正月六日(1426年2月13日),黄瑜出生于广东广州府香山县(今广东省中山市)。黄瑜出生之时,黄瑜生母伍氏感到红马入室的祥兆,因此给黄瑜取小字马儿。黄瑜幼时聪颖好学,黄瑜私塾上课的时候,老师出上联“黄楮题朱字”,让学生对下联,正值同窗都在低头思考时,黄瑜的“青梅点白盐”之句令老师颇为震惊,此时黄瑜才五岁,黄泗为此非常欣慰,于是送黄瑜上学读书,学习《孝经》《论语》等儒家经典。 正统二年(1437年),生母伍氏去世,黄瑜由继母李氏抚养长大,长大后黄瑜将李氏当作亲生母亲一样敬奉,孝顺有加,黄瑜年少时勤奋好学,过目成诵。 正统十年(1445年),黄瑜学习书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到了晚上也不松懈,父亲黄泗担心其生病,便禁止其学习,后来黄瑜得到了林环讲义,便偷偷背诵默识,大体了解其思想主张。后黄瑜进入邑庠求学,与同邑李智结交。适逢陈政在广州教授五经,黄瑜跟随其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父亲黄泗对黄瑜寄予厚望,悉心教导,每逢初一、十五早起拜谒家庙,黄瑜必定准备洗漱及粥来等待。晚年黄泗患有疾病,黄瑜早晚都在身旁照料,药饵饮食也亲自尝过之后再给父亲,如此照料有十四年。 正统十四年(1449年),黄瑜礼聘李孺人。 景泰元年(1450年)六月,父亲黄泗去世,黄瑜悲伤不已,几天未进水浆,由于兄长黄瑄与弟弟黄珩都患有疾病,父亲身后事全由黄瑜一人打理,在父亲去世后,黄瑜便承担起了照顾整个家庭的责任。 景泰七年(1456年)七月,黄瑜与同舍郑贤、李濬登舟参加乡试。八月时,黄瑜登莲峰山,作诗《莲峰卿云次郑同舍贤韵》。九月,揭晓乡榜,黄瑜中式五十七名,感慨万分,在此后开始编撰《双槐岁钞》。

    京师游学

    天顺元年(1457年),黄瑜北上,其妻李孺人跟随。黄瑜抵达京师后,参加京师会试,登乙榜,推辞不做官,便进入太学学习,和文人讲论肄习。六月,适逢内阁学士薛瑄致仕归隐,黄瑜拜谒,与薛瑄讨论继善成性及相近之义。 天顺二年(1458年),黄瑜在太学时喜爱作诗,备受南京佥都督张通重视。张通词翰杰出,曾经为黄瑜作坊牌匾题“友琴堂”大字,黄瑜亦以“友琴堂”为内容分别作赋和诗各一首。在太学期间,太宰王翱、侍郎薛远、学士李贤及丘濬等名士,亦极器重黄瑜。李贤想要邀请黄瑜入馆阁,黄瑜推辞并作《七诱》以明志。 天顺七年正月六日(1463年1月25日),适逢黄瑜三十八岁生日,方俊为黄瑜祝寿,并作《鹊桥仙》一词。是岁,黄瑜再次会试不第。之后黄瑜上书向明英宗提出“正身”“正家”“正礼”“正乐”“正赋税”“正军伍”等“六事”的直言之谏,即《应诏六事疏》,此奏疏得罪了朝中权贵,黄瑜几乎遭到重罚,后因王翱等人求情得以幸免。 天顺八年(1464年),黄瑜在户部担任低职,以才干闻名,薛远曾邀请黄瑜教育其子,把黄瑜礼为上宾。 成化元年(1465年)十一月,黄瑜长子黄畿出生,丘濬来前来看望。 成化四年(1468年),适逢御史缺员,吏部上疏荐八人,有一个姓俞的人通过贿赂得到该职,黄瑜不怨恨他,但也不学习那个人。

    任职长乐

    成化五年(1469年),适逢两广发生叛乱,朝廷下旨选取能够担任牧民一方的官员,并且不限制户籍,黄瑜因此授予惠州府长乐县知县一职。黄瑜家乡在广州,因惠州与广州为邻,亦将惠州当作自己的家乡对待。 成化六年(1470年),黄瑜看见在城西的邑学狭窄破败,又临近城池十分潮湿,便拿出自己的俸禄作为重修邑学之需,并将其迁至城东,黄瑜更是会在闲暇之时便和师生讲论经史。是年十月,淮安盐城大踪湖渔人看见鸳鸯交飞,便将雄鸳捕之并烹之,雌鸳悲伤不肯离去,便投入沸汤中而死,渔人被其深情所打动,便弃食鸳。黄瑜将此鸳称作“烈鸳”,赋诗《烈鸳谣》。又想起元朝元贞二年,有一对燕子筑巢在燕人柳汤佐的宅子里,有一天夜里雄燕坠落被猫吃掉,雌燕彷徨悲鸣不已,早晚守巢哺育雏燕,雏燕长大离去雌燕仍守巢不弃,黄瑜称其为“贞燕”,赋诗《贞燕谣》。 成化八年(1472年),黄瑜上疏致仕,长乐数百名百姓与龚侍御数次恳请黄瑜留下,黄瑜毅然决然携家眷返乡致仕。在返乡途中,途径黄土岭,忽然遇见以县盗卢公林为首的数百名盗贼,义官李允设计擒拿卢公林,黄瑜以理劝善并放了卢公林等人。卢公林内心非常感激,从此之后成为了一名良民。

    政治

    黄瑜担任长乐知县初期,长乐县淫乱邪恶之事盛行,每逢秋冬之时,便有巫师、傩神横行乡里,驱除瘴疫。黄瑜下令禁止该作法,巫师、傩神装神弄鬼的风气渐渐革除。对于盗贼之事,黄瑜亦以仁爱之心一一感化,使得治下风清气正。

    文学

    •诗歌 题材内容 根据黄瑜诗歌的题材内容可分为五大类,即记游写景诗、唱和赠别诗、吟咏事物诗、咏史怀古诗与拟古诗。 记游写景诗在黄瑜诗歌中占有较大比重,纵观黄瑜一生,除在京师游学阶段外,所行之地大部分以广东为主,作为土生土长的岭南人,岭南地区的乡土情怀无疑在其心中打下了深刻的印记,因此他的记游诗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光是以岭南地区的地名为题的诗就超过一半,黄瑜的记游诗与写景诗往往相融为一体,此类诗歌情感较为丰富。在这些记游写景之诗中,诗人情感颇为丰富。有时面对山水之景会触发诗人内心的寂寥苦闷,或思归之情,或对已故亲人的缅怀思念;有时登山游水的经历反映诗人的闲适归隐之心;有时佛道游寺诗体现作者对佛道文化的虔心追求。 黄瑜诗中也不乏唱和赠别诗,大多是黄瑜在仕宦时期和致仕归隐后的交游之作。在这些答和赠别诗中,可以窥探到黄瑜与友人们的些许生活片段:与同乡爬山祈福之图,与老友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景,与友人探讨佛理禅意之境,送别友人前行的担心与祝愿之情。 吟咏事物,即以物象为诗歌对象进行吟咏,世间万事万物皆可作为吟咏对象。黄瑜吟咏事物诗大致分为吟咏动物诗、吟咏人物诗、吟咏天气诗、吟咏故里诗与吟咏所遇诗五类。黄瑜笔下的吟咏事物诗,范围较广,无论是动物、人物、四时、居室还是所遇之事,皆可叹咏。透过此类诗的分析,可以看到不一样的诗人,有时借动物与人物表达固守封建道德的女子贞节观念,有时心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有时会侍弄居室布置,有时也会记录生活趣事,生活之趣亦是成诗之趣。 咏史诗,主要是诗人翻阅书籍之时,针对某件历史事件或某个历史人物有所议论兴发。怀古诗一般都是诗人在游览古迹时有感而作,因此诗人在感叹历史的同时,难免会生发出怀古伤今之思。黄瑜的咏史怀古诗,或是感悟古书,或是登临古迹,多写古人之事。在咏史怀古诗中,诗人多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核心,历史人物以帝王为主,辅之为本地乡贤。有关帝王的感发多是抒发对历史兴亡变迁的无奈,也有渴求被贤明君主重用之愿;有关乡贤的吟咏多是表达诗人对其行为的敬佩与赞美之情,其中也夹杂着诗人自己内心追求宁静的思考。 艺术特色 黄瑜随着其一生经历的变化,在诗歌创作上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使得其诗歌面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黄瑜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多用比兴,善于用典,长于写实,富有韵律美与地理意象特征鲜明等方面。 黄瑜在创作诗歌之时,重视诗歌的整体意境,故常追求比兴意旨,讲究用典之法。比兴手法与典故的运用,增添了黄瑜诗的韵味,使诗句含蓄典雅,语言精练,反映了黄瑜的丰厚学养,体现了其敏捷才思。黄瑜诗歌长于写实,大致分为内容写实与语言写实。黄瑜诗歌都是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主,几乎没有无病呻吟之诗,要么是纪行游玩,要么是触景伤怀,要么是因事而发,要么是读书而作,真真切切做到了连诗歌也能见闻即录。黄瑜的诗大多注重音乐美,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成诵。黄瑜主要以讲究押韵为主,辅之叠词、双声词与叠韵词的运用来增强诗歌的韵律节奏。 •散文

    赵佥宪:文近昌黎,诗如乐天,岭南一大家也。 (《清代稿抄本》引)

    赵宏:诗则追步唐人清婉徐纡,卓然大雅;文则取法韩苏,而开阖张弛无不合乎规矩焉……是集之传,将使香山之名与昌黎、眉山并称于世。 (《双槐集》引)

    黄衷:公惟笃古之行,超萃其才,内弼亮而外宣风,盖优举焉。乃疏格于五事,骥淹于百里,四十年匡济之怀,附之铅椠以老,所谓“德泽不加于时,欲垂空言以诏后世”者,无亦异代而同遭欤?抑庆泽之源犹瓜瓞也? (《双槐岁钞》引)

    刘节:夫长乐黄公,南海人也,蕴道立德,博学宏词,抱志负才,思奋庸于时,以大厥施。 (《双槐岁钞》引)

    张治:黄子才伯崇蓄迈树以售,章彻沨沨乎世。 (《张龙湖先生文集》)

    吕天恩:公始以乡荐入太学,即上六事,几触忌讳。及莅长乐,能剖析滞冤,诸所施为,盖不负所学矣。 (《双槐岁钞》引)

    见蜢断案

    成化八年(1472年),适逢豪民黄新杀人,黄瑜一直苦于没有尸体证据证明黄新杀人,只能默默地祷告神灵,突然看见有一只蚱蜢折断了左腿,沉入砚池之中死去。黄瑜由此联想到黄新可能断了死者的左腿,然后把其尸体扔进黑水塘中,后果然在黑水塘中寻到了尸体。没过多久,佥事萧苍负责将黄新囚至惠州,期间受到黄新的贿赂,想要将此案改成疑狱,黄瑜坚决不同意。黄新最终被处以弃市刑罚而死。

    晚年好学

    黄瑜在晚年时期,依然好学,曾把《朱子语类》《唐音》《杜诗》等放在卧所,早晨读《语类》以析名理,晚上则吟咏数章诗而寝。

    黄瑜一生阅历丰富,著述较多,著有《双槐集》及《岁钞》《书传旁通》行于世;另外,黄瑜生前创作了较多诗歌,因客观原因所致,其诗集在后世未得以完整流传,仅零散见诸于各种文献,主要包括:明人黄佐《嘉靖香山县志》收诗16首,明人黄佐纂《广东通志》收诗18首,明人黄佐与黎民表《明音类选》收诗23首,明人郭棐《岭海名胜记》收诗3首,清人朱彝尊《明诗综》收诗2首,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收诗1首,钱谦益《列朝诗集》收诗1首,温汝能《粤东诗海》收诗2首,黄培芳《香石诗话》收诗2首,黄绍昌《香山诗略》收诗10首,陈田《明诗纪事》收诗1首,清末民初黄映奎与黄佛颐辑《香山黄氏诗略》收诗21首。

    •生卒年

    关于黄瑜的生卒年份,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丁思深在《读志明邑札记》中认为黄瑜生于1424年、卒于1497年;司马朝军以为黄瑜生于1425年,卒年不详;吴文治在《黄瑜诗话》中认为黄瑜生于1425年,卒于1497年;马良春、李福田等人持“生卒年不详”观点。《明代笔记小说大观·双槐岁钞》校点者王岚在“校点说明”里认为黄瑜“生平不详”“卒年七十三”;而陈大康、美)富路特、汪玢玲、李时人等人在各自著述中一致认为黄瑜生于1426年,卒于1497年。

    《明故文林郎知长乐县事双槐黄公行状》对黄瑜生卒情况有载:“以弘治丁巳三月二十二日卒于正寝,距公之生宣德丙午正月初六日,享年七十有三”。此处说“弘治十年”,即1497年;“宣德丙午”,即1426年。生卒年相距应为七十一年,即使按照通常的享年寿数要增加一年的话,那也应是七十二岁,而非谢廷举所说“享年七十有三”应为笔误或刊误所致)。

    又据《双槐公年谱》记载:“明宣宗宣德元年丙午正月六日:公生,母伍太儒人感赤马入室之祥,故命公小字马儿。”“弘治十年丁巳七十二岁:公尝置《朱子语类》及《唐音》、《杜诗》于卧所,晨兴读《语类》以析名理,暮则咏诗数章而寝。是岁三月二十二日,预知游期,晨起犹洒扫庭内,哦《万里铭旌》诗,其夜问仆黄阿三曰:“三更乎?”已而报曰:“三更矣。”遂端坐,翛然而逝。逝之日,童穉皆哭失声。公同年兴国同知番禺谢公廷举为撰行状。十二月丙申,子畿奉公柩葬于会城北景泰坑聚龙冈之原。”据此可确证,黄瑜生年为“宣德丙午”年,即公元1426年;卒年为“弘治十年”,即公元1497年。按照寿数计法惯例,黄瑜享年应为七十二岁,其生卒年份应别无异议。

  2. 黄均隆,男,1965年出生,毕业于长沙交通学院管理系财务会计专业,获学士学位,后就读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3. 编辑. 活泼好动的 东森 新闻主播黄斐,年纪轻轻确充满冒险的精神,在东森主播圈里暨邱秀珍被冠上「邱大胆」的称号后,黄斐也被大家称作「黄大胆」,黄斐说这都是因为美国念书的3年期间,常跟一群爱冒险的朋友,假日到处自助旅行,也让她胆子越 ...

  4. 卜桦、曾梵志、曾健勇、陈波 b.1970、陈飞、陈天灼、陈万仁、崔广宇、崔岫闻、戴耘、丁乙、董大为、段建宇、范安翔、方力钧、方少华、樊晖、甘小二、甘志强、高洁、龚剑、管怀宾、郭鸿蔚、郭正善、郝量、郝世明、黄琮、黄一山、胡为一、江衡、靳卫红、朗雪波、梁硕、李邦耀、李洪波 ...

  5. 林均瑜,男,汉族,广东梅州人,1978年7月出生,200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7月参加工作,本科、硕士。2021年11月,清溪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代表会议,林均瑜当选为清溪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6.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 !. 上海均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于2015年02月15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商超博,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企业管理咨询、商务咨询、投资咨询(以上咨询均除经纪),翻译服务,展览展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