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2日 · Eczema is a skin condition wherein white or red patches occur on the skin and could become inflamed, itchy, cracked, and rough. Factors that trigger eczema could be nuts, dairy, 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Learn about the types and treatments.

  2. 2023年9月7日 · 汗皰疹是什麼? 汗皰疹(Dyshidrotic Eczema,Dyshidrosis)是手腳常見的皮膚病一種。 患者病發時,其手腳會長出小而堅硬的水泡,皮膚變得乾燥且十分瘙癢。 現時尚未有確實發病的特定機制,但過敏、流汗、壓力、飲食習慣或遺傳因素等,都是常見誘發汗皰疹的誘因之一。 汗皰疹的症狀每次可以持續數周,常見的症狀包括: 手掌、手指和腳底兩側長出細小、堅硬且刺痛的水泡。 皮膚變得乾燥和瘙癢,或變成鱗狀皮屑。 水泡四周的汗水變多。 抓撓過的皮膚位置變硬。 細小的水泡慢慢積聚起來形成大水泡。 大多數患者會在2至4周內會自行痊癒,當水泡消退時,皮膚會變得乾燥和有脫皮的情況。 部分膚色較深的患者在皮膚傷口癒合後可能會留有黑斑。 汗皰疹形成原因.

  3. 2021年11月11日 · 多喝滋潤湯水. 多塗潤膚膏以防皮膚乾燥及痕癢. 認清個人的致敏源,例如抽血作檢驗,並遠離致敏源. 選擇棉質衣物,避免容易致敏的物料,例如羊毛. 洗澡或清潔皮膚時,避免水溫過高. 保持環境衛生,杜絕塵蟎. 延伸閱讀. 【鼻敏感】服藥有用? 中醫講解症狀、穴位及熱茶舒緩法! 【天灸 2021】有效治療鼻敏感? 中醫話你知有何注意事項! 為何轉季總會敏感?

  4. 2023年2月10日 · 皮膚發癢刺痛. 皮膚輕微腫脹. 咩情況下要睇醫生? 當你的汗疹持續數天不退、患處長出流膿的腫塊、患處的痛感明顯加劇、 發燒 或發冷時,你便應儘早求醫。

  5. 2021年7月22日 · 蕁麻疹的原因. 導致皮膚出紅疹的原因是皮膚上的肥大細胞(mast cell)和嗜鹼性球(basophils)受到刺激而釋放組織胺,局部血管因而會擴張形成腫塊和痕癢。 急性蕁麻疹的病發原因是受到外來刺激例如藥物敏感(常見如非類固醇類的消炎藥或 阿士匹靈 )、食物敏感(如甲殼類海鮮、朱古力或堅果食物)、動物敏感、蚊叮蟲咬或感染。 慢性蕁麻疹則較難找到單一病發原因,是由於免疫系統失衡身體產生「自身抗體」刺激肥大細胞,物理性蕁麻疹的誘因如溫度轉變、陽光、劇烈運動、流汗、壓力、情緒、賀爾蒙變化、按壓或抓皮膚而令皮膚釋出組織胺。

  6. 2021年7月20日 · 熱痱的症狀. 熱痱是細小突起的紅色丘疹,密集排列全身或局部位置,例如面部、頸項、背部和胸前,亦常見於被衣物包裹或皮膚皺摺的位置,例如腋窩、腹股溝、手腕摺位、乳房下面、陰部及陰囊位置等。 患處可能會有輕微至劇烈的痕癢,亦可能會出現脫屑、色素沉著、水疱、疼痛或灼痛等症狀。

  7. 2021年12月28日 · 皮膚癬是什麼? 有何種類? 皮膚癬常見於香港,是由真菌(黴菌,一種寄生性的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皮膚病,真菌最喜歡潮濕及溫暖的環境。 香港夏天天氣既潮濕又悶熱,正適合真菌溫床,是皮膚癬發病的旺季。 皮膚的真菌能入侵表皮角質層、毛髮和指甲,引致各種癬病。 真菌感染而引致的皮膚癬在通俗的想法上,就有如日常生活中物件「發霉」一樣。 在人體中常見的癬有以下幾種: 皮膚癬的症狀? 會傳染嗎? 皮膚癬患者的皮膚一般會出現以下症狀: 痕癢、疼痛. 表皮變厚、色素加深. 出現大小形狀不一的紅斑或橢圓形的紅印. 乾燥或出現水泡. 表面產生白色鱗屑及脫皮. 皮膚癬可透過共用個人物品如梳、毛巾、衣物、指甲鉗等,或透過密切身體接觸,而傳染他人。 癬和濕疹有何分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