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bbc.co.uk

      圖片: bbc.co.uk

      • 其潛伏期一般約為三天至五天,較2019冠狀病毒病其他病毒株短。 隨著2019新冠病毒疫情的演變,每次病毒株出現變異都比上一個版本更具傳播力。 與原始的新冠病毒比較,Omicron的棘狀蛋白基因帶有30多種突變,使病毒更容易依附在細胞,並增加其傳播力。 近日本港出現的「BA.2.12.1」由 Omicron BA.2演變而來,比前一個版本的傳染性高23% 至27%。 但本港暫時病例顯示,感染BA.2.12.1並未帶來較嚴重症狀或增加死亡風險。
      www.hk01.com/社會新聞/775330/新變種-一文看清omicron分支ba-2-12-1-傳播性高27-潛伏期短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2月3日 · BA.1是最普遍的亞型,世界衛生組織說,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所收到的病毒DNA當中,將近99%的感染案例被定序為BA.1(截至2022年1月25日

  3. 2022年9月14日 · Omicron變種病毒BA.2 |疫苗效用. 病毒學講座教授裴偉士教授指出,已完成接種復必泰或科興疫苗的人士在感染時,均有強烈而廣泛的免疫力對抗Omicron BA.1BA.2 和其他不同的新冠病毒變異株。. 因此,曾經接種疫苗的人士即使不幸受感染,亦能產生免疫 ...

    • Omicron正在全球極速散播
    • 本港omicron個案大爆發
    • Cron變種病毒「Ba.2.12.1」入侵本港社區
    • 兒童感染omicron後死亡
    • Delta變種病毒起源印度
    • Delta變種病毒症狀
    • 可由1名帶病毒者傳給6至8人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新型冠狀病毒個案統計,截至2022年6月下旬,全球已有超過5.3億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個案,逾631萬人因此疫症死亡。世衞已將現時發現的其中5種變種新冠病毒,納入較高注視級別的「需要關注的變種病毒」(Variants of Concern), 包括Omicron、Delta、Alpha等變種病毒等。 Omicron率先在南非爆發,然後蔓延到多個國家及地區。根據2022年6月下旬最新的資料顯示,美國是全球確診最多的地方,累積有8,624萬宗感染個案,超過100萬人死於新冠肺炎。多地政府包括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因應疫情採取不同措施,包括強制在家工作、強制在戶外要帶口罩等。

    本港自去年底開始經外來輸入Omicron個案,後來出現多個群組爆發,包括又一城望月樓聚餐群組、維園跳舞群組、葵涌邨多幢大廈出現集體感染個案,一度要圍封多日進行強制檢測。部分患者及密切接觸的家屬,要送往竹篙灣檢疫中心進行隔離、或入院接受隔離治療,展開了本港第5波疫情。 其中3月份單日確診人數一度增至超過5萬宗,當中包括安老院舍大爆發。截至2022年6月下旬,本港累積有超過76萬宗陽性檢測個案及45萬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與第5波疫情相關的死亡個案至少9,000宗。 公立醫院因接收病人太多,導致病房爆滿,求診病人一度要在急症室門外的帳篷過夜,輪候診症及入院接接受治療。由於疫情嚴峻,當局更收緊多項防疫措施,包括禁止晚市堂食、減少交通工具班次,藉此減少社區人流,以杜絕病毒在社區肆虐。

    傳染性高的BA.2.12.1於5月下旬入侵本港社區,截至6月下旬,累積出現的個案超過400宗,包括1對美國三瀋市抵港的夫婦,曾入住中環九如坊蘭桂坊酒店並完成檢疫,返回筲箕灣住所後檢測才呈現陽性,期間疑將病毒傳入社區,導致港島區出現多個爆發群組。 另外,本港同時也檢測到涉及BA.4及BA.5等變異病毒株個案。2022年5月及6月整體爆發的群組個案,包括涉及中環酒吧、會展員工餐廳、中學、幼稚園、酒店、桌球會及一些食肆。 BA.2.12.1由 Omicron BA.2演變,比前一個版本的傳染性高23% 至27%。但目前病毒未見出現嚴重症狀或令死亡風險提升。專門進行新冠肺炎病毒分析的理工大學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恒曾表示, Omicron病毒不會完全消失,並會不斷演變,令病毒的傳播力變強,現有...

    另外,兒童感染Omicron後出現併發症,會增加死亡風險。本港目前至少有8名幼兒或兒童感染後因併發症死亡,包括一名11個月大女嬰。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引述英國數據指出,在2020至21年間,當地約47萬名染疫兒童中,有25人因此離世,故本港短時間有幾名兒童離世,情况令人憂慮,暫未清楚兒童感染後變重症的原因,可能性包括未打疫苗,呼籲家長盡快安排子女打針。

    Delta變種病毒首先在2020年10月於印度首次發現,這個印度變種病毒陸續在當地蔓延,並擴散到其他地方。英國2021年2月便錄得歐洲首宗確診個案,疫情在當地極速傳播,已超越當地本身的Alpha變種病毒。 King’s College London的遺傳流行病學專家Tim Spector曾表示,根據當地研究指出,Delta變種病毒,與最初出現的新冠病毒,症狀方面有不同,即原來病毒會令人出現包括發燒、流鼻涕、喉嚨痛、咳嗽、失去嗅覺或味覺等情況,但Delta變種病毒已有改變,其中咳嗽、失去味覺變得少見。

    Delta變種病毒最常見症狀依次如下: 1. 頭痛 2. 喉嚨痛 3. 流鼻涕 4. 發燒 由於上述症狀,與一般傷風感冒很相似,令不少專家都擔心患者會誤解患只是患了傷風,而並非感染新冠肺炎,以致遲了求醫,甚至將病毒傳播身邊人。美國疾控中心的內部文件說,Delta變種病毒的傳染力好比水痘,警告可能引發重症,但已注射疫苗的人患重症風險較低。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也指出,每1名帶Delta變異株病毒患者可傳播給6至8人,遠多於可傳播給2至3人的原始病毒,前者的入院及死亡率都較高。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便曾指出Delta變種病毒的危險性,關鍵在於其傳播力高,它能感染人類的上呼吸道黏膜,包括鼻咽和喉嚨,令到患者的病毒量更高,故即使已接種疫苗,仍難倖免受感染。 新冠肺炎疫情已持續超過兩年,病毒不斷變種,幸好醫學界積極鑽研預防疫苗及新療法,包括推出治療新冠肺炎的口服藥物,有望在不久將來能成功控制疫症,為大家回復正常生活。

  4. 丁香醫生 認為,早期 2019冠状病毒 患者常见 呼吸急促 、 嗅觉 丧失、高热等症狀,而且患有 肺炎 、 肺水肿 ,原始毒株患者中大概有一半出现了肺部问题。 而奧密克戎的相关症状有咽痛、咳嗽、流鼻涕,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越来越高。 世卫组织流行学家阿卜迪·马哈穆德(Abdi Mahamud)表示,越来越多的研究似乎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似乎主要影响 上呼吸道 ,而且引起的症状相對较轻。 而其他变异株会影响 肺部 ,并可能會导致严重的肺炎 [25] 。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童朝晖 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肺炎或重症比例低于 流感 [26] 。

  5. 2022年3月16日 · 在Omicron變種病毒流行初期,最普遍的亞變種是BA.1,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截至1月25日為止,全球約有99%的感染病毒株屬於BA.1亞型。BA.1BA ...

  6. 2022年6月13日 · 衞生防護中心昨日(12日)公布再多16宗懷疑Omicron亞型BA.2.12.1個案,目前本港累計有100感染。 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恒表示,目前主流病毒株仍是Omicron另一亞型BA.2.2,而BA.2.12.1的傳播速度沒有想像中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